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京劇】燕守平:《京劇之王》,一個琴師和演員的伴奏之路

《早安京劇》系列公眾號,全天候陪您賞玩京劇……

【早安京劇】燕守平:《京劇之王》,一個琴師和演員的伴奏之路

淺談京胡如何伴奏唱腔

燕守平

凡是專業琴師和喜歡拉京胡的戲迷朋友都知道,京胡是京劇的主要伴奏樂器,它對演員的演唱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這裡主要對喜歡拉京胡的戲迷朋友,談談京胡如何為演員的演唱伴奏。

一個琴師的水平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演員演唱水平的發揮。京胡的伴奏從大體上講,要求能託腔裹調、能營造氣氛、能承上啟下、能從頭至尾推著唱腔向前進行。

眾所周知,京劇的生、旦、淨等行當有很多流派,舉凡每一個流派的產生到確立,都離不開與演員多年合作配合默契的高水平琴師的輔助。成功的例子很多,如徐蘭沅、王少卿與梅蘭芳,楊寶忠與楊寶森,汪本貞與裘盛戎,何順信、張似雲與張君秋,李慕良與馬連良等等,舉不勝舉。這些琴師在與演員的合作中,都對其流派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從這一角度可以看出,京胡在京劇中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下面具體談談京胡應如何伴奏唱腔才算上乘。

首先,要求操琴者對所伴奏的唱腔要會唱,會唱是前提,能否熟練地掌唱腔,相對地決定著伴奏質量的高下。當然,僅僅會唱是不夠的,重要的還是要會拉,也就是掌握京胡的表現方法、技巧。對操琴者來說,能較好地掌演奏基本功(包括弓法、描法、尺寸、力度等),並能以這些京胡演奏的特定技巧來表現所伴奏的腔,如此,拉京胡的功夫就算有了一半了。為什麼說只有一半呢?因為光拉對了還不夠,要知道拉好京胡還有另一半更為深刻的工夫,下面將分幾個問題來闡述另一半中的涵義。

1。拉譜子與拉唱的區別

京劇唱腔通常使用簡譜記錄。由於京劇的曲調比較複雜,如二黃、西皮、反二黃等詞,在京胡伴奏中各有不同把位並各有不同手法(特別是裝飾音)來表現每種曲調的風格、韻味,而譜面上所標示的弓法、指法只是撮其大要,不可能完全準確地把曲調的風格前味記錄下來。內行還常說,琴師右手(即拉奏的手)好的難得,這是說操琴者實際上是用右手在唱,而右手拉琴的“勁頭”在譜面上也是表示不清楚的。所以說,拉琴不能拉譜子,而是要拉唱。怎樣才能拉好唱呢?有條件最好請專業琴師當面指教,操琴中的一些細微傳神的技藝當面傳授最直接。同時,應採取一聽、二看、三練、四實踐的學習方法,琴藝都是透過這四個步驟逐漸提高的。

2,充分體會理解所演奏的內容

京劇不同流派在唱腔上區別很大。如同一齣戲中的同一段唱腔,梅派和程派就有很大不同,假如用拉梅派的手法伴奏程派唱腔,或用拉程派的手法伴奏梅派唱腔,肯定都得不到好的效果。又如京劇不同行當的唱腔,也有很大區別,生、旦、淨各行當唱腔在伴奏特點上有很大不同。再進一步說,即使是同一流派同一齣戲的唱腔,在不同演員唱來也有所不同。這就要求操琴者能充分體會理解不同流派各自的演唱特色、不同行當各自的演唱特點,不同演員各自的演唱個性。只有先知,才能後會,只有充分體會理解了不同流派、不同行當、不同演員的唱法,才能使伴奏與演唱水乳交融。

3。必須掌耀好節要尺寸

能否掌握好節奏尺寸,是衡量一個琴師技藝如何的重要標準。

老一輩琴師曾經講過:以藝術水平而論,琴師可分為上,中、下三等。

下等水平的琴師常見的毛病是後墜,致使演唱者不得不花費額外的力氣帶著胡琴走,遭遇此等琴師,演者無疑是夠累的。

中等琴師是能與演唱同步同行,保腔裹調,不灑湯不漏水,嚴絲合縫。能達到這種水平,便可稱合格琴師。

上等水平的琴師,可以喻為水,而演唱則可喻為舟,水總是推著舟走,伴奏總是推著唱走。伴奏根據唱腔的起伏跌宕,能拉得節奏清晰,強弱分明,剛柔並濟,乃為上品。

4。營造氣氛託情緒

演員的演唱不僅要依靠胡琴(樂隊)託腔保調,還要依靠胡琴(樂隊)為之營造氣烘托情緒,以增強演唱效果,比如,演員(角色)情緒高瀑唱腔需要高亢時,伴奏應透過一定的演奏技巧給唱腔造成噴爆發之勢。唱腔需要綿低沉時,伴奏又要透過一定的演奏技巧為之處理成相應的情調。總之,胡琴要拉出場上客觀空間所存在的氣氛和角色主現內心所含的情緒,要透過音樂效果來助長演員的激情乃至調動觀眾的熱情,此謂之營造氣氛烘托情緒。

操琴欲達此種境界,則對琴師有多方面的要求。不僅要求琴師有紮實的基本功,還必須對每齣戲的劇情、人物有深刻了解,對戲劇矛盾衝突、人物性格行為有深刻了解。同時,還要對每齣戲的唱腔佈局,大唱段的板式組合,做到了如指掌,心中有數,才能整體統籌鋪墊與重點的合理安排。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須與鼓師和樂隊其他成員密切配合,總的說,要求琴師有豐厚的底蘊,有很強的綜合能力。

以上簡述了京胡如何伴奏唱腔,希望讀者能從中悟出一些京胡伴奏的通理和要領,並使之化入拉琴的實踐中。相信透過對拉琴道理的揣摩理解,透過不斷練習和實踐,琴藝會逐日提高,日漸完善。

TAG: 琴師京胡唱腔伴奏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