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丨去義大利旅遊,行前必讀的6本書

為什麼要讀書,對讀書人來說基本是個靈魂拷問,多數回答都很矯情。

撰文/盧小波

我是在赴上海的高鐵上,讀完《米開朗琪羅與教皇的天花板》的。

大家丨去義大利旅遊,行前必讀的6本書

《米開朗琪羅與教皇的天花板》,[英] 羅斯·金 著,黃中憲 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7年版

上車前讀了一小半,打算在車上讀完餘下部分。敗興的是,我所在的座位1車5A,居然無窗,光線不好。

跟鄰座年輕人商量:“我想趕在下車前讀完這本書,可以換個位置嗎?”過道燈光明亮,光線充足。我接下去的行程,是飛往羅馬。參觀西斯廷禮拜堂拱頂壁畫,還指望這本書呢。

才換好位置翻開書,隔著過道的中年男人一疊聲叫道:“對不起對不起,耳機掉到地板上了,讓我找找。”於是大家都讓開,甚至翻轉了座椅方向,把椅墊翻開,但仍未找到。

在“兵慌馬亂”的氣氛裡讀書,似乎是我的常態。即使是家裡,也靜不下來。我有一張床,是專用來放正在讀的書。經常有30本看了一半的書,其中有10本是在同時看的。就是說,在一天當中,我可能一時翻翻這本,一時又放下那本。像是滿床都是玩具的孩子,覺得每本都好。所以,我肯定不是專注專情的讀書人。

大家丨去義大利旅遊,行前必讀的6本書

一床書

5個半小時車程,讀了5個小時,對本書主角印象如下:

一、米開朗琪羅是個暴躁、陰鬱、小器的人。他一生怨氣沖天,終日哭爹喊娘。總是抱怨:我太累啦,我把活兒搞砸啦,我身體不好啦,羅馬空氣不好啊……

大家丨去義大利旅遊,行前必讀的6本書

“文藝復興藝術三傑”之一米開朗琪羅

他怨工作報酬低,無時無刻宣稱自己經濟困窘。第一次在羅馬攬到教皇的大活兒,就是因為索取報酬時受教皇冷遇,一氣之下逃離羅馬。

家族對他在經濟上寄予厚望,應該是他錙銖必較的原因。嬸嬸在叔叔去世後打官司索要財產,兩個弟弟懷有不切實際的創業幻想,都給了他經濟壓力。

在創作西斯廷禮拜堂壁畫的每個階段,他都要在財務上索償。教皇在前線打仗,米老師能長途追到剛攻下的城池裡去要賬。放在今天,他可以當討債公司的總舵主。

二、他一輩子最經常接手的,似乎都是自己不擅長的活兒。他以大衛雕像而成名,一生最願意拿錘子、鑿子與大理石打交道。但在教皇的逼迫下,兩度接下從未上手幹過的手藝活兒。

他被迫首次鑄造大型青銅塑像;被逼首次上手創作溼壁畫。這些活兒,一直讓他心有不甘,所以一遇困難,他就想縮手不幹的。他確實有毅力

(壁畫折騰了4年零4個星期)

,但這個毅力是在眾多因素下逼出來的。

三、他是一個極不擅長處理人際關係的人。他與教皇與同儕都關係不睦。同時在隔壁幹活的拉斐爾雖然年輕,但為人優雅,深孚眾望,出門總是前呼後擁。有一次拉斐爾與米老師相遇,老米挖苦:“你跟著一群同夥,像個流氓。”拉斐爾回嘴:“你只有一人,像個殺手。”

米開朗琪羅嘮嘮叨叨,終日長吁短嘆,也許因為疏解壓力,才得以壽至89歲。仁者壽的定律,在老米和拉斐爾兩人中,不起作用。號稱為人寬厚的美男子拉斐爾,37歲就去世了。

大家丨去義大利旅遊,行前必讀的6本書

拉斐爾

本書學術性強,每章篇幅不長,但在章節後都有長長的註釋,標明瞭不同的說法,供讀者參照。飛羅馬之前,此書給了我不少的感性認識,羅馬因此變得生動、親切,而且具象。

為了此番14日的羅馬、佛羅倫薩、威尼斯、米蘭之行,我讀了12本有關文藝復興與義大利的書。完整讀完的,大致有這麼幾本:

