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古人是這樣教書法的!高明!

具體而言,古典書法有兩種最常見的執筆法,分別對應於高桌與矮几。第一種執筆法我簡稱為“筷子法”,其實就是拿筷子姿勢。這個姿勢好象是拿鋼筆的姿勢,其實不是。

拿鋼筆的筆桿靠在虎口,筷子執筆法筆桿靠在食指第一關節。

原來古人是這樣教書法的!高明!

這個執筆法跟水平面是傾斜的,所以適合於左手執紙,這樣紙和筆基本上是垂直的。漢簡,肯定是這麼寫的。唐代,也基本如此(碑石書丹除外)。

宋代,不一定了。明清,高桌盛行,估計這樣寫的就少了。

唐代傳入日本的空海執筆法,就是筷子執筆法的典型,請看空海執筆圖:

原來古人是這樣教書法的!高明!

這樣寫的一個後果是,可以對著垂直平面寫字。唐代士人動輒題壁,因為有此訓練的緣故。當代書家有幾個敢題壁的?

第二種執筆方式,我是跟典水先生學的,據說傳自黃賓虹。因為像是護士扎針,我就簡稱為“扎針法”吧。扎針法也是三指執筆,跟筷子法不同之處在於:1、執筆更靠近指端;

2、虎口更圓;

3、筆桿除了指尖沒靠頭了。

原來古人是這樣教書法的!高明!

最大的區別是:扎針法的筆桿垂直於水平面。當然耍起來的時候也是搖曳多姿,請看典水的帖子:筆法研究系列(一) —— 執筆圖。這種寫法,明顯更適合我們現代人的高桌書寫。

有兩種運筆的方式:一種類似於用墩布在地板上拖著走,一種類似於掃地要主動發力在地板上推著走。

地板就是紙,墩布就是長鋒羊毫,掃把就是充滿彈性的短鋒硬毫。用毛筆拖出來的線條,比較均勻乾淨,如下圖:

原來古人是這樣教書法的!高明!

為什麼拖出來的線條比較均勻呢?因為拖著毛筆走的時候,運筆速度比較均勻,所以形態變化也不會太激烈。

當代人寫字,拖著毛筆寫的情況很多,尤其是用長鋒羊毫的時候。為什麼這麼寫呢?

因為當代人有個“中鋒”的概念,認為只有筆尖行走在點畫中心線才是中鋒,才是正確的書寫方式。於是呢,就出現了這種四平八穩的運筆方式,拖著走。

另外一種運筆方式我們比喻為掃地,也就是推著毛筆走,效果如下圖:

原來古人是這樣教書法的!高明!

推著毛筆走,速度是有變化的,所以線條會有粗細對比,不會太均勻。我認為古典作品,大多是推出來的,所以形態變化萬千。

因為要推出力嘛,所以推著寫字要用短鋒的硬毫,這就如同掃帚不能做得太長道理一樣。

推著走筆的時候,筆尖未必都在點畫中心行走,但力量是聚斂在中心的。好比我們的掃帚,很多時候是設計成傾斜角度的,但這恰好方便我們掃地的時候將力量傳達至地面。

唐代筆法密傳中,有個“如錐劃沙”的說法,就是說明行筆要感受到紙面的阻力。而推著筆行走,才能達到這個要求。

這種思路在美術院校中非常常見,但是古人卻很少提這個事情,難道不值得令人反思嗎?

其實當我們仔細觀看古人墨跡原件而不是印刷品的時候,我們會對他們墨跡的形成有更深一步的瞭解,就是因為墨跡清清楚楚告訴我們:很多情況下毛筆行進兩側的壓力是不同的!

原來古人是這樣教書法的!高明!

從放大的高畫質墨跡中可以看出來,筆畫行進過程中兩側墨色濃淡不一。越是光潔的紙張越明顯,好比董其昌。有些書家用墨太黑,如蘇軾,就不容易看出這個痕跡了。

墨色濃的地方,就是毛筆筆鋒壓力比較大的地方,反之墨色淺則表明壓力比較小。

筆畫執行兩側壓力不同,是有規則可循的,一般來說橫向運動,不管是從左到右還是從右到左壓力都在上緣;相對應,豎向運動不管從上往下還是從下往上,壓力都在左側邊緣。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請將我們執筆手腕的位置考慮進去。如果以手腕為圓心,那麼但凡是壓力大的邊緣都是同心圓的外緣。

運筆,就是以手腕為中心而展開的各個同心圓,落在紙上的只是眾多同心圓的片段弧線,還有很多弧線是在空中行走的。

試想一下車輛圍繞一個固定點轉圈的時候,它的壓力當然會大部分落在外側輪,這樣才能保證有足夠的抓地力而不被甩出去。

光潔的紙張,就相當於光潔的地面。毛筆既在上面高速運轉,又要保證毛筆不會輕率掃過,那麼就要給紙面一個額外的壓力才能完成。

於是,筆鋒的外緣就承擔了比內緣更多的壓力,這就是力走外緣的基本原理。以此原理出發,會對古典書法墨跡的理解,有更深一步的體會。

| 起步怎麼走?

