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12首清明節詩詞選:杜牧的一首絕句技壓群雄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於上古春祭禮俗,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傳統主題。現在的清明節已經融入了古代的寒食節(在清明節前一天或兩天)和上巳節(三月三)。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許多文人都會在清明節這一天寫詩填詞,留下了經典可以說是各大節日之首。本文就選擇其中的12首和大家共賞。

1,杜牧: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杜牧任池州刺史時,曾經過金陵杏花村飲酒。清明節是踏春的好日子,但是這一天卻下起了小雨,古人將清明節下雨稱為“潑火雨”。這是一種小雨,雖然不大,但是卻讓路更加泥濘,難以行走,使得原本舒暢的心情變得失落惆悵。此時,筆鋒一轉,杜牧開始問起哪裡有酒家,詩中的牧童隨手指向了杏花村,一幅江南杏花春雨的情景就展現在了讀者面前。

中國古代12首清明節詩詞選:杜牧的一首絕句技壓群雄

2,屈大均:壬戌清明作

朝作輕寒暮作陰,愁中不覺已春深。

落花有淚因風雨,啼鳥無情自古今。

故國江山徒夢寐,中華人物又銷沉。

龍蛇四海歸無所,寒食年年愴客心。

屈大均是明末清初的學者、詩人,為“嶺南三大家”之一。明朝滅亡後,清兵入關,屈大均從事於反清運動。1683年,康熙統一臺灣,屈大均對南明的活動徹底失望,於是選擇隱居番禺,著書講學,成為一代學者。就在這一年清明節,屈大均寫下了這一首《壬戌清明作》,表達自己對反清復明事業的失望,以及自己找不到歸宿的悲愴之感。

3,高菊卿:清明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節,是中國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凝聚著中國傳統的宗法、忠孝等道德情懷。在清明節,必須進行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但是此詩的作者正從清明節中看到了殘酷的事實,寫出了人的虛偽。最後,作者表達自己的觀點:人生在世不過百年,死後是非誰知道,不如及時行樂。詩的主題是悲觀的、頹廢的,但也是真實的。

中國古代12首清明節詩詞選:杜牧的一首絕句技壓群雄

4,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龍頭舴艋吳兒競,筍柱鞦韆遊女並。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

行雲去後遙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靜。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

古代在清明前後寫的詩詞很多,但是寫清明節熱鬧場面的卻很少。張先的《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給我們描繪一幅生動的江南的清明節踏春畫面。在詞中,吳興的男兒們競渡龍舟、女子們飄蕩鞦韆,熱鬧非常,直到暮色降臨,人們還是不願回家。到了夜晚,萬籟俱靜,張先更顯孤獨,獨自一人欣賞月色,看楊花飛舞。

5,黃庭堅:清明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人們常常將黃庭堅的這首《清明》和高菊卿的《清明》進行對比,兩者表達的意思大致相同,但是表現形式大不同。黃庭堅在詩中側重於描寫清明節時期,一邊是死寂的墓地,一邊是生機勃勃的春光,表現出了大自然不可抗拒的規律。“人乞祭餘驕妻妾”,透過齊人於璠間乞食這一典故寫了愚人的行為。“士甘焚死不公侯”透過介子推的故事表現了賢人的氣節。但是“賢愚千載知誰是”,最終都進入了墳墓之中。

中國古代12首清明節詩詞選:杜牧的一首絕句技壓群雄

6,楊徽之:寒食寄鄭起侍郎

清明時節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門。

水隔淡煙修竹寺,路經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難成醉,地迥樓高易斷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別離心緒向誰言。

楊徽之是北宋初期比較有名的詩人,他和鄭起均負詩名,同被後周宰相範質所賞識,擢任臺省之職。北宋建立之初,二人被貶為外官,於是兩人以書信往來,互訴衷曲。這首詩寫於某一年清明節,詩人出郊尋春,看到家家戶戶插柳應節,一路上風景無限,但是又遇到下雨,於是政治失意的悽黯心境即由此隱然透露。

7,李漁:清明前一日

正當離亂世,莫說豔陽天。

地冷易寒食,烽多難禁菸。

戰場花是血,驛路柳為鞭。

荒壠關山隔,憑誰寄紙錢?

