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地名文化趣談|湘西土家語地名文化概述(一)

湘西地名文化趣談|湘西土家語地名文化概述(一)

編者的話:

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漢語地名和少數民族語地名儲存著人們對特定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特有的認識和思考方式,記錄著中華民族在長期歷史程序中形成的價值觀和審美理念,是文化延續和傳承的重要載體,是歷史文化的活化石。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土家、苗、漢各民族世世代代生息繁衍的地方,各民族先民留下了數以萬計的土家語、苗語、漢語地名。這些地名,是湘西自然環境的素描,是社會歷史的刻痕,是土家、苗、漢各民族文化資訊的載體,是考古學、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等學科研究的重要依據,是各民族先民留下的珍貴文化財富。這些地名背後也都有許多有趣的傳說故事。團結報從即日起,將在“文化醉鄉”欄目中開設“湘西地名文化趣談”專欄,邀請吉首大學地名文化研究學者陳廷亮教授作為欄目主持人,特邀吳恆忠、魯美豔、龍俊峰等一批地名文化研究學者作為定期撰稿人,我們也歡迎湘西州社會各界有志於湘西地名文化研究的專家學者不吝賜稿。

湘西土家語地名文化概述

(一)

地名是使用共同語言群體約定俗成的專有名稱,同時也是一個民族文化的載體和名片,是社會發展過程中人類活動遺留下的歷史產物。地名也是具有標誌意義的約定俗成的語言符號,更是地域民族文化的典型體現。地名與語言學的關係也是顯而易見的,它會常常隨著自然環境變化、時代更替、人口遷移而發生更改,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可能會產生不同的地名。但是在另一方面,地名的產生髮展變化卻往往滯後於自然地理以及人文社會的變化。因此,科學的考證土家語地名應該遵循以下幾條原則:“第一,土家語地名必須同湘、鄂西的土家語相印證,其語源必須同土家語的北部方言或南部方言有明顯的對應關係;第二,土家語地名應具有土家族文化的內在傳承關係;第三,土家語地名所反映的土家族經濟生活、農耕生活以及其他風土人情應同土家人的現實生活相吻合,並能得到當地群眾的認同。(何天貞教授語)”土家語地名文化有其獨特的地名結構和獨特的型別學特徵。

湘西地名文化趣談|湘西土家語地名文化概述(一)

紫霞湖餘暉 龍清彰 攝

一、土家語地名結構

土家語地名結構是從組詞的音節角度可以分單音節、雙音節、三音節、四音節、五音節。

單音節的土家語地名很少,僅發現一例,即龍山縣靛房鎮中心村的一個村民小組叫“潦(liaor)”,“潦(liaor)”是土家語的一個動詞,漢語意思是用開水短時間地煮。土家族地區常常要把吃不完的蔬菜和野菜保留起來,先用開水煮一下,然後曬乾後備用。土家族就有“潦”青菜、“潦”竹筍的習慣。土家族不僅愛“潦”青菜和竹筍,也是最愛吃“潦”過的青菜和竹筍。所以這個地方叫“潦(liaor)”也是一種習俗的表徵。

土家語地名中的雙音節和三音節佔絕大多數。土家語雙音節地名有的是一個單詞,如龍山縣苗兒灘鎮有個叫“克拉(kex lav)”的自然寨,“克拉(kex lav)”的漢語意思是“煙塵”。雙音節土家語的地名也有的是一個短語。如龍山有個叫洛塔的地方,“洛塔”是“牢塔(laor taf)”的轉音,“牢塔(laor taf)”漢語意思是“曬太陽”。因為洛塔平均海拔在1100米以上,日照很長,陽光充足,是龍山的“日光之鄉”。這個地方用土家語命名為“洛塔(laor taf)”十分恰當。

