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顯赫處強求,而於隱微處鍥而不捨

不在顯赫處強求,而於隱微處鍥而不捨

“在一個思想貧乏而技術佔統治地位的時代,荷爾德林為人性(人的居住)奠定了詩的本質。”

—— 《荷爾德林文集》譯者前言

“在我面前,我走過的大地猶如海洋”

不在顯赫處強求,而於隱微處鍥而不捨

Caspar David Friedrich, Giant Mountains Landscape with Rising Fog, 1820

宛若長林豐草,它的和平緩和奮進的精神,而單純的自足重歸心靈——他如此站在我面前。

我走過往日,如是拾穗者,田地的主人收割完畢,而我穿行在佈滿茬兒的土地上;這兒,人們撿起每一根麥稈。

不在顯赫處強求,而於隱微處鍥而不捨

Caspar David Friedrich, Evening, 1824

走出薩狄斯平原,順著忒墨魯斯山脈的巖壁而上。

我曾在山腳下的一個溫馨的茅屋裡過夜,在桃金娘的花叢中,在勞丹樹脂的芬芳中,身邊的天鵝在帕克陀斯河錦鱗般的流水中嬉戲,榆樹林中女神璀拜樂的古廟聳然特立,宛若羞怯的精靈,窺探明亮的月色。五根精巧的廊柱在瓦礫之上默哀,而國王般的大門已經倒塌在它們的腳下。

不在顯赫處強求,而於隱微處鍥而不捨

Caspar David Friedrich, Mountain Peak with Drifting Clouds, 1835

透過無數盛開的灌木,我的小徑蜿蜒而上。陡峭的山坡上傾掛著蕭蕭林木,將細柔的飛絮潑灑在我的頭上。我清晨出發。中午在高山上,我站著,快樂地瞻望前方,享受著天空吹來的陣陣清風。這是心曠神怡的時刻。

在我面前,我走過的大地猶如海洋……

不在顯赫處強求,而於隱微處鍥而不捨

Caspar David Friedric, Elbschiff in early morning fog, 1820

如果沒有陳腐喑啞的岩石,沒有命運的阻撓,心的波濤不會如此美麗地洶湧澎湃,化為精神。

星辰選擇了恆久,他們始終在寧靜的生命之豐滿中激盪,不認識歲月。我們於變易中表現完美;在變化的旋律中分有偉大的歡樂的和聲。像元古的御座周圍的豎琴手,我們生活著,自身神聖,簇擁著世界的寂靜的眾神,我們用飛遁的生命之歌緩和太陽神的至樂的嚴肅。

不在顯赫處強求,而於隱微處鍥而不捨

Caspar David Friedrich,The wanderer above the sea of fog,1818

我在你們那裡變得真正理性起來,學會把我徹底地與我周圍相區別,現在孤立於美的世界,被這般丟擲自然的花園,我曾在那裡生長、盛開,而今枯萎再正午的烈日下。

啊,當人夢想時,他是神,當人沉思時,他是乞丐,欣喜的感悟一過,他立在這兒,像被父親逐出家門的不肖之子,看著同情扔在他路上的可憐的硬幣。

不在顯赫處強求,而於隱微處鍥而不捨

Caspar David Friedrich,View from the Small Warmbrunn Sturmhaube,1811

不在顯赫處強求,而於隱微處鍥而不捨,這就是神聖。

——摘自《許培榮或希臘的隱士》

荷爾德林生前公開發表的書信體小說

不在顯赫處強求,而於隱微處鍥而不捨

Caspar David Friedrich,The Watzmann,1825

神在咫尺

難以把捉。

而危險所在

拯救者也在成長。

在黑暗中居住著

山鷹,

阿爾卑斯之子

無畏地行越深淵

雲棧輕橫。

為此,時間的巔峰

堆聚於四周,

至愛者

相親而居,疲憊地

在相隔絕的群山,

請賜予清流,

啊,給我們雙翼,最忠誠的心

馳去又返回。

——摘自《帕特默斯》

荷爾德林寫於1801至1802年間的長詩

不在顯赫處強求,而於隱微處鍥而不捨

Caspar David Friedrich, Tree, 1822

你必須從歡樂中懂得純粹,懂得人和其他生命體,理解它們“所有本質和獨特”,逐個認識一切關係,將其相聯絡的組成部分反覆溫習,直到生動的觀照更加客觀地從思想中突現出來,從歡樂中,在困頓闖入之前;單純來自困境的理智永遠是片面的歧途。

——摘自《反思》

寫於1798至1799年,標題為後人所加

不在顯赫處強求,而於隱微處鍥而不捨

TAG: CasparDavidFriedrich荷爾德林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