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智者不爭,善者不辨

曾幾何時聽到過一句話,大致是這麼個意思:“有人的地方,就有爭辯”。少時只當是個笑話,認為這樣的看法太悲觀,後來,隨著自己漸漸長大,才發現,少時的自己還是有些個天真了。不過,就自己的成長經歷而言,相信許多朋友大抵有過類似的經歷:有一段時間,甚至說是現在,我們十分拘泥於對錯,一旦和人爭辯起來,就一定要分個勝負,並且極力證明自己是對的。

《莊子》:智者不爭,善者不辨

但是,就我們個人的立場來看,在我們認知當中百分之百理所當然的事情就一定正確嗎?有時候,我們可能會忽略,有些個事情,對我們來說是理所當然,對對方來說可能就是天方夜譚了。因為每個人的立場不一樣,這裡的立場大抵包括每個人的背景、學識、優缺點點各方面的差距。

這世界真的難以找到完全一樣的兩個人,這裡所謂的“一樣”不僅包括人本身,還包括人的經歷。所以,因為個體本身和經歷等的差別,每個人在面對同一件事情的時候,都會基於不同的立場出發,以至於,對同一件事情,往往有多種看法。而這些看法,有時候會相沖突。那麼針對同一件事的不同看法,誰的看法是對的,誰的看法是錯的呢?

《莊子》:智者不爭,善者不辨

關於這個問題,《莊子》裡面的一段話可以給出很好的解釋:

既使我與若辯矣,若勝我,我不若勝,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勝若,若不吾勝,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

莊子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我和一個人辯論,對方勝利了,我失敗了,那麼對方就一定是對的嗎?我就一定是錯的嗎?如果我勝利了,對方失敗了,我就一定是對的嗎,對方就一定是錯的嗎?或者說,我和對方都是錯的?我和對方都是對的?

《莊子》:智者不爭,善者不辨

莊子一連串的發問很有深意,實則體現了道家超越是非的觀念,中哲方面的知識不作過多發揮,這裡僅以處世智慧來作議論。也就是說,莊子想要告訴我們的是,因為每個人的立場不同,所以出現觀點對立的時候,自己認為是對的,不一定在客觀事實上就對,而對方認為是錯的,也不一定在客觀事實上就是錯。

《莊子》:智者不爭,善者不辨

或者我們舉個例子更加生動一些,愛狗之人認為吃狗肉是一種不人道的行為,要制止,而愛吃狗肉的人則覺得吃狗肉和所謂“人道不人道”沒有關係,沒必要制止。於是二者出現觀點對立。那麼,我們可以說愛狗之人的觀點就一定對?如果愛狗之人的觀點對,那麼萬物皆有生命,進食就意味著“殘害生命”,吃東西就不“人道”,那就餓死好了。如果愛吃狗肉之人的觀點對,那麼作為“人類最忠誠的朋友”,狗確實顯得就有些個可憐了。例子可能不是特別恰當,主要還是為了說明道理。

《莊子》:智者不爭,善者不辨

所以,就莊子超越對錯的是非觀來進一步推理,這個世界上,確實許多事情無法分出個善惡對錯來,有時候,善惡對錯有意義,但是更多時候,善惡對錯真的沒有意義。善惡對錯只是個結果,而許多人拘泥於對錯的結果,卻忘記深究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高喊將罪人繩之於法,期待罪人最後的悲慘下場,但是,“繩之於法”的初衷難道不是為了弄清楚罪人犯罪的原因而杜絕悲劇重演嗎?奈何,太多人拘泥於結果,而忘記深究造成該結果的原因。

《莊子》:智者不爭,善者不辨

說了這麼多,其實最想說的還是,許多時候,拘泥於是非對錯真的沒有任何意義,除了滿足自己心中“獲勝”的快感以外。而我們眼前鋪天蓋地的“善”或者說“是”,很有可能是深不見底的“惡”和“非”。所以,面對氾濫的是非觀,我們應當沉著冷靜,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要著急下結論。最重要的是,不要老是盯著“是非善惡”的決定性結局,以儘可能脫離立場的冷靜心態來分析問題的“源頭”,往往能有更大收穫。要知道,智者往往不喜與人相爭,善者更不愛與人激辨。因為爭辯除了帶來對抗情緒外,對於解決問題,確實難以起到較大幫助。

TAG: 對錯對方善惡莊子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