俗話:“一戶開兩門,人財都難存”,兩門指的是啥?有沒有道理

記得小時候父親帶著我去看外婆,恰巧舅舅在蓋房子。當時聽大人們在討論留門的問題,然後外婆就說:“一戶開兩門,人財都難存”。

當時的我還小,不懂是什麼意思,即便是問了父親,結果父親因為和大人們討論得正起興,並沒有搭理我。後來因為和小夥伴們玩耍,就把這件事情忘記了。

最近偶然間又看到了這句俗語,想起以前外婆說過這句俗語,帶著好奇的心情就對這句俗語進行了一番研究,發現這句俗語並非表面上那樣簡單。

俗話:“一戶開兩門,人財都難存”,兩門指的是啥?有沒有道理

歷史文化

在沒有學習國學之前,一直認為許多老祖宗的俗語以及文化都帶有迷信的色彩,比如貔貅所謂的“只吃不拉”代表的是財富。還有五行學說,所以廁所要放在上北,稱之為“上廁所”,而廚房要放在下南,稱之為“下廚房”等等。

其實當我們瞭解了其歷史背景之後會發現,古人的做法雖然沒有什麼科學根據,但卻可以使人積極向上,可以心存希望。這才是一個民族得以發展壯大的主要因素。

“一戶開兩門,人財都難存”這句俗語也有這樣的意思。

這句俗語的重點在“一戶”和“兩門。

“一戶”不用多說了,指的是一戶人家,那麼兩門指的是什麼意思?是不是“後門”?又或者是“側門”?

其實都不是。

俗話:“一戶開兩門,人財都難存”,兩門指的是啥?有沒有道理

“門”,是進出住所的必經之處,一般一戶人家只有一個門,不過古人因為有其他方面的需求,會在家中開設“後門”以及“側門”。

後門的用途比較廣泛,在古代主要是給下人,或者送貨的商販進出時使用的。除了在緊急的情況下,主人一般是不會從後門進出的。

側門的用途是接待一些地位較低,但高於僕人的人進出。比如主人納妾時,小妾進門就只能從側門進入,而不能從大門進入。

所以這兩種門都有各自的名字和用途,不屬於正式的“門”。

換句話說,“兩門”其實說的是一戶人家修兩個“大門”,這和“側門”以及“後門”有著本質的區別。

這一點在現代人看來似乎是一個笑話,誰沒事會在家裡開兩個大門?

俗話:“一戶開兩門,人財都難存”,兩門指的是啥?有沒有道理

其實別笑,現代人的住所一般都比較小,而古代的一些大戶人家的宅院很大,貫穿前後街都是正常現象。就好比現在的小區,甚至可以開4個大門,東南西北各1個,而且都是臨街的。

就拿《紅樓夢》中的賈府來說,前後門都是臨街,如果賈府修建了兩座大門,那麼主人外出時就可以節省很多路程,去前街可以直接走前街大門。若想去後街,就不必從前門繞路,直接走後街大門。

然而賈府也只有一個大門,主子們想去後街也只能從前門繞路,哪怕距離再近,也不可能從後門出去。

從方便的角度來看,前後街都開一個正門,似乎是一個好的選擇,然而古人卻不這麼認為。

俗話:“一戶開兩門,人財都難存”,兩門指的是啥?有沒有道理

兩個大門的忌諱

為何古人不喜歡開兩個大門,大致有兩類原因。

第一類和氣運有關。

按照《葬書》中的說法,人的一生是否能夠順風順水,財源廣進,全賴於家中能否聚集“氣運”。

一戶人家只有一個大門,可以滿足聚財納福的心願,同時也可以滿足進出宅院的需求。相反,如果開了兩個大門,那麼兩個大門則會相互流失“氣運”。長此以往,必然會出現“人財都難存”的情況。

這一種觀點中存在濃重的迷信色彩,完全是古人為求心理安慰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說法。

第二類和家庭和諧有關,也是最為主要的一點。

按照古人的習慣,若要是修建第二個大門,那麼就代表著一戶人家要一分為二,通俗點來說就是要分家了。

俗話:“一戶開兩門,人財都難存”,兩門指的是啥?有沒有道理

其實在“商鞅變法”之前,人們並不會分家,而是族居,一整個家族的人都生活在一起。這麼做的好處有很多,族居可以使得家族有充足的勞動力,可以很好地保護族產,可以共同承擔家族的責任,照顧家族中的弱小。

如果深挖,族居還可以提高同族人的凝聚力,向心力,認同感等。在遇到外敵時,可以做到全族一心,共進共退。

可以說,族居在科技不發達的古代,能讓人的力量得到最大程度地發揮。

然而這一點卻觸動了王權的利益,甚至有些大的家族可以直接和王權對抗。商鞅看到這一點後,馬上進行了改革,強制推行分家的政策。因此分家的習慣也就逐漸流行直至如今。

在這個過程中,不僅發展出了家庭從家族中分離,還發展出了老少分家。也就是當一戶人家裡的兒子們都成年後,就會和父母分家,各自單過。因此在分割房屋財產時,就會出現一戶開兩門的情況。

不過這樣的做法並不會讓生活過得很好,反而會讓家庭情況越來越差。

俗話:“一戶開兩門,人財都難存”,兩門指的是啥?有沒有道理

眾所周知,古代的社會生活不比現代,除了兵荒馬亂較多之外,天災也時有發生。

兵荒馬亂時,原本規模性質的族居可以對整個家族起到保護作用。可分成若干個家庭之後,這種凝聚力以及向心力大大減弱,只能各自逃命。

而遇到天災也是一樣,若家族抱團,全體男子一起努力保護家族中的弱小,那麼就有可能捱過災荒。

不過這些都只是外部原因,若在分家的時候,內部出現了財產分配問題,父母兄弟之間鬧得不可開交,甚至是斷絕關係的,也是層出不窮,屢見不鮮。

所以古人總結出了“一戶開兩門,人財都難存”的俗語,意思是希望家族成員不要分離,要團結互助,不然遇到了天災人禍,只能是“人財都難存”。

俗話:“一戶開兩門,人財都難存”,兩門指的是啥?有沒有道理

時至今日,又有何道理?

任何一句俗語不僅只有表面的意思,其實背後的含義才更有意義。

這句俗語所表達的主旨,是想勸說人們不要分家,不要分離,要團結一致才能有所發展,才能“人財兩旺”。

雖然如今人們的家族概念幾乎已經不存在了,但俗語中的“團結”概念卻永不過時。夫妻之間要團結,子女之間要團結,朋友之間也要團結,正如那首“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的歌詞一樣。

換句話說,這句俗語本身並沒有什麼特別,但俗語所蘊含的文化哲理,卻時刻提醒著我們,古人害怕“一戶開兩門”,會影響家族的團結,放到現在也一樣,不要因為一些無謂的事情影響團結友愛的感情。

這就是這句俗語所講述的道理,同時也向世人展現了俗語的魅力。

參考資料:《俗語大全》

TAG: 俗語一戶大門家族兩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