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最早提出招安的不是宋江,而是大家熟悉的一個人!

水滸一書裡,講述著梁山一百單八好漢“替天行道”的故事,但這個天並不是代表正義一詞,而是天子,皇帝的意思。

當梁山好漢排好座次時,宋江就打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在兄弟們眼中認為是順應天意民意,解救受打壓的人民。但在宋江眼裡,這可是為了功名利祿而行的所謂的正道,也是因為這條正道,導致了後面梁山的悲劇結局,但是最早提出招安的並不是宋江,而是武松。

《水滸傳》最早提出招安的不是宋江,而是大家熟悉的一個人!

說到武松,人們就想起了景陽岡打虎,為兄鬥殺金蓮西門慶,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等一系列都故事,知道武松是一個比較性情豪爽,性格陽剛的血性男兒,那像這種人為什麼會是第一個提出招安的呢?

《水滸傳》最早提出招安的不是宋江,而是大家熟悉的一個人!

其實並沒有冤枉他,武松其實一直都有著做官發財的夢想,在景陽岡打死老虎之後,便迎來他人生輝煌的時候,因為這件事他在一個縣城被縣官封做了都頭,武松聽到自身的做官夢實現了便跪謝道:“若蒙恩相抬舉,小人終身受賜”,任官時將公事辦理的井井有條,盡心盡力。

《水滸傳》最早提出招安的不是宋江,而是大家熟悉的一個人!

也許他一輩子都想這樣安穩的過去時,偏偏遇到了個潘金蓮,潘金蓮對打虎英雄表示愛意的時候,武松斷然拒絕了,為什麼?在那個是非多的時代,要說誘惑無非是金錢和美色,很少有人能把持的住,何況還是潘金蓮這種美女,武松必須在性愛和親情中作出選擇,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親情,除了道德觀念的問題,更重要的還是做官之道。

也就因為這次的拒絕,成就了潘金蓮和西門慶,也成就了自己走向殺人無法回頭的道路。武松在哥哥被殺,自己收集到足夠的證據後,想到的不是手刃仇人,而是去透過法律來為兄長報仇,但是當官府也奈何不了財大氣粗的西門慶時,才親自去為哥哥報仇,殺了姦夫淫婦後,他卻不像魯智深那樣逃跑,而是選擇投案自首,隨後被髮配孟州去了。在路上武松不讓孫二孃殺掉隨行的官吏,可見他此時還是想著有朝一日能再成為公家人員。

《水滸傳》最早提出招安的不是宋江,而是大家熟悉的一個人!

但是他的幻想還是被打破了,在發配到孟州後,結識施恩醉打蔣門神,被張都監算計血濺鴛鴦樓,都是自身的道德問題,被逼無奈的情況下一次又一次的做著違反法律的事,他的做官夢也隨之慢慢的破碎了。

他穿上僧衣,踏上了去二龍山的道路,但是這個時候的武松還是有著當官的夢想,因為宋朝的宋徽宗曾經頒佈招賢令,而一直流傳這樣一句話:“要當官,殺人放火受招安。”

而武松恰好想著是透過做強匪而後招安的道路,具體在路上和宋江分手時說道:“只是由兄弟投二龍山去了罷。天可憐見,異日不死,收了招安,那時卻來尋訪哥哥未遲。”這裡就是水滸傳中第一個提出招安的人就是武松。

《水滸傳》最早提出招安的不是宋江,而是大家熟悉的一個人!

武松和宋江第二次聊到這個話題時便開始翻臉了,梁山大聚義後的菊花會上,宋江趁著酒興做了一首詩讓樂和唱,當樂和唱到:“望天王降詔早招安”時,武松第一個跳了出來說到:“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兄弟們的心。”是什麼讓武松的轉變如此之大?

武松自從上了二龍山以後,結識了魯智深,楊志等人,他們形影不離,成為生死之交,攻打青州,援救史進,在打大名府時一起在城門口殺人放火,特別是魯智深,從三拳打死鎮關西,仗義救金家母女時可以看出他向來都是以自己的能力來完成要做的事,他向來不對官府有何幻想,同樣穿著僧衣的武松深受其影響,在魯智深的引導下認清了如今奸臣專權的世道,慢慢放棄了招安的幻想,他的做官夢也到此為止。

《水滸傳》最早提出招安的不是宋江,而是大家熟悉的一個人!

征討方臘後,武松失去的一隻手臂,最後在六和寺出家做了和尚,活至八十而終,或許正是被魯智深改善了觀點,才讓他後面有了這樣一個完美的結局,是梁山悲慘結局的一點光明星星。

TAG: 武松招安潘金蓮梁山魯智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