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積月累】這14首哲理詩詞,首首都有經典名句可以用在作文裡!

哲理詩是表現詩人的哲學觀點或事理的詩。

哲理詩內容深沉渾厚、含蓄、雋永,多將哲學的抽象哲理含蘊於鮮明的藝術形象之中。

語文君分享14首哲理詩,

每一首都說明了一個道理,積累下來可以用到作文裡哦!

01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唐·劉禹錫

【哲理】

翻覆的船隻旁仍有千千萬萬的帆船經過;枯萎樹木的前面也有萬千林木欣欣向榮。

人生沒有哪條路是白走的,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聽過的歌,流過的淚,吃過的苦,看過的風景,見過的世面,愛過的人。

這些點點滴滴拼湊起來,才成就了今天真實的你,也才讓你的人生變得更加豐滿。

02

《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其二》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鉅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宋·朱熹

【哲理】

往日舟大水淺,眾人使勁推船,也是白費力氣,而此時春水猛漲,鉅艦卻自由自在地飄行在水流中。

君子謀時而動,順勢而為。藉助客觀的事物之後,以往很難的事情也會變得簡單。

03

《登飛來峰》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宋·王安石

【哲理】

不怕層層浮雲遮擋我遠望的視線,只因為如今我站在最高層。

人不能只為眼前的利益,應該放眼大局和長遠。

04

《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宋·陸游

【哲理】

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不夠完善,要透徹地認識事物還必須親自實踐。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個既有書本知識,又有實踐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學問的人。

05

《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兩漢·曹操

【哲理】

有遠大抱負的人士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雄心不會止息。

一個人精神狀態是最重要的,不應因年暮而消沉。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積極進取精神,永遠樂觀奮發,自強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06

《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唐·王之渙

【哲理】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風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07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宋·晏殊

【哲理】

花兒總要凋落讓人無可奈何,似曾相識的春燕又要歸來。

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現,生活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

08

《論詩》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清·趙翼

【哲理】

世上人才輩出,一代新人替換舊人,新一代的崛起,就如滾滾長江,無法阻攔。

09

《晚春二首·其一》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唐·韓愈

【哲理】

春天就要逝去,花草都爭芳鬥豔想要留住春天,沒有姿色的揚花和榆莢也不示弱,好像雪花隨風飛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一個人“無才思”並不可怕,要緊的是珍惜光陰,不失時機,“春光”是不會辜負“楊花榆莢”這樣的有心人的。

10

《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

遊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

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宋·蘇軾

【哲理】

誰說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門前的溪水都還能向西邊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嘆時光的飛逝啊!

誰說人不似花,再無少年時?青春可以永駐,只要心不老,青春就永遠不會老去,老去的,只是歲月本身。

11

《絕句》

書當快意讀易盡,客有可人期不來。

世事相違每如此,好懷百歲幾回開?

宋·陳師道

【哲理】

合口味的好書,讀起來饒有興味,但往往很快就讀完了。對脾氣的朋友,談起話來很投機,非常盼望這樣的知心朋友多多前來與之交談,但偏偏不見蹤影。

世界上的事情每每是這樣,希望和現實總是發生矛盾,不如意者十居八九,一個人一生中是很難遇到幾次真正輕鬆愉快、開懷大笑的好時光。

12

《桂源鋪》

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

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

宋·楊萬里

【哲理】

小溪無法阻斷,只要有一溪在,就宜讓出一條路使它走出前村來。

時代潮流是無法阻擋的,一切違反潮流的行徑措施不但沒有用,只是製造騷亂困擾而已。

13

《文章》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粹然無疵瑕,豈復須人為?

君看古彝器,巧拙兩無施。

漢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

胡部何為者,豪竹雜哀絲。

後夔不復作,千載誰與期?

宋·陸游

【哲理】

文章本是不加人工,天然而成的,是技藝高超的人在偶然間所得到的。其實作者所說的“天成”,並不就是大自然的恩賜,而是基於長期積累起來的感性印象和深入的思考,由於偶然出發而捕捉到靈感。

靈感就是長時間的積累和瞬間的爆發,人品也是,成就亦如是。

14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宋·蘇軾

【哲理】

之所以能看見遠近高低不同的廬山,是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侷限,看到的只是它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區域性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

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擺脫主觀成見。

TAG: 哲理榆莢消逝溪水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