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這座不知名的小山,竟是書法愛好者心中的聖地……

從平度城區向北出發約50裡

便可到達天柱山風景區

周圍人皆知天柱山巍峨秀麗

卻鮮少有人知道

山上還藏有很多書法界的傳世瑰寶

——

青島市首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柱山摩崖石刻

便位於此處

天柱山已經不僅僅是一座山

它還是中外書法家、書法理論家

嚮往的書法聖地

REC

平度這座不知名的小山,竟是書法愛好者心中的聖地……

天柱山摩崖石刻現存東漢的刻石一處、北朝的刻石七處,其中有三處北朝刻石被北宋金石學家趙明誠記錄在《金石錄》中。

平度這座不知名的小山,竟是書法愛好者心中的聖地……

天柱山現存的四處北魏刻石均為鄭道昭主持刊刻,最有名的當屬鄭文公碑。

平度這座不知名的小山,竟是書法愛好者心中的聖地……

鄭道昭在魏孝文帝時期曾擔任秘書監等職務,公務之餘,他亦是一位文人墨客,在中國書法史上,鄭道昭與王羲之被人稱為“南王北鄭”,書法造詣相互比肩。

平度這座不知名的小山,竟是書法愛好者心中的聖地……

宣武帝時期,鄭道昭先後出任光州(今萊州)、青州刺史,經常與幕僚們遊覽當地的名山大川,由於離天柱山比較近,他常來此次登山,並在山上鐫有多處刻石。

有一次登山時,他看到一塊極佳的天然碑狀石,想起自己的父親去世後還未立碑,便在此處為父親鐫刻了一塊功德碑,這便是著名的《魏故中書令秘書監鄭文公之碑》。

平度這座不知名的小山,竟是書法愛好者心中的聖地……

碑高3。5米,寬1。5米,碑文共20行,每行約50字,共計881字。

平度這座不知名的小山,竟是書法愛好者心中的聖地……

無心插柳柳成蔭,鄭道昭本意只是為父親歌功頌德,以表自己孝心,但因其書法技藝精湛,這塊石碑被完整儲存下來,成為後世學習魏碑不可多得的極佳範本。

平度這座不知名的小山,竟是書法愛好者心中的聖地……

鄭文公碑拓片

據天柱山文物管理所所長馬龍騰介紹,天柱山上這塊魏碑是“鄭文公上碑”,在萊州雲峰山上還有一塊“鄭文公下碑”——鄭道昭後來又在萊州雲峰山上尋得一塊極佳的石頭,便鐫刻了一塊相似的碑,內容更為翔實,共計1244字。

觀摩完鄭文公碑,繼續往上攀爬,在鞦韆口處可看到著名的《上游下息》刻石,碑面刻有:

滎陽鄭道昭上游天柱下息雲峰。

平度這座不知名的小山,竟是書法愛好者心中的聖地……

字雖不多,但筆法鏗鏘有力、勢如破竹,即使在今天看來,字跡依舊清晰,恍若昨天剛鐫刻完成的作品。

平度這座不知名的小山,竟是書法愛好者心中的聖地……

《上游下息》拓片

刻石《此天柱之山》雖然是魏碑書法,但字型卻有著濃厚的隸書韻味,筆畫散淡,有閒鷗野鶴之致。

平度這座不知名的小山,竟是書法愛好者心中的聖地……

平度這座不知名的小山,竟是書法愛好者心中的聖地……

此天柱之山

》拓片

山頂的刻石《東堪石室銘》主要鐫刻了當時天柱山的優美風景,把天柱山描繪得如夢如幻、令人神往。

平度這座不知名的小山,竟是書法愛好者心中的聖地……

《東堪石室銘》因所處位置地勢險峻,在未修建登山樓梯時,鮮少有人參觀,故儲存得很完整,其拓片也比較少,顯得彌足珍貴。

平度這座不知名的小山,竟是書法愛好者心中的聖地……

《東堪石室銘》

拓片

北魏書法上承秦篆漢隸,下啟隋唐正楷,若沒有北魏書法奠定的基礎,很難有後來唐楷的輝煌,這也足以看出天柱山魏碑的重要性。

平度這座不知名的小山,竟是書法愛好者心中的聖地……

天柱山摩崖石刻是中國文物史上的瑰寶,是中國書法史上的煌煌鉅製。天柱山文物管理所所長馬龍騰透露,下一步,他們將加大保護力度,繼續研究天柱山摩崖石刻、傳承天柱山摩崖石刻,讓更多中外遊客可以一睹它的風采,使天柱山成為中外書法家、書法理論家學習研究書法藝術的自然聖地。

平度這座不知名的小山,竟是書法愛好者心中的聖地……

TAG: 天柱山鄭道昭刻石鄭文公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