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清明時節,宋朝人吃什麼?清明時節,你知道宋朝人吃什麼?

【文化】清明時節,宋朝人吃什麼?清明時節,你知道宋朝人吃什麼?

《清明上河圖》(區域性)

清明節,是漢族相沿已久的節日。

因為《清明上河圖》,說起清明,我們很自然地會想起宋朝。國學大師陳寅恪曾評價:“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那個朝代,令人憧憬和嚮往。

清明時節,宋朝人吃什麼?《東京夢華錄》上這樣記載:“(清明)節日,坊市賣稠餳、麥糕、乳酪、乳餅之類。”

餳,在古代多指的是麥芽糖。麥芽糖是以高粱、米、大麥、粟、玉米等澱粉質的糧食為原料,經發酵糖化製成的食品。在中國,麥芽糖的生產,最早可能始於殷商時期,初名飴。“周原朊朊,堇荃如飴”,說的是肥沃的岐周平原,生長的堇和荼,像飴一樣甜。西漢揚雄說:“凡飴謂之餳,自關而東陳、蔡、宋、衛之通語也。”是說在函谷關以東的中原地區,麥芽糖稱餳。

《本草綱目》上說,“按劉熙《釋名》雲,糖之清者曰飴,形怡怡然也;稠者曰餳,強硬如錫也”。因此,稠餳,就是硬度大的麥芽糖。餳的用處很大,除製作灶糖、餳餅等食品之外,還有藥用價值,入藥者稱為膠飴。

宋代文人墨客,寫食餳的詩詞數不勝數,如歐陽修的“為翁寒食少留餳”、蘇軾的“融為寒食餳”、楊萬里的“打成寒食杏花餳”、王易簡的“柳色初分,餳香未冷,正是清明百五”等。“潑火雨初晴。草色青青。傍簷垂柳賣春餳”。每逢寒食、清明前後,大街小巷響徹賣餳的聲音。“掃墓家家柳,吹餳處處簫”,賣餳時為何還要吹簫呢?這自有古意。《史記·周勃世家》記載:“(周)勃以織薄曲為生,常為人吹簫給喪事。”宋祁的“草色引開盤馬地,簫聲催暖賣餳天”,是這一場景的真實寫照。在後人的筆下,“賣餳天”成為春日豔陽天的代稱,如“春日暄,賣餳天,誰家綠楊不禁菸”“正逢說餅客,坐憶賣餳天”,足見其影響之深遠。

宋代呂希哲《歲時雜記》上說,“清明節在寒食第三日。故節物樂事皆為寒食所包”。寒食節,古時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沿襲了遠古的改火舊習。古代的寒食節,在夏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二日。這兩個節日,時間距離很近,合二為一後,清明節的小吃,也深深打上了寒食節的烙印。

寒食禁菸火,餳可以提前做好,冷著吃。何況,甜食自古至今都是人們最愛,會使人上癮,餳風靡起來,是很自然的事情。寒食節日前,家家戶戶會儲備很多食品。宋代有“寒食十八頓”和“饞婦思寒食”的俗諺,是在笑話那些吃貨,因為有餳,把這段原本該冷食的時光,當成了美食的天堂。

宋代人食餳粥,也十分盛行。“山行馬瘦春泥滑,野飯天寒餳粥香”“杯盤餳粥春風冷,池館榆錢夜雨新”“多病正愁餳粥冷,清香但愛蠟煙新”……它的身影,在宋人的詩詞歌賦中比比皆是。“粥冷春餳凍”,無論是餳還是粥餳,都是冷著吃,這是寒食節的習俗相沿。“上巳是清明,新煙帶粥餳。”這一風俗,一直綿延到明清。

其實,古人食餳粥的風俗,起源甚早。南朝時期的《荊楚歲時記》上說:“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據隋朝《玉燭寶典》記載:“在寒食日以火粳米或大麥煮粥,研杏仁為酪,以餳沃之,謂之寒食粥。”

對餳粥的製法,宋人高承《事物紀原》有更為詳細的記載:“故謂之寒食幹粥,即今之陵糕是也。世俗每至清明以麥或秫以杏酪,煮為姜粥,俟其凝冷,裁作薄葉,沃以餳。若蜜而食之,謂之陵糕。”由此可見,餳粥是一種以大麥為主要原料熬煮而成的粥,放冷待其凝固後切片調入餳糖食用。用餳粥來祭祀祖先,緣於唐代。據歐陽修《新唐書》記載,唐玄宗天寶二年,“始以九月朔薦衣於諸陵,又常以寒食薦餳粥”。

“雞毬餳粥屢開筵,談笑謳吟間管絃。一月三回寒食餳,春光應不負今年。”宋代之後,隨著寒食、清明禁火冷食之風的式微,食餳粥風俗逐漸消失。“憶昨春官共上時,杏花寒食炊餳粥”,只存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本文原載於《科技時報》(作者任崇喜),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TAG: 寒食清明寒食節麥芽糖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