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明:學者應有君子風範

本文轉載自《學習時報》2022年4月15日第6版。作者:王利明,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民商法律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學者作為文化的延續者和守護者,尤其是大學教授,身處學術的重要殿堂,承擔傳道授業解惑、培育青年的使命,身負傳承知識、傳播文化的重任,其言行不論對學生,還是對社會,都有超出常人的影響。正是因為學者具有這樣的社會地位,學者更應當以正確言行彰顯君子風範。

所謂君子風範就是恪守君子之道,這也是儒家學說的核心思想。君子之道最初是為學之道,包含了讀書人的人生觀、價值觀,並可以推己及人,後來君子之道逐漸發展成了為人之道,君子之道對於今天的學者同樣重要。

首先,學者的天職是傳道授業解惑,承擔著教育年輕一代的使命。現今我們的高等教育越來越普及,在此情形下,高等學府的教師更應該具有為人師表的自覺,更應該秉持君子風範,要在言行上成為年輕學子的表率,用恰當的言行舉止為年輕學子樹立榜樣,以此來引導他們在未來健康發展。不僅如此,大學學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處於關鍵的成形時期,作為他們的引路人和學習物件,高等學府的教師還應當有意識地培養年輕人積極向上的精神,使他們將來能更好地融入社會,為社會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其次,學者的使命是追求知識、傳播文化、傳承文明,並起到引領社會風氣的表率作用。“讀聖賢書,所學何事?”文天祥這句深刻的詰問至今也不過時。學者就是職業讀書人,讀書的目的固然在於追求知識,但知識如同汪洋大海,學者窮盡一生所能獲取的知識只能是滄海一粟,重要的是,學者要善於從讀書中思考,能明晰為人處世的道理,“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這個道理。既然如此,社會公眾對學者也有合理的期待和效仿之心,學者因此有了引領社會風氣的表率作用。“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對此,學者負有重要使命。既然如此,學者就應該以君子之風引導社會。反之,如果學者不修身養德,道德淪喪,不持君子之道,給社會帶來的消極作用就會成倍放大。

再次,學者的本職是治學做研究,而保持君子風範,對治學影響尤其重要。“文如其人”,欲做好學問,應先做好人,必須嚴謹規範,切不可急功近利、蠅營狗苟。只有養成良好的君子之風,才能堅守學術信仰和理念,不被世俗左右,真正做好學問,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君子風範不僅要成為當代學者的內在精神,更應當被訴諸言行。學者不是頭銜、名號和光環,而是一種擔當、責任和使命。要真正做一個好學者,沒有君子風範,沒有適宜的言行,是不可能的。在孔子看來,君子不僅要有成功的志向,而且要有高尚的道德,內外兼修,“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他自己就是這方面的榜樣。一個真正的君子應當達到“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的境界。君子要三省吾身,反求諸己,遇事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些蘊含著君子之風的古語傳承至今,依舊具有教化和警醒的功能。學者只有自己先成為君子,才能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踐行“修己以安百姓”的求仁之道。

君子風範意味著要有包容精神,不能不容他人討論、商榷。包容是一種美好的品德,對學者尤其如此。“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不宜僵化機械地評價知識水平的高低,應當允許多樣化的觀點存在。學者應當有寬闊胸襟,才能廣納百川,視野開闊,接納幷包容各種不同的聲音,保持心態平和,看問題才能客觀,也才能夠與別人平等對話。平和就是不走極端。“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學者常常被稱為專家,其言論對公眾有一定的影響力,但學者要時刻警醒自己,在任何時候都不能誇誇其談、信口開河。多聽聽別人的意見,才能真正驗證自己的觀點是否具有合理性。

君子風範意味著要堅守自己的操守和理想。學術乃天下之公器,治學乃純粹的問學之道,學者治學應秉持敬重公器之心,拋棄私利和私慾,只有這樣,學術研究才沒有人為的禁區,學術探討也才能成為追求真理的問學行為。學者不能追逐名利,不能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否則會敗壞聲譽。“君子如玉亦如鐵”,錚錚如鐵就是說要始終堅守底線。堅守操守和理想,意味著凡事不人云亦云,不媚俗,堅持實事求是。

學術繁榮有賴於良好的學術環境,而良好的學術環境離不開每個學者個體的努力。只要每個學者追求並秉持君子之道,以君子風範待人接物治學,學術環境就會風清氣正,學術研究也才會枝繁葉茂。

TAG: 君子學者風範之道學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