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名泉琵琶泉、瑪瑙泉、九女泉,竟有這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據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

之一:一首古詩揭開城南三泉的“身世”之謎,原來,琵琶泉、瑪瑙泉、九女泉的泉齡均在220年以上

無論是噴湧的曼妙姿態,還是泉聲的琤瑽悅耳,以及環境的清雅宜人,濟南城南的琵琶、瑪瑙、九女三泉,都是濟南人的最愛。

美則美矣,然而也有遺憾在其中。

這就是它們都太年輕,似乎泉齡都不算長,沒有像趵突泉那樣足以誇耀的輝煌的歷史與文化。

翻開歷代濟南、歷城的府縣誌如乾隆《歷城縣志》、道光《濟南府志》與民國續修《歷城縣志》等,都全然見不到關於這三泉的一個字的記載與介紹。

只是在1928年印行的《歷城縣鄉土調查錄》裡,方才出現了這三個泉的名字。

因此,濟南當代的泉水典籍,如濟南市志、泉水志等,以及濟南民眾,都將這三泉看作民國之後出露的新泉。

如今,這一局面需要改換了。

最近,筆者從南開大學圖書館藏《稀見清人別集叢刊》中,發現了一個人的一首古詩,這首詩便足以將琵琶泉等城南三泉的歷史,提前到了二百二十年前。

這人名叫周懷綬。

周懷綬(1781——?),號亦山,又作虉珊、嶪杉。清代江南陽湖人。諸生,少有大志,以維風俗、正人心為己任,後十應省試不售,絕意仕進,以著述自娛,著有《耕道獵德齋吟稿》等。

在詩人《耕道獵德齋吟稿》中,有《偕丁麗生晚步歷下南郭訪真珠、黑虎、瑪瑙、琵琶、美人諸泉》一詩:

閒訪齊州跡,城南薄暮過。

流泉今幾見,渴思慰如何?

晚汲憐村婦,遲歸愛浴鵝。

濼源七十二,自此品題多。

(清光緒九年濟南刻本《耕道獵德齋吟稿》卷一)

據詩集內之內容,周懷綬一生遊歷甚廣,他曾於21歲與70歲時兩次遊歷濟南以訪泉。而上面的詩,則為他於21歲時隨父親一道前來,初遊濟南之作。時在嘉慶七年壬戌(1802),距今剛好二百年二十年整。詩中,真珠,為南珍珠泉。南郭之泉,除了寫到南珍珠泉、黑虎泉外,其他瑪瑙、琵琶、美人三泉,赫然在目,而美人泉,則疑為九女泉也。

對於琵琶等三泉,詩人未曾分開作單獨描寫,只是籠統寫到,但是,我們從詩題便可以得知,詩人是一一觀賞了城南這相互鄰近的南珍珠、黑虎、瑪瑙、琵琶、九女五泉的。所謂“流泉今幾見,渴思慰如何”是也。詩人還寫出了在護城河上薄暮時分的泉邊景緻,流泉淙淙,令人憐愛的汲泉的村婦與護城河中的浴鵝等,詩人見此,大為激動,他興奮地宣稱,他的七十二泉品泉之旅,就此開始。

周懷綬首次來濟,還寫有《偕張子允、宋戺卿、春塍兄弟遊佛峪龍洞二山》《趵突泉》《小飲潭西精舍偕丁蔗鄉明府昆季五律四首》《真珠泉》等眾多吟詠濟南山水景緻的詩作。

五十年後的咸豐元年辛亥(1851),周懷綬重來濟南,依然遊興不減,寫下《蔣家園啜茗小憩》《趵突泉歌》等,並與濟南名士周樂唱和,寫下多首曲水亭的詩作。

由周懷綬的《偕丁麗生晚步歷下南郭訪真珠、黑虎、瑪瑙、琵琶、美人諸泉》詩,我們可以看到,城南琵琶、瑪瑙、九女三泉,單是有文獻記載的歷史便有220年之久了,當然,它們的實際“泉齡”,較此還要更早的。

