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假裝去故宮看過《千里江山圖》?

如何假裝去故宮看過《千里江山圖》?

《清明上河圖》與《千里江山圖》並稱為北宋兩大巔峰之作,後者的知名度卻遠遠不如前者,這是為什麼呢?

據專家解釋,原因在於該畫的畫法為

“青綠法”

,使用了很多礦物質顏料,顏料容易脫落,而修裱難度很大。故宮也僅公開展示過四次。

如何假裝去故宮看過《千里江山圖》?

工作人員展卷

每一幅畫作背後都有一個故事,作為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千里江山圖》,其背後隱藏的是

致誠之心與知遇之恩的相遇,是良駒與伯樂的惺惺相惜,是一位少年與一位皇帝之間的故事。

如何假裝去故宮看過《千里江山圖》?

王希孟畫像

天才少年

“希孟天資高妙,得徽宗密傳,經年作設色山水一卷進御,未幾死,年二十餘,其遺蹟只此耳。”

北宋畫家王希孟,年僅18歲便以宣和畫院(即翰林書畫院)生徒的身份被當朝皇帝趙佶慧眼所識。而這位年輕人則給後世留下了《千里江山圖》,成為中國繪畫史上僅有的以一張畫而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

然而,這位少年留下了如此著名的畫作,史書上卻基本沒有他的記載,我們僅能從這幅《千里江山圖》上的一則題跋中尋見一點資訊。

如何假裝去故宮看過《千里江山圖》?

宋人蔡京卷後題跋:“政和三年閏四月一日賜。希孟年十八歲,昔在畫學為生徒,召入禁中文書庫,數以畫獻,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誨諭之,親授其法。不逾半歲,乃以此圖進,上嘉之,因以賜臣京,謂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從這則題跋中我們可以看出:王希孟本身具有出色的繪畫功底,但是因為“未甚工”,畫得不是特別精細,一開始並未能得到徽宗的賞識,但他堅持不懈,發奮作畫,“數以畫獻”。

終於徽宗發現了他的繪畫稟賦,破格將他召入皇宮並親自教導他,使其繪畫技藝突飛猛進,半年後他便畫出了代表北宋宮廷畫院青綠山水畫的巔峰之作——《千里江山圖》,

他的努力終有回報,也成功地名垂千古了。

不到半年,便能繪成如此鴻篇鉅製,可見用功之勤,砥礪之深。《千里江山圖》尺幅宏大,之所以採用如此大的尺幅,一是為了感謝徽宗的知遇之恩,因此畫得精美堂皇,以迎合徽宗“豐亨豫大”的享受要求;二是為了切合標題,只有以宏大的篇幅,才能真正表現出北宋“江山”的氣概:

既然是千里江山,就必須要有一種氣度,要有皇家宮廷縱覽天下的豪邁與磅礴,也要有文人士大夫指點山河的胸襟和抱負,否則談何“江山”?!

如何假裝去故宮看過《千里江山圖》?

元人李溥光卷後題跋:“使王晉卿、趙千里見之,亦當短氣。”

可惜的是,完成此畫之後不久,王希孟便溘然長逝、駕鶴西去了。或許由於其嘔心瀝血、用心過至,或許由於其本身身體虛弱、積勞成疾,然而無論哪種原因,一代繪畫良才英年早逝,空留千古絕唱,還是令人唏噓不已。

如何假裝去故宮看過《千里江山圖》?

宋徽宗趙佶畫像

文藝皇帝

“朕萬幾餘暇,別無他好,惟好畫耳。”

故事的另一位主角是徽宗皇帝。徽宗自幼酷愛繪畫,十六七歲時就聲名鵲起。徽宗繪畫造詣極深,山水、人物、花鳥、雜畫等樣樣精通,是一位繪畫全才。他尤其擅畫花鳥畫,用筆細膩,逼真傳神,當時無人能出其右。

如何假裝去故宮看過《千里江山圖》?

宋徽宗《芙蓉錦雞圖》,故宮博物院藏

由於徽宗的特殊身份和地位,他對繪畫藝術的發展做了很多貢獻。他組織人力收集了古今眾多名畫一千五百卷,編輯成了《宣和睿覽集》。政和年間,他又重新興起畫院,開闢畫學,為繪畫進一步的發展拓寬了道路。

畫院在我國曆史悠久,可以上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宋太祖一統天下之後,沿襲五代舊制,設翰林園畫院等,把原先供職於五代的各地畫家又召集起來了。徽宗因喜愛圖畫,還進一步改善了畫家的政治待遇。《畫繼》記載:

“本朝舊制,凡以藝進者,雖服緋紫,不得佩魚,政、宣間獨許書畫院出職人佩魚,此異數也。”

所謂佩魚,是指官員身上佩的魚袋,不到一定級別不得佩戴。不得佩魚是前朝舊制,徽宗開闢畫學,卻獨許書畫院出職人員佩魚,如此偏愛,足以使畫家們感到皇恩浩蕩,必表上意了。

如何假裝去故宮看過《千里江山圖》?