三音節土家語地名大都是合成詞和短語,還有土家語與漢語合成的三音節地名。如靛房鎮有個村民小組叫“日阿古祖(raf ɡuv zuv)”,“日阿古祖(raf ɡuv zuv)”就是“雞欄”,因為過去這裡的土家族先民除了從事農耕生產以外,家禽的養殖也是主要經濟收入,所以就叫“日阿古祖(raf ɡuv zuv)”。三音節土家語地名中是短語的,如龍山靛房鎮泡腳社群有個“窩拉丘(wov lav qiux)”村。其中的“窩拉(wov lav qiux)”是名詞,漢語意思是“菜園”;“丘(qiux)55”是方位詞,漢語意思是“裡面”窩拉(wov lav qiux)”就是“菜園裡面”。還有土家語與漢語合成的三音節土家語地名。清朝“改土歸流”後,由於漢文化的大量浸潤到湘西土家族地區,很多原本雙音節的土家語地名變成了三音節地名,即在原來的土家語地名後面加上了漢語的地形詞,如“坪、堡、坳、寨”等。如龍山縣苗兒灘鎮有個土家山寨叫“澤謝坪”,原本就是叫“澤謝(cer xief)”,““澤謝(cer xief)”就是“有水”,因為這個地方較之其它的土家山寨,水資源要豐富得多。清朝的流官來到這裡視察後,看見這裡不僅水資源豐富,而且還是一塊小小的盆地,就在“澤謝(cer xief)”後面加上了“坪”字,這樣就變成了“澤謝坪”。還有如“它哥坪”“拉達坪”“敖拉堡”“澤茂堡”“那且堡”“新基堡”等,在土家語地名後面加漢語“坳”加“寨”的例子就更多了。這些都是根據土家族地區地形地貌而命名的。這說明在清朝“改土歸流”後,有些土家語地名與漢語結合組成了新的地名符號,這也是湘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地名文化上的歷史見證。

湘西地名文化趣談|湘西土家語地名文化概述(一)

龍山縣苗兒灘鎮撈車村。徐正祥 攝

四音節的土家語地名大多數是鄰近的兩個土家山寨一起合成的。如龍山縣苗兒灘鎮有個村叫“鎖胡那咱(sov hur laf zav)”,就是由“鎖胡(sov hur)”和“那咱( laf zav)”兩個自然寨合成的一個土家語地名。“鎖胡(sov hur)”就是“要割”,是個將行時態動詞。“那咱( laf zav)”就是“半邊”,是一個數量詞。“鎖胡那咱(sov hur laf zav)”的意思就是“要割半邊”。這是因為“鎖胡(sov hur)”和“那咱( laf zav)”兩個自然寨都坐落在一座大山上,四周是茂密的森林,是野獸出沒的最佳場所。同時也給“鎖胡(sov hur)”和“那咱( laf zav)”的土家人提供了充足的獵物資源。兩個寨常常是聯合打獵。打獵後,如果只獵獲一頭野獸,兩個寨就各割半邊。然後兩個寨的人又把各自的半邊獵物進行再分配。久而久之,這樣原始平均分配作法得到了外界和兩寨人的認可,於是人們就把這種事象作為兩個寨的地名。這樣就誕生了一個“鎖胡(sov hur)”和“那咱( laf zav)”。

土家語地名的結構中還有個別地名是五音節的,如龍山縣靛房鎮坡腳社群有一個叫“索米補祖列(sor miv buv zuv liev)”的地方。這個土家地名有三層意思,“索米(sor miv)”和“補祖(buv zuv)”分別是指的兩個自然寨的名稱,“索米(sor miv)”自然寨中何姓較多,“補祖(buv zuv)”自然寨中張姓比較多。且這兩個自然寨說土家語時,後面總是有一個“列(liex)”的尾音。這樣人們在稱“索米補祖(sor miv buv zuv )”時,就要加上一個“列(liex)”。

湘西地名文化趣談|湘西土家語地名文化概述(一)

作者|陳廷亮 陳奧琳

編輯|劉娜

監製|陳昊

精彩內容速覽一分鐘

TAG: 地名土家音節漢語z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