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水節最歡快的節奏——“光邦”鼓舞

微美芒市—芒市具有影響力的公眾號

“光邦”鼓舞是“傣那”的德宏傣族古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傣族歌舞文化的組成部分。“光邦”鼓舞主要流行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支那鄉。這朵邊陲民族文化奇葩以獨特製作特點、鼓舞形式和社會功能不斷引起人們的重視,盈江縣“光邦”文化藝術節的成功舉辦更是為“光邦”鼓舞注入了生命活力。如今,這種古老的傣族鼓舞已成為盈江乃至德宏的地方文化品牌,對推動德宏民族文化大州發展作出了有益的貢獻。關注、研究“光邦”鼓舞有著極為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潑水節最歡快的節奏——“光邦”鼓舞

根據史料記載和支那老人口碑傳說,“光邦”鼓舞源於公元五世紀前後。其時相當於中原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彼時,天下大亂,中原內地長期處於分裂狀態。世居西南邊疆的傣族也長期處於分化、融合階段,民族雛形基本形成,但還不穩定,民族內外征伐、遷徙頻繁。

相傳當年有一批傣族先民從騰衝方向遷入今盈江縣的支那壩子。那時的支那壩子還是一塊待開發的處女地,覆蓋著茂密的亞熱帶季雨林,是動植物的天堂,不時有猛獸出沒。“光邦”鼓就源於生存和抵禦猛獸的侵襲。傳說有一對傣族母子在密林中遭遇一隻印支虎,當老虎張開血盆大口要撲向孩子的緊急關頭,救子心切的母親邊聲嘶力竭哭喊求救邊順勢抓起一根木棒敲打旁邊的一棵空心老樹,擊打後的空心老樹發出的“咚咚”共鳴,正準備大口饕餮的老虎咋聽到沉悶空悠的聲音,吃了一驚,本無人性的野獸象著魔似的,反而俯首於這位有著偉大母愛的婦女面前,然後轉身逃進林中,母子倖免於難。此事一傳開,人們百思不得其解,一個空心老樹竟然有如此巨大的威力,樸實的傣族先民認為這是上天的保佑,也慶幸他們找到了最好的防衛武器。後來,人們索性找來優質木材和牛皮,製成大鼓,看見猛獸時就敲響,遇上節慶也擂響,傣語稱“光弄”(大鼓)。久而久之,這種鼓成為當地傣族宗教、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今天,其功能已擴大為傳遞資訊、報警、自娛自樂、民間節日慶祝、宗教活動等方面。然而,大而笨重的“光弄”不便於攜帶,於是人們根據“光弄”的構造原理製作了一種輕巧、便於攜帶的小鼓,鼓的兩端繫有一條綢帶,便於表演者跨於頸上。這便是沿用至今的“光邦”鼓。

潑水節最歡快的節奏——“光邦”鼓舞

其實,鼓作為打擊樂器,在中國有5000年的歷史,源於當年黃帝與蚩尤的戰爭,後逐漸被有些少數民族接受,併發揚光大,聰明的傣族先民因勢利導,利用自然界的各種材料製作鼓樂,“光邦”鼓就是其中之一。

“光邦”鼓具製作是盈江縣支那傣族寨子中的重大事件。

首先要選好砍樹的日子,得選擇在關門節到開門節期間的初一或十五的大吉日子才能進行。日子選好後,即通知全寨,參加“光邦”鼓製作的人們放下手中活計,全力以赴參加“光邦”鼓製作。人們把參加“光邦”鼓製作當作非常有榮譽的工作,自發自願,熱情認真。

砍樹那天,全寨上下沒閒人,全部都投入這項神聖莊嚴的工作。首先,全寨人集中,請寨中老人燒香祈福,然後小夥們磨刀斧,姑娘們備好酒飯,講究秩序和程式,如遇偶發事件,準備工作一律停下,另選日子制鼓。

小夥子們上山後,選擇樹身通直,疤痕少的黃心楠或攀枝花樹砍倒,因為這兩種樹木乾透後傳音效果好。砍下的大樹分段,擇其最好的樹段搬回寨中後,由召曼(寨子裡德高望重的老人)指揮著將其砍鑿為一米左右的小段,又將樹段砍鑿為圓錐形備用。鼓面得選上好的小母牛皮繃,因為小母牛皮薄且韌性好,鼓鳴效果最好。鞣製“光邦”鼓皮是小夥子們的任務。小夥子們找一塊河邊沒有石頭的草地,把曬乾的小牛皮鋪開,小夥子一個接一個的輪流上去掄槌捶打,負責製作的老人在一邊指導,直到牛皮柔軟如帛,柔軟度決定了”光邦”鼓的音質。

潑水節最歡快的節奏——“光邦”鼓舞

兩端鼓面一大一小,直徑分別為23釐米、15釐米左右。尺寸的大小也決定著“光邦”鼓的聲響。

“光邦”鼓的製作需要歷時1個月。而且各寨子的光邦藝人都是免費義務製作,只要寨子有需要製作光邦,就得丟下農活全力投入製作。對於會製作“光邦”鼓的傣家人而言,這是一種榮譽。

潑水節最歡快的節奏——“光邦”鼓舞

據說,有不少外地人來支那鄉偷師學藝製作光邦,但最後製作出來的光邦敲打出來的聲音,一聽就不是那個調。

責編:楊善多

稽核:徐青雲 賈 勇

法律顧問:雲南泰恆律師事務所 陳蘋、胡疆

TAG: 光邦製作傣族支那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