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坑洞:快樂也無法填滿的空虛

帕斯卡的發現,不論是世界最早的計算機、積分學的雛形,還是對侵蝕人靈魂的癌症的診斷等,都不能輕忽看待。他手上那把解剖刀直插入流傳最廣、破壞力最大、最常見的瘤,我們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的瘤,那就是,我們為無法找到幸福而飽受煎熬,儘管幸福其實就在我們自己的內心深處。

消遣——有時候當我思考人類各種不同的激動,以及他們所面臨的種種危險與痛苦時,我發現人的不幸都來自唯一的一件事——不懂得安安靜靜地待在屋裡。

心靈坑洞:快樂也無法填滿的空虛

如此,帕斯卡把人逃逸到各式各樣的激動和自我外在事物之中的行為統稱為“消遣”。的確,在自我的內部,看不到治療空虛的明顯的解決辦法。

每個人對空虛都體驗到不同程度的苦澀。當然,我們都知道什麼是空虛。但有些人,包括帕斯卡在內,不接受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我們希望定得更遠一些,對自己有更深入的看法。年輕人經常有這樣的要求,原因有許多:還沒有被為生活打拼的忙碌所纏身,因此有更多的自由反省自我;比較自由,因為還不那麼眷戀物質事物、社會地位、生命需求。

當他們面對自我時,比較急欲發現和肯定自己的身份認同:我是誰?說穿了,他們還不需要為生存而奮鬥,還未陷入沉重的生活負擔。因為在日常作息裡,我們既沒時間也沒興趣去思考,所以青少年會比成年人作更多的思考和尋找,所以我認為年輕人熱情動人。

心靈坑洞:快樂也無法填滿的空虛

不管是哪種情況,人在面對空虛,而且是無法克服的空虛經歷時,總是不忘尋找生命的填充物。如何才能填滿空虛?立即可見的解決辦法,就是到自身以外的地方發狂地尋找。

可悲——唯一能安慰我們的可悲的,就是消遣,然而,它卻也是我們所有的可悲當中最大的可悲……但消遣讓我們開心,並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走向死亡。

比起帕斯卡的時代,今天的情況有過之而無不及,生活充滿了許許多多外在的煽動和吸引。公寓裡有收音機、電視、電腦,車庫有隨時可以上路的代步汽車,城裡有日夜通明的街道、爭奇鬥豔的櫥窗和廣告海報上宣傳的各式各樣的旅遊或奇妙器材。號稱是免費贈送,可是到頭來卻成了人們矻矻一生才能償還的債。

心靈坑洞:快樂也無法填滿的空虛

所有的一切都是吞噬我們身體、財務和精神力量的誘餌。

我們從早到晚、從晚到早地在外頭尋找,尋找能夠幫助自己從窒息得喘不過氣來的空虛中逃脫的方法。這是全世界針對寧靜、休息、內在所展開的一場大陰謀。因為,唯有在內在之中、在靜靜觀想星星(不是流星)之中,人才能塑造自己的人格。

就這樣,我們或多或少都參與其中,一切令人愉悅的膚淺慾望的刺激,盡情地撫慰著人的感官。然而任何一種歡樂,不論是感官的、心靈的、精神的,都會逐漸退卻。歡樂一經感受,立刻消失得無蹤無影,因此,需要時時不斷去更新。當我們置身於這一連串無止歇的激動、堆積、重複之中,內心的某樣東西卻從來沒有獲得滿足,它不斷在呼喊:還要,還要,我還要!

心靈坑洞:快樂也無法填滿的空虛

人的理智與感情的內戰。假如可以只有理智而沒有感情的話……假如可以只有感情而沒有理智的話……但是兩者皆有,就不能避免戰爭,因為要想與其中之一和平相處,就不能不與另一個進行戰爭。因而,人永遠是分裂的,而且是自己在反對自己。

曾經有過同樣經歷的人都知道:這不再只是青少年的苦悶,而是內在分裂所引發的深刻痛苦。

無法選擇時,只能徒勞地掙扎。就我而言,在經歷年輕時期的騷動不安時,我需要不斷地從外面尋找能夠掩蓋內心紛擾的東西。但我並未因此獲得平靜,仍舊痛苦萬分。

心靈坑洞:快樂也無法填滿的空虛

我放任自己跟著青少年的衝動走,很快地,這些衝動對我也不夠了。我希望享受更大的、即便是仍舊不知何物的歡樂。是的,當我一味地追求享受、享受、享受時,我跌到人性可悲的谷底,失去內在深處的自我!歸根結底,我所做的不過是試圖“透過刺激去得到安寧”罷了。

沒有限度地尋求享樂,同時也意味著不斷地承受歡樂的侷限。當感官和想象力愈是感到歡樂帶來的歡欣暢懷時,它的快速消退也愈容易讓人嚐到苦澀滋味。歡樂之後帶給人的是一個大坑洞,一個歡樂永遠無法填滿的空虛。

摘自:《活著,為了什麼》

心靈坑洞:快樂也無法填滿的空虛

TAG: 空虛歡樂我們可悲帕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