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考古研究,陝西成就斐然

1921年仰韶村遺址首次發掘拉開中國考古學的序幕,也命名中國第一個考古學文化“仰韶文化”。目前仰韶文化研究即將走過百年曆程,基本明確了文化特徵、時空框架和源流演變,深入探討仰韶時代人類社會形態、資源環境、生業模式及文化交流等重大問題,初步勾勒出中華文明孕育萌生時期的生動歷史畫卷。

仰韶文化研究是中國考古學發展的一個縮影,見證百年中國考古學的發榮滋長,陝西半坡、姜寨、楊官寨和全國其它仰韶文化等重要遺址的發現發掘,不僅豐富仰韶文化的研究內容,更是在田野實踐中形成了中國史前考古理論、方法和技術。大批傑出的考古學者匯聚仰韶文化研究,李濟、梁思永、夏鼐、蘇秉琦、安志敏、石興邦、張忠培、嚴文明等都曾參與其中,紮根田野、著文立說,讓中國考古薪火相傳、英才輩出。

仰韶文化考古研究,陝西成就斐然

楊官寨遺址廟底溝文化墓地發掘區航拍

陝西位於中國版圖中心位置,處於太行山以西黃土高原腹地,黃土耕地面積廣闊,水系密度較高,季風降雨較為豐沛,較少發生嚴重水旱災害,在仰韶時代是最為理想的旱作農耕和定居區域,早在秦漢時期便認為這裡是農耕定居的天府之地。

仰韶文化考古研究,陝西成就斐然

圖片摘自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泥火幻彩聽小姐姐講彩陶》

仰韶文化主要分佈在以渭水流域為核心的黃土高原地區,基於此優越的自然環境和資源條件,仰韶文化遺址在鼎盛時期拓展至江漢、河湟、中原、河朔地區,面積達到60萬平方公里以上,影響範圍更為廣袤,其中陝西渭水流域是仰韶文化的核心區域。

仰韶文化考古研究,陝西成就斐然

圖片摘自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泥火幻彩聽小姐姐講彩陶》

第二次文物普查,陝西有新石器時代遺址2242處,其中仰韶文化佔據過半;第三次文物普查,陝西新石器遺址數目達到6677處,仰韶文化遺址超過2000處;2016年以來,在國家文物局“河套地區聚落與社會研究”專案帶動下,陝西開展區域系統調查建模推演,發現榆林市有新石器時代遺址達到12000-15000處左右、陝西新石器時代遺址總數大約有25000-30000處,其中仰韶文化遺址達6000-10000座,可見陝西新石器時代遺址數量巨大。

陝西在仰韶文化考古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就

1。仰韶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最重要、最強勢的一支文化系統,以最具特色的彩陶題材和尖底瓶等特有的要素為標識,文化延續2000年,具有極強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分佈空間以黃土高原為中心並向周邊形成輻射態勢,陝西渭水流域是仰韶文化的核心區域。

仰韶文化考古研究,陝西成就斐然

陝西泉護村遺址出土,鴞面陶器蓋

2。陝西大量的考古工作確立了中國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序列和編年標尺。

3。仰韶文化第一次大規模發掘始於西安半坡遺址,姜寨遺址則是我國第一次全面揭露聚落遺址,對了解仰韶文化的聚落佈局和社會形態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仰韶文化考古研究,陝西成就斐然

三角紋彩陶壺(寶雞北首嶺遺址出土)

仰韶文化考古研究,陝西成就斐然

刻符彩陶片(臨潼區姜寨遺址出土)

4。陝西的仰韶文化聚落沿線出現了類似龍山時代的甕城、門塾哨所、馬面等防衛或禮制性設施,開啟了龍山時代高等級聚落禮制設施的先河。

5。仰韶文化的彩陶以人面、魚、鳥、獠牙神祇為主體,並且形成穩定、系統的組合主題,這種主題不僅僅是一種陶器裝飾圖案,它反映了仰韶文化的神祇與巫祝信仰體系。這樣地神祇題材影響了龍山時代到青銅時代的禮器圖案題材,應該是青銅時代信仰系統的重要源頭。

仰韶文化考古研究,陝西成就斐然

西安半坡博物館藏

6。仰韶文化完成了中國史前文化的第一次整合,今後需要從大歷史週期的視角考察仰韶文化在中國文化與信仰整合歷程中的歷史地位,陝西及黃土高原地區對中國歷史的整合角色,不僅僅侷限於周秦漢唐,而應該上溯至仰韶時代。

文字:陝 文

編輯:卜 丁

稽核:屹 夫

轉載自:文物陝西

TAG: 仰韶文化遺址陝西時代彩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