大家丨去義大利旅遊,行前必讀的6本書

1。《米開朗琪羅和教皇的天花板》([英] 羅斯·金 著)

2。《文藝復興是什麼》([日] 鹽野七生 著)

3。《我的朋友馬基亞維利》([日] 鹽野七生 著)

4。《君主論》([意] 馬基雅維利 著)

5。《怪遊義大利》([加] 芭芭拉·赫吉森 著)

6。《義大利風情》 ([美] 亨利·詹姆斯 著)

不怕丟人,關於義大利文藝復興,我自從高中上過歷史課後,就全部丟在腦後了。如果不是這些書,我無法在腦中建立文藝復興的歷史輪廓。當然也無法得知,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馬基雅維利,曾經生活在同一年代及同一城市。更不要說了解,教皇尤里烏斯二世對他們有那麼大的影響。而這些大師之間,居然還有千絲萬縷的恩怨。

比如,米開朗琪羅應佛羅倫薩政府之聘,替市政廳的大廳牆面繪製溼壁畫。而負責繪飾對面牆的,居然是當時就名滿天下的達·芬奇。要命的是,兩個人還互不喜歡對方。達 芬奇一貫看不起雕塑家。他曾經挖苦說,雕塑家乾的是機械呆板的活兒,滿身大理石灰,活像個烘焙師傅。這些話,肯定冒犯年輕的米開朗琪羅。

兩位大師在此都選擇了戰役題材,可謂是棋逢對手,滿城都等著看熱鬧。52歲的達芬奇選擇的是《安吉亞里戰役》,29歲的米開朗琪羅選擇的是《卡西那之役》。達芬奇名氣更大,收費是米開朗琪羅的兩倍。而後者才剛剛完成聲名鵲起的《大衛》雕像,一時風頭無倆。

大家丨去義大利旅遊,行前必讀的6本書

達·芬奇的《安吉亞里戰役》現已遺失,此為魯本斯的仿作。

大家丨去義大利旅遊,行前必讀的6本書

米開朗琪羅的《卡西那之役》原作也已損毀,此為後世摹本。

因為溼壁畫的工藝難度,兩人都只在完成草圖後,便半途而廢。要知道,溼壁畫對草圖的要求是,牆面有多大,草圖就要有多大。所以兩張巨大的草圖,迎來了畫家們的爭相觀摩。老米對人體肌肉的扭曲誇張,領時代風騷。拉菲爾看到草圖後,受到了極大震動。後來,教皇之所以非要老米繪製禮拜堂壁畫,也是因為草圖的名聲傳到了羅馬。

老米在西斯廷教堂幹活時,小他8歲的拉斐爾,就在隔壁的教皇署名室繪製壁畫。米開朗琪羅總認為拉斐爾心懷不軌,一有機會就想模仿他。據老米的朋友記述,在米開朗琪羅完成一半壁畫,並引起轟動時,拉斐爾曾經想搶下剩下的活兒,完成後半部分。這個有野心的年輕人,已然猜到,這幅壁畫會青史留名。

在拱頂壁畫完成507年後,我走進西斯廷禮拜堂時,滿腦子都是這些故事。更幸運的是,在滿堂密密匝匝的人叢裡,我居然擠到了靠牆的中間座位上,得以從容地仰面欣賞細節。

大家丨去義大利旅遊,行前必讀的6本書

西斯廷禮拜堂的天頂畫

老米在兩個籃球場面積大的天花板上,畫了400多個人物。自信和怨氣,都傾瀉於其中。他畫的雖然是上帝和聖徒、天使,但很多人都是垂頭喪氣,做著單調的日常家居瑣事。美術史家解釋說,這或許正與他在創作期間,經歷著煩惱的家族牽累有關係。

如果不是讀了這些書,我不會知道,西斯廷禮拜堂壁畫,實際是由老米領導的團隊創作的。有些人物,是他助手畫的。這位狡猾的大師,把最不起眼的位置留在開頭時畫,那時他還手藝生澀。一進門最顯眼的位置,那幅最有名的《創造亞當》,則是他最後完成的。那時他已信心滿滿,只用了一個工作日,就揮手畫下日後被視為西斯廷壁畫的Logo畫面。