宋徽宗《琵琶山鳥圖》,故宮博物院藏

建立畫學,還源於徽宗的一次失望。徽宗剛即位的時候,想要修建五嶽觀,於是大召天下畫界名手,應召者達數百人之多,然而作的畫都令徽宗很不滿意。為此,他建立了專門培養畫學人才的學校——畫學,後來由翰林圖畫院統領。

在翰林圖畫院,獲取任何地位都必須經過考試。

為提高畫家們的繪畫技藝和構思能力,徽宗經常親自出題考試,往往以極富意境的詩句為題,如“亂山藏古寺”“嫩綠枝頭一點紅,動人春色不須多”等,奪魁者必須畫得神妙,不可直白,要顯文藝。

政務之餘,徽宗還經常充當老師,親自去翰林圖畫院任教,對畫家們進行具體的指導。每隔十天,他還要從御府珍藏的歷代名畫中選出兩匣,送往翰林圖畫院供畫家們觀賞、臨摹。

如何假裝去故宮看過《千里江山圖》?

宋徽宗《祥龍石圖卷》,故宮博物院藏

此外,徽宗對畫家優寵有加,最著名的例子是米芾。《海嶽志林》記載:政和年間修建艮嶽,徽宗詔令已經任書畫兩學博士的米芾書寫屏風,並指著御案上的一方端硯讓他使用。書寫完畢,米芾捧著端硯,雙眼亮晶晶:

“這個端硯已經被陛下賞賜給臣了,臣已經用過了,因此不堪再讓陛下用了。”

言下之意就是,我看上了陛下你的這個端硯,陛下你把它送給我吧!

徽宗大笑,竟然真的把端硯賜給了他,米芾大喜過望,抱著端硯便跑出去了,墨汁都灑在了衣袖上。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徽宗對待畫家確實非常優厚,王希孟能進入翰林書畫院,並獲得徽宗的親自指導,與徽宗的志趣和鼓勵不無關係。

千里江山

“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獨步千載,殆眾星之孤月耳。”

那麼,這幅山水畫到底妙在哪裡,以至於讓徽宗悅之、“嘉之”呢?

《千里江山圖》為絹本,設色,縱51。5釐米,橫1191。5釐米,全圖以大青綠為基調。整幅畫的佈局開合可分為六段,各段之間銜接巧妙,過渡自然。

畫以連綿起伏的山巒開始,山石聳峙,蒼蒼莽莽;樹木叢生,重重疊疊。千山萬壑間,村舍屋宇星羅棋佈,分列湖岸,湖中有一座小島,小橋把小島與陸地相連。

如何假裝去故宮看過《千里江山圖》?

《千里江山圖》·第一段

然後是一片廣闊的湖面,遠處高山層巒疊嶂,大小高平,浩浩無涯,爭雄競秀;移形換步間,山復聳起,木復蔥鬱,大山堂堂為眾山之首,長松亭亭為眾木之表,奔走朝會,其勢軒然。房舍點綴其間,山間一座橋樑又把兩山相連。

如何假裝去故宮看過《千里江山圖》?

《千里江山圖》·第二段

接著是連綿起伏的群山,形欲聳拔,或低坡遠處,淡嶺遙設;或秀巖崚嶒,映帶不絕。山間湖泊,深靜迴環,或挾煙雲而秀媚,或照溪谷而光輝。岸邊舟船停泊,有勤勞漁民張網捕魚,空中亦有成群飛鳥盤旋甚歡。

如何假裝去故宮看過《千里江山圖》?

《千里江山圖》·第三段

群山之後,畫中佈局日益險峻。百里山崖高聳入雲,萬丈清泉飛流直下。巉巖突兀,遠煙籠鎖;竹松修長,曲徑通幽。

如何假裝去故宮看過《千里江山圖》?

《千里江山圖》·第四段

峻嶺過後,筆鋒陡轉。有野渡漁村、水榭樓臺,依其地勢,浸於大江;湖泊靜臥,舟船閒停,道路相通,漁歌遠聞,山氣日佳,靜待丹霞滿天。

如何假裝去故宮看過《千里江山圖》?

《千里江山圖》·第五段

畫面最後以密林陡壁結束,山水仿若綿延至畫外,境地曠遠,妙趣橫生。千迴百轉間,令人意猶未盡,真乃千里江山,綿纏無終,渺渺不絕。

如何假裝去故宮看過《千里江山圖》?

《千里江山圖》·第六段

全圖既壯闊雄渾又細膩精到,用色嫻熟,畫面層次分明,靈活運用了深遠、高遠、平遠的構圖法則,很好表現了“咫尺有千里之趣”的意境,不愧是青綠山水畫中的一幅鉅製傑作。

《千里江山圖》的每一次展開,

都需審慎決定、執行。

window。DATA。videoArr。push({“title”:“陳丹青談《千里江山圖》:18歲天才王希孟”,“vid”:“n08099jaww7”,“img”:“http://puui。qpic。cn/vpic/0/n08099jaww7。png/0”,“desc”:“”})

陳丹青解讀《千里江山圖》

陳丹青這樣講述:

“《千里江山圖》的野心,

遠遠超過隋唐的展子虔和李思訓。

《千里江山圖》的開闊,

開闊得非常具體。

如果把這幅畫切割成無數個區域性,

每個區域性都可以是一幅畫,

都是細節。”

怪不得時人評價之:

“一點一畫均無敗筆,遠山近水,山村野市,漁艇客舟,橋樑水車,乃至飛鳥翔空,細若小點,無不出以精心,運以細毫。”

細細賞之,確實是“獨步千載”,如“眾星之孤月”,令人歎服。

人民醬原創,部分內容取自人民出版社《中華傳統文化》。

TAG: 徽宗千里江山王希孟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