攝影:李鋒

試想:如果不是發現了這首古詩,我們還以為城南琵琶、瑪瑙、九女三泉,僅僅是民國以來的後出之泉呢!那可真是徹底看低了這些可愛的泉們呀!筆者由此想要重申自己多年來關於濟南研究一個觀點:

不要總是依靠府縣誌,那是相當不完整的。

濟南的城市歷史,並不完全存在於府縣誌裡,它還甚至更多地存在於古人的詩文別集中,這恰恰是被歷史遺忘的那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之二:依琵琶泉而建的園林之風情雅意——清代嘉道年間之陳氏品泉山房,光緒年間之王氏別墅

其實,琵琶等泉清代便已經存在的事實,例證還是有的,不過比上述周懷綬詩作的年代晚了一些而已。

先說琵琶泉。

其一:陳氏品泉山房

疑為嘉道間濟南名士陳霖之宅。

濟南畫家陳霖(字雨人)品格清高,繪事精妙。他善作竹石,一幀可質數金,時與雨人投贈者甚多。然而,陳霖更是一位出色的造園專家。如濰縣著名的蓬萊別墅、一畝園,濟南的亦園、基園,便均出自陳霖之手。陳霖與其兄陳震(字風人)齊名。而兄弟之舊居,一在濟南城內三角樓下即南馬道,一在城南琵琶泉上之品泉山房。

品泉山房,道光間曾為唐堯卿所借寓。

唐堯卿(生卒年不詳),字右枚。浙江山陰人。好詩。與趙國華、王鴻多有來往。唐堯卿嘗作《品泉山房八景》詩,其序稱:

餘居省城將十稔,嫌其囂雜,乙酉春,借寓城南品泉山房,面溪枕山,門臨琵琶泉,左右列珍珠、黑虎二泉。荇菜交橫,泉聲盈耳,高曠清幽,足以怡情養性,用擬八景,附之以詩。

由此,足見琵琶泉上品泉山房之清雅、秀麗、宜人。

乙酉春,為道光五年(1825)春,此為唐堯卿借寓品泉山房之時;而品泉山房之建造,顯然在此之前,這說明,嘉道年間,不惟有了琵琶泉,而且,人們已經在泉上建造別墅了。

攝影:李鋒

其二:琵琶泉王氏別墅

光緒年間,琵琶泉上則為王蔭昌、王官澄父子所據有。

王蔭昌,字子言,號五橋(午橋),河北正定人。道光二十年舉人。官武定府同知,山水名家。

其子王官澄,字鷺田。官泰安府通判。工山水,書法亦稱精妙。

光緒年間,詩人王以敏有《訪家鷺田別駕,時移居琵琶泉》詩:

溪風吹夕陽,山光隠城闕。

秋蟬導人行,一徑入幽絕。

到門聲震耳,斷壁蘚花裂。

石齒漱危湍,池心散飛雪。

倒射軒窗晴,雲波互明滅。

吾宗老摩詰,雲臥振芳潔。

卜居泉石鄰,屢淹故人轍。

眷言剡溪訪,迨此新雨歇。

焚香捉松枝,瞑坐離言說。

蘭氣清道心,詩味入禪悅。

憶昔城南遊,春山亂啼鴂。

十年話幽賞,露階答蜻蛚。

塵襟慚竹筇,世事問苔碣。

依依茗煙熟,歸鴉帶林月。

餐英讀離騷,遲我重陽節。

(清光緒十七年刻本《檗隖詩存》卷八 濟上集)

王以敏(1855——1921),原名以慜,字子捷,號夢湘,又號古傷。湖南武陵(今屬常德)人。清光緒十六年(1890)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曾任江西知府、甘肅鄉試副主考。工詩詞。少時與龍陽(今漢壽)易順鼎齊名,皆以“高名”“清狂”自負於世。有《檗隖詩存》、《鮫拾集》。