大家丨去義大利旅遊,行前必讀的6本書

《創造亞當》

如果不是讀了這些書,我不會知道,米開朗琪羅並非像傳說中那樣是半躺著繪壁畫的,而是站著在腳手架上拿畫筆的。他曾寫詩說,“鬍子朝天,我感覺後腦貼到了脖子上。”

為發洩怨氣,可能也為解悶,老米甚至在上帝身邊,畫了一個男童 “將拇指夾在食指與中指之間”。這個手勢,大致相當於今人不雅地豎起中指。這個見不得光的猥褻動作,在望遠鏡與照相機誕生之前,以肉眼在地面上是看不到的。詩人但丁曾寫過這一粗鄙的動作,但敢把它在教堂裡畫下來,除了老米再無第二人。

如今,參觀西斯廷禮拜堂壁畫的,每天至少是1。4萬人。我應該是瞭解幕後故事的少數人之一。這一點,我想想就暗暗得意。這也是讀書人的虛榮吧。

關於義大利文藝復興歷史的書,系統地對照著讀,經常會有意外的八卦收穫。

比如,這些大師們都喜歡哭窮,對經濟收入都索取無度。他們並不像現代雅士們那樣,假裝視金錢如糞土。

後來寫下《君主論》的馬基雅維利,被佛羅倫薩共和國派到外地常駐,十多次申訴經費不夠,不斷哭著喊著要回家。

大家丨去義大利旅遊,行前必讀的6本書

馬基雅維利,被譽為近代政治學之父

《我的朋友馬基雅維利》記述,1506年馬基雅維利到羅馬出差。受佛羅倫薩政府委託,給他送去經費的人,竟然是米開朗琪羅!此事有馬基雅維利同事的信件為證。

有一封信說:“一筆錢已由雕塑家米開朗琪羅帶去。”

5天之後,這位同事又寫信說:“正當我以為米開朗琪羅一定已把錢帶去,他的一個僕人把錢送了回來,原因是他不去羅馬直接返回了。現在我正在想別的辦法寄錢。”

而米開朗琪羅返回的原因是,這位31歲的藝術家,為討要欠賬的事,同教皇尤利烏斯二世鬧翻了。 在《米開朗琪羅與教皇的天花板》裡,老米跟朋友寫信談到向教皇要賬的經歷:“我星期一再去,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再去……最後星期五早上,我被趕了出來,說明白點,就是要我捲鋪蓋走路。”爆脾氣的老米,就此逃離羅馬,發誓再不回來。

當然最後,教皇還是忍氣吞聲千方百計,把喜怒無常的老米弄了回來。這個教皇的脾氣,其實比米開朗琪羅還要暴躁十倍,所以他們之間衝突不斷。這是後話,情節非常曲折,大家去看書吧。否則,羅馬就不能稱之為“米開朗琪羅的羅馬”了。

大家丨去義大利旅遊,行前必讀的6本書

教皇尤利烏斯二世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和雕塑,在博物館裡看去,都嶄新如昨。特別是雪白的大理石雕像,更是五百年如一日。有了這些研究書籍的指引,這些作品變得有溫度了,大師們的家常氣息,幾乎就圍繞在身邊。

為什麼要讀書,對讀書人來說基本是個靈魂拷問。多數人回答這個問題,都很矯情。其實沒有答案。法國著名品書人夏爾·丹齊格,寫了一本書,就叫《為什麼讀書》。書裡羅列了他的76個奇葩答案,諸如,為了憎恨而讀書,為了書名而讀書,為了手淫而讀書,為了形式而讀書,為了已經讀過而讀書,為了惡習而讀書,為了發現作家未說的話而讀書……

我是個庸俗淺薄的讀者。多數情況下,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而讀書。但這一次目的很明確:就是為了機票門票的價值而讀書。畢竟我花了那麼多錢去義大利,總要物有所值不是?

TAG: 米開朗琪羅教皇老米壁畫拉斐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