1645年,清軍攻佔南京,弘光朝崩潰。此後,清軍在江南進行了許多屠殺活動,許多城池淪為了廢墟。著名的戲曲家、詩人李漁在第二年的清明節寫下了這首詩,借紀念寒食節,抒發故國之情,哀悼死國難者。此詩中,詩人以一個逃難者的眼光來描寫寒食節,一切景象都蒙上了一層陰影,氣氛悽慘,充滿了哀傷的情緒,反映了戰亂中人們顛沛流離的生活,和彷徨、哀傷的情緒。

8,韓翃:寒食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寒食是中國一個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在清明前兩天。在寒食節期間,家家禁火,只吃現成食物,故名寒食。唐朝規定在清明節到來時,皇帝會取榆柳之火賞賜近臣,表示寒食節已經結束,又在給官員提醒不要效仿介子推。唐朝後期,宦官勢力膨脹,詩人就以漢代唐,用漢代的“五侯”代表唐朝的宦官。“輕煙散入五侯家”就從側面說明宦官得到了皇帝的寵幸,權勢很大。唐朝走向滅亡的一大原因就是後期的宦官專權。

中國古代12首清明節詩詞選:杜牧的一首絕句技壓群雄

9,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

大堤欲上誰相伴,馬踏春泥半是花。

竇鞏是唐朝詩人,於公元807年登進士第,為人雅裕,名聲在外。他平時不喜歡和人說話,但是似乎有口吃,被稱為“囁嚅翁”。不過他的這首詩卻寫得別具特色。這首詩描寫了清明時節襄陽的美麗畫面:四周環水,煙水朦朧,東風吹面,楊柳依依。而最後一句“馬踏春泥半是花”可謂點睛之筆,和“踏花歸去馬蹄香”有異曲同工之妙。

中國古代12首清明節詩詞選:杜牧的一首絕句技壓群雄

10,張炎:朝中措·清明時節

清明時節雨聲譁。潮擁渡頭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戀天涯。

燕簾鶯戶,雲窗霧閣,酒醒啼鴉。折得一枝楊柳,歸來插向誰家。

1276年,元朝攻陷臨安,南宋滅亡,張炎祖父也被元兵所殺,張遭籍沒。在此國破家亡,江山易主之際,詞人無可奈何,只能夠漂泊天涯。古代有“清明插柳”的風俗。但是張炎國破家亡,漂流天涯,就算折下楊柳也無處可插,這是多麼悲哀啊。

11,韓偓:寒食夜

惻惻輕寒翦翦風,小梅飄雪杏花紅。

夜深斜搭鞦韆索,樓閣朦朧煙雨中。

這首詩表面上寫寒食節院落的場景,實際上表達了詩人懷念故人的幽思。《香奩集》記載,詩人在往歲的寒食節,曾與一位女子有過一段情緣,後來分開,詩人為此寫下過《寒食日重遊李氏園亭有懷》、《寒食夜有寄》、《偶見》等詩篇。本詩睹目思人,通篇只點染景物,不涉具體情事,境界朦朧,是典型的晚唐詩歌。

中國古代12首清明節詩詞選:杜牧的一首絕句技壓群雄

12,柳永:《木蘭花慢》

拆桐花爛熳,乍疏雨、洗清明。正豔杏燒林,緗桃繡野,芳景如屏。傾城,盡尋勝去,驟雕鞍紺幰出郊坰。風暖繁弦脆管,萬家競奏新聲。

盈盈,鬥草踏青。人豔冶,遞逢迎。向路旁往往,遺簪墮珥,珠翠縱橫。歡情,對佳麗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傾。拚卻明朝永日,畫堂一枕春酲。

柳永許多詞表現了北宋真宗、仁宗時期的繁榮局面。這首《木蘭花慢》就是展現了當時清明節時期,人們春遊的熱鬧場景,是一首典型的“承平氣象,形容曲致”之作。詞中使用了大量的鋪張渲染,為全詞帶來一種繁複之美,這正是柳永詞的特色。

歡迎關注公眾號:

文史北斗

。該公眾號致力於傳播優秀的文化,全面而深度地講解古今中外的歷史,客觀評價歷史事件和人物。

TAG: 清明節清明寒食寒食節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