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戲太多,看著不過癮,連環畫《三國歸晉》

連環畫又稱小人書、公仔書、娃娃書,曾經是幾代人的童年回憶。想當年,誰要有一本新出版的連環畫,絕對會成為小夥伴中最靚的仔。幾十年過去了,連環畫逐漸成為收藏品,這時再翻看,就會發現很多畫壇名家也參與其中,留下諸多佳作。

這本《三國歸晉》是大型連環畫套書《三國演義》的最後一本,由兩位著名畫家張令濤、胡若佛共同創作完成。

文戲太多,看著不過癮,連環畫《三國歸晉》

對於一本連環畫來講,封面很重要。封面是一本書的“門面”,想當年書店賣小人書沒有開架自選這種模式。讀者隔著櫃檯,挑選心儀連環畫。封面繪畫是否精美,就成了選擇的重點。一般來講,連環畫的封面會挑選內頁中的一幀,進行設色。偶爾也會出現“騙人”的情況,封面極其精美,內頁卻平淡無奇。

文戲太多,看著不過癮,連環畫《三國歸晉》

對於這本《三國歸晉》的評論呈現兩極化。喜歡的人,大呼過癮,行雲流水般的線條,盡顯灑脫飄逸。不喜歡的人,認為這本書刻畫過於精細,不符合三國鏖戰金戈鐵馬的氣氛。

文戲太多,看著不過癮,連環畫《三國歸晉》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到底如何評價這本連環畫呢?上述兩種觀點都有道理,但都略顯偏頗。評價這本書,要考慮創作背景。上個世紀50年代,為了豐富百姓的業餘文化生活,配合掃盲活動,連環畫成了重點出版物。圖文結合,一圖一文,大人小孩都能看。於是,改編傳統文學名著就成了出版社的首選。

文戲太多,看著不過癮,連環畫《三國歸晉》

《三國演義》連環畫共計60冊,為了在幾年之內全部出版,不可能由一兩個人完成,需要組織一個創作組。這就導致,整套書的風格不可能完全統一。雖然有人物造型,供諸位畫家參考,但每位畫家都有自由發揮的地方。

張令濤是構圖高手,畫面以中景為主,主次分明,疏密相宜。胡若佛是勾線高手,線條剛柔並濟,瀟灑靈動。二人合作堪稱珠聯璧合,描繪出高古精彩的畫面。看看畫中屏風上的雲紋,有如春蠶吐絲,非高手不能為也。

文戲太多,看著不過癮,連環畫《三國歸晉》

再看看畫中人物的頭髮鬍鬚,這些細節一絲不苟,簡直可以當成白描人物畫稿,臨摹範本。

說完這本書的優點,也要聊聊其中的不足。《三國歸晉》的人物塑造缺少個性,正面人物、反面人物過於臉譜化。根據歷史演義改編的連環畫,受到原著影響,有了忠奸的觀念。體現在畫面上,勝者代表了正義,敗者代表了奸佞。

文戲太多,看著不過癮,連環畫《三國歸晉》

人物服飾造型有臆造的成分,尤其是武將鎧甲為了追求視覺美感,是宋代的甲冑。比如甲冑外罩布袍,如果沒有文字註釋,說是岳飛,也沒有違和感。

文戲太多,看著不過癮,連環畫《三國歸晉》

欣賞的本質是追求快樂,小時候看連環畫,不會有太多理性分析,只要覺得刀馬大戰過癮就好。從這個角度講,《三國歸晉》武戲太少,文戲過多,看著不盡興。

TAG: 連環畫歸晉封面三國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