詩的開端,是寫王氏別墅亦即琵琶泉的清雅環境。

河風輕拂,夕陽在山,點明詩人造訪的時間,“山光隠城闕”,城闕,城門兩邊的瞭望樓,此指城堞,王氏別墅面溪枕山,門臨琵琶泉,水光山色,凝聚於別墅所在的城堞之處。

“秋蟬導人行,一徑入幽絕”,秋蟬,進一步顯示時令是在清秋時光,秋蟬導人,韻味無窮,思別墅所在,必有綠樹掩映:於是,又有一條幽雅的小徑,將詩人引入一個清幽殊絕,美妙至極的境界。唐堯卿《品泉山房八景》詩,曾以“柳暗花明”“榴林錦簇”來形容琵琶泉所臨護城河景緻。此足以令人想見那時風景。

以下,詩人展開了對於琵琶泉的描繪。

琵琶泉的標誌是美似大珠小珠落玉盤的琵琶清音,詩人稱:“到門聲震耳,斷壁蘚花裂”,率先展示的正是琵琶泉的聲響,繼之是斷壁上的蘚花,此給人以清新中不乏古樸的感覺。接下來,詩人著重描述琵琶泉的形貌:“石齒漱危湍,池心散飛雪”,石齒,謂山石間的水流;危湍,高而急的水流;詩人說,琵琶泉水流湍急,池心噴珠,如同美麗的飛雪一般。而秋日晴空下的夕陽,則倒射在主人的窗戶之上,窗外的琵琶泉上,水氣與泉波交相輝映,一派雲水溟濛的詩情畫意。(“倒射軒窗晴,雲波互明滅。”)

最後,詩人稱道主人卜居泉石的清雅生活,並表示重陽節時,還會相約前來。

攝影:李鋒

之三:光緒年間,有平度詩人白永修、瑞安詩人孫詒棫的琵琶泉詩,足證琵琶泉此時已經頗有名聲

其一:“一代作者”白永修詠唱琵琶及城南諸泉

光緒間,平度詩人白永修有《偕蔚堂、月樵遊黑虎泉因訪琵琶、珍珠二泉》詩:

歷下名泉不一名,怒虯噀水颯風生。

曲欄幽室夢都爽,落日畫橋秋自清。

飛沫濺來寒藻靡,餘波匯作小池平。

琵琶長共珍珠接,更約尋源澗上行。

(清光緒二十九年膠東逸園刻本《曠廬詩集》卷八)

白永修(1842——?)字澄泉,或作瀓泉,號曠廬。山東平度人。光緒十一年(1885)拔貢。詩名藉藉,然考場蹇滯。遊學南北,詩境益奇,然境遇益窮,老而倦遊歸裡。工詩古文辭。著有《曠廬詩集》、《曠廬詩續集》、《曠廬詩補遺》。

詩題中的二位朋友詩人,蔚堂,謂董錦章,字蔚堂,又字葦塘。山東掖縣人。晚清地方名儒。月樵,謂翟敐,原名翟瀛,字懌堂,號月樵。亦掖縣人。著有《滄海集》《鳴琴館詩稿》。不見傳。

濟南的泉多,其姿態、風致亦多種多樣,如城南諸泉,有如黑虎泉那般虎虎生威、“怒虯噀水颯風生”者,也有如南珍珠泉、琵琶泉那樣“飛沫濺來寒藻靡,餘波匯作小池平”者。

而護城河上的景緻更是醇美動人的,詩人稱這裡的“曲欄幽室”,就連(在此處)做個夢都特別的爽,而“落日畫橋”,則在秋日裡更顯其清韻可人。

詩中的佳句在於“琵琶長共珍珠接”句,乍讀,頗為費解,仔細咂摸,其實是語意雙關“絕妙好辭”,長共,永久地伴隨,因此,你可理解為琵琶(泉)與南珍珠(泉)的如同音樂的泉聲相互銜接,而且是永久地伴隨;亦可理解為:琵琶泉與南珍珠泉的泉水永久地相互銜接,自然,以前者的泉聲相接為好,蓋琵琶清音與珠玉吐納之美聲相接相續之妙也!

