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的氣息,春的色彩,樊圻繪《春山圖》

春天帶給人的感覺是生機無限,想象一下,一群小朋友童聲合唱“春天在哪裡”,多麼歡快愜意啊。對於春天的好感,古人也有,畫家們透過畫春天的山水,描繪秀麗的風光,歌頌生命。這樣講乍一看似乎有點“上價值”了,仔細想想一點也不過分,春天就是能夠帶來這些美好的感受。春天怎麼畫,一千個畫家會有一千個想法,這幅《春山圖》是明末清初畫家樊圻對春天的理解。這幅畫中先流露出春的暖意,再釋放春的明豔,最後讓人在欣賞之中得到心靈撫慰。這就藝術作品的魅力,也是春天的魅力。春的氣息,春的色彩,最讓人迷戀。下面就跟著古代名家的畫筆,回味一下年年都要迎接的春日時光。

春的氣息,春的色彩,樊圻繪《春山圖》

樊圻 春山圖

唐代大詩人杜牧寫過江南的春天,“千里鶯啼綠映紅”,從色彩上看,春天應該是有黃色、綠色和紅色。黃色在哪裡?鶯又叫黃鳥,它是黃色的。這幅《春山圖》中沒有飛鳥,但有宣紙氧化過後的黃色,畫中沒有鳥啼,但有涓涓流水。從色彩上看,這就是春天的顏色。為了顏色看上去潤澤乾淨,樊圻在設色時費了很多心思。他使用的青綠色彩為水色,渲染後有一種近似於水彩的效果,但沒有水彩那麼通透。有質感的色彩畫出了春天的美好,還捕捉到了春天的氣息。看山頭上的翠綠苔點,那種歡快的、輕鬆的、暖暖的歡快,馬上填滿了心頭。

春的氣息,春的色彩,樊圻繪《春山圖》

樊圻 春山圖 區域性

有山有水之後還要有人遊玩才是大家印象中的春天,《春山圖》中的人到哪去了?仔細看,畫中沒有人但有一座書齋。四面通透,可以賞春景,聽流水,嗅春風。這是傳統繪畫中常用的手法,從宋代開始,畫家們形成一種共識,要畫可居可遊的山水。到了元代,畫家們又形成一種共識要畫適合隱居的山水。到了明代,畫家們開始慌了,到底要畫什麼樣的山水才能招攬眾人的目光。於是在創作時會強調各種意趣,某些意趣可以理解為“小心機”。比如明明應該有人出現的山水卻空無一人。如果非要上升到哲學高度欣賞,那也可以理解為畫家在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春的氣息,春的色彩,樊圻繪《春山圖》

樊圻 春山圖 區域性

桃花是春天的“魂”,無論在哪裡看見一樹桃花開,都會覺得好運馬上來。這樣帶有祥瑞意象的花兒一定要畫在春景山水中。畫家創作的目的是為了展示自己對藝術的理解,優秀的畫家除了要表達自己也要照顧到欣賞者的喜好。從明代中期開始,畫作的商品屬性越來越被看重,畫家要想養家餬口就要在某些方面做出妥協。畫幾樹桃花談不上妥協,還能受到大家歡迎,何樂而不為呢!這樣一來,不僅有了春天的氣息,而且有了春天的味道。

春的氣息,春的色彩,樊圻繪《春山圖》

樊圻 春山圖 區域性

樊圻是明末清初的著名畫家,他久居金陵。樊圻和龔賢年紀相仿,一同被列入“金陵八家”之中。不過二人的風格相去甚遠,古人命名畫派常常按生活地域取名,所以才會有了同為金陵畫派名家,但風格迥然不同的狀況發生。

拓展閱讀

舒緩、平淡、清新,幫你釋放負能量的山水畫,王鑑繪《溪山漁隱》

既有渾厚的氣勢,又有浪漫的情懷,陳少梅繪《山水故人莊》

近代工筆人物畫泰斗,劉凌滄作品一組

悲劇人生中的愜意瞬間,唐伯虎繪《滄浪圖》

TAG: 春天樊圻春山圖畫家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