記得我小時候學腳踏車到時候,不知怎麼突然就騎上去了,搖搖晃晃蹬了起來。

麻煩是,我不知道該怎麼停下,於是直到碰上了籃球架倒下為止。一般來說我們傾向於把把書法理解為一種運動,是一種紙面上的舞蹈,而不僅僅是最終的形態。

那麼學習書法就跟學習騎腳踏車,就有很多相似之處。

其中相似的一點就是,剛開始慢下來並不容易。騎腳踏車慢下來,或許就倒下了;而初學寫字慢下來,或許就抖動了。因為運動的物體,更容易保持自身的穩定性,陀螺的原理就是如此。

具體來講,初學書法只有兩個動作練習。這兩個動作很重要,因為大部分書寫動作,都是這兩個動作演化出來的。

第一個動作:橫擺

原來古人是這樣教書法的!高明!

所謂橫擺,可以理解為畫“之”字,或者寫“Z”,山路彎彎……,都可以。最初的要求是,要連貫,也就是從頭到尾要一氣呵成,不能太慢。

再進一步的要求是,擺動的兩端要打住,不能畫成圓弧,也就是不能寫成S。

從橫擺可以演化出的書寫元件如下,其實還有很多,大家自己找吧:

原來古人是這樣教書法的!高明!

第二個動作:豎擺嗯,這個豎好像不太直啊!

是的,剛開始練習豎擺就是要斜著寫。當越來越熟練的時候再慢慢把它正過來。正過來大家都認識它了,原來是個立刀啊。

原來古人是這樣教書法的!高明!

豎擺會變化出哪些偏旁元件呢?我先考考大家,看誰能想出來。這麼重要的動作,哪能白練呢?各種豎擺

哪些寫字元件是由豎擺構成的?估計沒人認真思考這個問題,我只好自己把答案貢獻出來了。

廢話不講,直接上圖,估計都能看明白豎擺變成啥樣子。第一組:

原來古人是這樣教書法的!高明!

紅色線條表示運筆在空中的軌跡,注意不要偷懶,豎擺末尾一定要繞到上面落下來連線橫擺,而且要快!你問為啥要這麼麻煩?為什麼不從下面直接連過去?說了你也不懂,哼!以此類推,當橫擺是個捺的時候,也要繞到上面再落下來。

原來古人是這樣教書法的!高明!

啥?捺也是橫擺?對,撇就是豎擺的一種。書法就兩個動作,橫擺和豎擺,練成就天下無敵了,好好寫吧!

下圖是橫擺交叉豎擺的演示,自己看吧。也是挺繁瑣的一個交叉動作,至於為啥這樣寫字我是暫時不會說的,等你寫多了就明白了。

原來古人是這樣教書法的!高明!

這個木字,裡面兩種交叉都有了,自己找著看。還在懷疑這種交叉書寫方式的同學,請自行翻看古人的寫法墨跡,別忘了帶上放大鏡。

原來古人是這樣教書法的!高明!

交叉就是橫擺與豎擺衍生出的三,這三個元件,基本上把所有字的寫法都涵蓋了,信不信由你。

單體動作練習橫豎擺和交叉擺我們都講過了,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忍受枯燥的動作訓練。很多人是實戰派,想練好幾招就能實用的。

最近我想到了幾個字,透過不斷練習這幾個字,能夠掌握基本的書寫動作,同時還不至於過分枯燥。

如果系統的話,大概要至少整個二十四法之類的,要是辦班的話,最好是整個七十二法或者密傳一百單八字……但是,我目前只想到三個字:吾、州與龍。

“吾”字的練習就是專攻橫擺,我們可以把草書的“吾”理解為兩個橫擺的交錯。最為好玩的地方在於,第一個橫擺接第二個橫擺的時候是往上走的筆,這吸收了文彬同學的見解,更容易體現力走外緣的原理。

“州”字專門用來練習豎擺,楷書的“州”其實就是三個立刀。但是“州”字的草書不僅僅是豎擺了,還暗藏了豎擺接橫擺的動作。

其中的關鍵在於,豎擺一定要提上去落下來接橫擺,不能從下面偷渡過去。

這個字著重練習向右下側的橫擺,很多人這個角度發力不能自如,所以要多練。同時,這個字還包括了橫擺之後接豎擺的練習。這個字看起來複雜,其實寫起來不難,而且可以用於創作嘛,行走江湖的時候可以大筆書一“龍”字……

|一點成一字之規

唐孫過庭《書譜》:“一畫之間,變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挫於毫芒。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準。”

何謂一點成一字之規?孫過庭認為,書法貌似有很多字形,但就其根本來源於基本的點畫。所以,書法最重要的就是寫點畫。最初的,就是最後的。

如果簡單地進行分解,書法其實只有橫擺與豎擺兩個動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橫畫和豎畫。這兩個基本動作,都是由點演化出來的。下面就此進行簡要演示:

1、橫點:這個點其實就是一個縮寫的橫,有起有停,擺動動作不大但是發力要充分,不能缺少動作才能做得飽滿。

原來古人是這樣教書法的!高明!