柯劭忞稱白永修:“其詩沉著堅緻……可謂一代作者”,觀之,誠不虛也。

其二:瑞安詩人孫詒棫吟唱琵琶及城南諸泉

光緒末年,浙江瑞安詩人孫詒棫作有《出歷山門歷觀珍珠、琵琶、黑虎諸泉》:

雙泉飛沫自含清,黑虎潺潺入耳鳴。

綠槐高柳行人少,一路蟬聲送水聲。

(《孫詒棫詩集》卷二)

孫詒棫(1880——1925),字季芃,別號僩簃居士。浙江瑞安人。詩人。宋恕妻弟。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孫詒棫應在山東學務處任職的宋恕之邀,到濟南作客。期間,創作了幾十篇詠歌濟南山水名勝的詩作。孫詒棫著有《孫季子詩集》,今人胡珠生又增補其早期詩,輯成《孫詒棫詩集》。由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作為《溫州歷史文獻集刊》(第三輯)出版。

雙泉,指相互鄰近的南珍珠與琵琶泉,二泉相同的景緻是“飛沫”且“含清”;而黑虎泉則雄壯威武,泉聲轟然入耳。最為迷人的還有護城河上的綠槐與高柳,在此暢遊,一路蟬聲,一路水聲,相送之妙,風雅之趣,盡在其中。

攝影:斬雲劍

之四:道光間詩人喬嶽詠歌“瑪瑙水”,鹹同間王鍾霖傳神刻畫瑪瑙泉上風情

關於瑪瑙泉的文獻記載,有道光末年濟南名士喬嶽的《南郭新居》(二首),我們且看其二:

買宅東南郭,林嵐舊著名。

方塘瑪瑙水,斜日硃砂城。

把酒皆詩境,枕流無俗清。

不須愁褦襶,衣制芰荷輕。

(清咸豐二年刻本《松石詩鈔二卷》卷下)

喬嶽(生卒年不詳),字松石。清代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人。諸生。

《縣誌》稱喬嶽,天分卓絕,賦性灑落。幼負經世之才,中年作過鹽商代理。工詩,詩多警句,和陶詩尤受人稱道。喬嶽富音樂天賦,吹竹彈絲,無不精妙;工度曲,曾月夜邀友朋飲酒北極臺,唱大江東去,聲滿明湖。

道光年間,年逾五旬的喬嶽由大明湖上移家南郭黑虎泉上。盡享城南林泉景緻之美。故稱“買宅東南郭,林嵐舊著名”。

值得注意的是喬嶽對於瑪瑙泉的描寫:“方塘瑪瑙水,斜日硃砂城”,對仗工穩嚴謹,方塘,說明瑪瑙泉在距今170多年前的道光年間,便是一方塘形狀的泉池,與今天我們見到的完全相同,並無二致。

硃砂城,謂濟南古城之美麗城牆也。喬嶽詩有“碧湧諸泉水,紅深三角樓”、(《南郭新居二首》)“白雨跳元圃,斜陽掛赤城”等句(《泉上秋雨三首》之一),均詠濟南南城城堞之美豔。

另外,距此稍後,約在咸豐同治間,濟南名士王鍾霖作《歷下七十二泉考》,特意拈出瑪瑙泉,其描繪更是細緻入微:

鄰珍珠泉(指南珍珠泉)東可二十步,甃池為塘,深碧見底,碎石雜色映日,與泉源錯落,擬以瑪瑙,非虛也。遊童躍入泉底翻觔斗以嬉,觀者拋錢入水,若金蝶旋舞,將沉,童隨之倒捉,口銜以上,頗快人。

從泉池、泉湧狀況到遊童、觀眾,一一寫來,刻畫生動傳神,使人讀後久久難忘……

(注:文中所引詩作,參見侯林、王文編校《濟南泉水詩全編》,該書由濟南黨史史志研究院主編,線裝書局將於近日出版)

作者:侯林 侯環

TAG: 琵琶濟南詩人瑪瑙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