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養生之道

養生銘

怒甚偏傷氣,思多太損神。神疲心易役,氣弱病來侵。勿使悲歡極,常令飲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亥寢鳴雲鼓:晨興漱玉津,妖神難犯己,精氣自全身。若要無諸病,常當節五辛。安神宜悅樂,惜氣保和純。壽夭休論命,修行在本人。若能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卻病十法

靜坐觀空,覺四大原從假合,一也。煩惱現前,以死譬之,二也。常將不如吾者強自寬解,三也。造物勞我以形,遇病稍閒反生慶幸,四也。宿業現逢不可逃避,歡喜領受,五也。家室和睦,無交謫之言,六也。眾生各有病根,常自觀察克治,七也。風露謹防,嗜慾淡泊,八也。

飲食寧節毋多,起居務適毋強,九也,覓高明親友,講開懷出世之談,十也。

病有十不治

操欲 淫,不自珍重,一也,窘苦拘囚,無瀟灑之趣,二也,怨天尤人,廣生煩惱,三也。今日預愁明日,一年常計百年,四也。室人噪聒,耳目盡成荊棘,五也。聽信師巫禱賽,廣行殺戮,六也。寢興不適,飲食無度,七也。

諱疾忌醫,使虛實寒熱妄投,八也。多服湯藥而滌腸胃,元氣漸耗,九也。以死為苦,與六親眷屬常生難割捨之想,十也。眾生諸苦,病居第一。愚者以苦生苦,如蠶作繭,智者於苦滅苦,如鳥脫籠。餘悲眾生障深,難即解脫,書之以作方便法門耳。

長生在惜精論

鍾離師曰:長生不死由人做。長生亦有道乎,昔箕子序六極曰:兇短折。則知人之不能永年者,亦自戕其生也。譬諸草木方長,從而折之,鮮有能暢茂者矣。蓋人身三寶曰精氣神者,人謂修丹須斷淫慾,養生者當以此為第一義也。或曰:煉精者,煉元精,非交感之精,豈在淫慾之斷乎?不知元精與淫佚之精本非二物,凡人未交感時,身中無處有精,《內經》雲:腎為精府,又云:五臟各有髒精,井無停泊之所。蓋此時精皆涵於元氣之中,未成形質,唯男女交感,此氣化而為精,自泥丸順脊而下,至膀胱外腎而施洩,則此精即為渣滓之物,而曰交感之精矣。是其生於真一之中,則為元精;漏於交感之中,則為淫慾。其為元氣則一也。是以修仙家只留得精住,則根本壯盛,生氣日茂。若欲心不息,靈根不固,此精日耗,元氣日少,漸漸竭盡而死矣。乃世人於交感時,手按尾閭,閉其淫佚之精,謂之留精不洩。不知留精者,當留於未成形質之先,若俟其成質而後止之,則此精已離腎府,而神氣已去,使敗穢之物積於腰腎之間,致釀成奇癖之疾,何其愚哉?而盲師又誑之曰:宜引此精自尾閭夾脊雙關而止,乃為返精補腦,名泥水金丹。噫!是殺人而不操刃者也,能逃天譴乎?然則人之慾留精者,必於平時清心純念上做工夫始得。

前修格言

《太上玄鏡》曰:純陽上升者謂之氣,純陰下降者謂之液,氣液相交於骨脈之間謂之髓,相交於膀胱之外謂之精。心氣在肝,肝精不固,目眩無光;心氣在肺,肺精不固,肌肉瘦弱;心氣在腎,腎精不固,神氣減少;心氣在脾,脾精不固,齒髮浮落。五臟之中,腎為精樞,心為氣管,真精在腎,餘精自還、下曰:真氣在心,餘氣自歸元府。

呂祖師曰:精養靈根氣養神,此真真外更無真,神仙不肯分明說,迷了千千萬萬人。

又曰: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佩劍斬愚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裡教君骨髓枯。

彭祖曰:可惜可惜真可惜,自家有寶人不識,將來送於粉骷髏,卻向人間買秋石。

又仙真曰:尾閭不禁滄海竭,九轉神丹都謾說,總有斑龍頂上珠,難補玉堂關下闕。

寥陽師曰:夫人身中元氣,日日發生,只為不知保養,故被二邪侵削。何為二邪?風寒暑溼之邪,喜怒哀樂之邪,日夜攻伐,所以元氣耗竭,遂至於亡。真人知道保命,在留得元氣住,故敢人升元精、保元氣,合做一處,至堅至固,不耗不散,禁得二邪侵伐,然後能長生久視。

施肩吾曰:氣是添年藥,心為使氣神,能知行氣主,便可作仙人。

譚紫霄曰:神猶母也,氣猶子也,以神及氣,如以母召子,孰敢不至?劉赤腳曰:神氣自然,如子母相愛,只為塵情相隔,不能相見,若去了一分塵情,即有一分升降。

李清庵曰:心歸虛寂,身入無為,動靜俱忘,到這裡精自化氣,氣自然化神,神自然還虛。

丘長春曰:修行須要三全。戒思慮,神全;戒言語,氣全;戒色慾,精全。又要三滿:神滿,不思睡:氣滿,不思食;精滿,不思欲。

古人說養生之道

古人說養生之道

TAG: 元氣交感精不固謂之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