2、長橫點:本質上還是一個橫畫,看起來象三角點,不過比點橫著走的路線多一些。這個點畫的動作,著重於右側的停止,停得利索點畫就完整。

原來古人是這樣教書法的!高明!

3、加長橫點:一般稍微右側下沉一些,這個點就要求起筆收筆都乾淨利落才成。很多捺畫可以寫成加長的橫點。

原來古人是這樣教書法的!高明!

4、短橫:反過來說也成,短橫就是一個加長的點,有起有止還有中間的行走。

原來古人是這樣教書法的!高明!

5、長橫:長橫,就是把速度提起來,行走一段,然後戛然剎住。最後的大屁股,不是回鋒,是剎住的時候在紙面上的摩擦痕跡。

原來古人是這樣教書法的!高明!

雖然這五個點畫形態各異,但是我們要明白,其實它們的動作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橫擺。

下面看豎點和豎畫的關係,具體我就不多說了,明白了橫畫,基本上也就明白了豎畫的形成。

其實橫畫和豎畫寫法和形態都是一樣的,不信的話你把圖片翻轉過來看看就明白了。

原來古人是這樣教書法的!高明!

|橫平豎直

橫平豎直是個很高的標準,一般社會上所謂書法家是達不到的。所謂橫平豎直,並非幾何意義上的橫畫水平豎畫垂直。

其實看看古典書法的原作,橫畫往往是不水平的,而豎畫呢,絕對垂直的也不多。

問題在於,我們怎麼會“覺得”古典作品有橫平豎直的印象呢?不是因為它們直,而是因為它們挺!

點畫的質量,就來自於它們的承載能力,具有承載能力的點畫,就會給人留下橫平豎直的印象。至於具體紙面上是不是水平,是不是垂直,其實並不重要。

關鍵在於:怎麼達到橫平豎直的效果?答案是:將點畫寫成弧線。

這個答案聽起來有點怪異:我們刻意想寫直都不容易,你往弧線寫,反倒能達到橫平豎直的結果?

事情就是如此奇怪:我們越想把線條寫成一根直線,結果寫出來的越是一條鋸齒線;

反倒是以手腕為中心劃一條弧線,落在紙面的卻是一條具有支撐力的直線。看圖說話:

原來古人是這樣教書法的!高明!

第一條橫線,是楚簡的寫法,清晰明白的弧線;

第二條橫線,可以想象為隸書橫線的片段,墨跡隸書的橫畫,大多是弧形的;

第三條橫線,就當作是褚遂良的橫畫吧;

第四條橫線,不妨當作歐陽詢的橫線。它們之間有區別嗎?不同的形態下面,其實是一樣的運筆動作,都是一條將力量壓在上緣的弧線。

與此相似,不同豎畫也是弧線構成的:最左邊的是楚簡的豎畫,中間算是篆書的豎畫吧,最右邊就是楷書的豎畫。

形態雖異,軌跡相似,當然動作也相似。老趙說過,用筆千古不易,誠然!

原來古人是這樣教書法的!高明!

順便說一下流行的“中鋒”概念。宋代沈括說啊,毛筆的尖行走在墨跡的中心線,這就是中鋒用筆。

現在的美院系統,對此信以為真,於是紛紛拿李斯風格的小篆來練習所謂中鋒。

這樣寫字,一個問題是寫得過於小心,速度提不起來,另外一個問題是拖著毛筆走路,反正不會好下場。

在這種觀點看來,我們要求把力加到筆畫的邊緣絕對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但其實呢,仔細看古典作品原作或者高畫質圖片,會發現很多點畫的兩側邊緣痕跡都是不同的!

扯遠了,回來談初學用筆之後如何兼顧結字的問題。基本思路是:把用筆的擺動動作做的誇張一些。好比隸書、章草之類,就橫向擺動多一些,圖例如下:

原來古人是這樣教書法的!高明!

行書、行楷之類,就豎向擺動多一些。圖例如下:

原來古人是這樣教書法的!高明!

這樣講解結字,有點過分簡單化了,實際上結字是千變萬化的。但初學嘛,藉助一點柺杖是可以的。

換個說法,可以把隸書章草之類當成一堆的橫擺進行練習,不過其中個別筆畫要擺得誇張一些;

而行楷可以當成一堆的豎擺來看待,同樣也可以擺得誇大一些。擺得誇張點沒關係,收得回來就成。

收回的動作可以落在紙上,也可以在空中返回。這也不違背“無往不復”的原則。

TAG: 橫擺動作點畫執筆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