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額黃妝”引爭議 歷代女子妝容不完全解析

近日,迪士尼釋出了劉亦菲版電影《花木蘭》的預告片,花木蘭臉上紅一片、黃一片的“額黃妝”引發網友熱議。愛美是人的天性,女子化妝更是由來已久。諸如“頭上倭墮髻”“對鏡貼花黃”“懶起畫蛾眉”等詩句至今都是研究古代女子妝容的參考史料。今天,青年君跟大家一起穿越時光,瞭解古代女子妝容的演變歷史。

先秦

花木蘭“額黃妝”引爭議 歷代女子妝容不完全解析

先秦時期,女子面部裝飾以粉和黛為主要色彩,即用白粉敷面,用青墨顏料畫眉,不盛行臉上抹紅。

先秦女子用的粉就是用糧食做成的米粉,米要選用梁米或粟米,將米磨成細粉沉於涼水中發酵腐爛,再洗去酸氣,然後用一個圓形的粉缽盛米汁,使其沉澱,製成一種潔白粉膩的“粉塊”,最後放在太陽下曝曬,曬乾後的粉末即用來敷面。在戰國時,還沒有特定畫眉的材料,女人們都用燒焦的柳枝畫眉。《楚辭》雲,“粉白黛黑,唇施芳澤。”這說明在先秦婦女已開始用芬芳光亮的顏料來美化嘴唇。

漢朝

花木蘭“額黃妝”引爭議 歷代女子妝容不完全解析

漢朝前期,女子的妝容總體相對簡潔。在唇妝上,基本使用上小下大近乎三角形的桃心唇妝,這種唇妝一直流行到了唐朝。髮型上女子都喜愛將兩邊髮髻留一束到耳。胭脂顏色比較淺,範圍也不寬。

漢代是我國眉妝史上的第一個高峰期,這一時期出現了長眉、遠山眉、八字眉、驚翠眉、愁眉、廣眉等諸多分類。司馬相如的妻子卓文君,引領了“遠山眉”之風。《西京雜記》說她“眉如遠山,時人效之,畫遠山眉”。

南北朝

花木蘭“額黃妝”引爭議 歷代女子妝容不完全解析

南北朝時期,最有特色的要數額黃妝了。“眉心濃黛直點,額色輕黃細安”,一些婦女從佛像上受到了啟發,也將自己的額頭塗抹成了黃色,這就是額黃妝的由來。如果是用黃色的紙片或者其他的薄片剪成花的樣子,黏貼在額頭上,就成為“花黃”,這是當時婦女比較時髦的裝飾。花木蘭從軍歸來後,“對鏡貼花黃”說的就是這種妝容。

所以別吐槽劉亦菲的花木蘭妝容啦!這套“花木蘭相親妝”還原了魏晉南北朝女子的時尚妝容,迪士尼還是做了不少歷史功課呢!

花木蘭“額黃妝”引爭議 歷代女子妝容不完全解析

曉霞妝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比較著名的一種化妝方法。這種化妝方法從魏文帝的宮中傳出。據說,深受魏文帝寵愛的宮女薛夜來有一天晚上去見文帝,文帝正在燈下看書,書桌前面放了一張透明的水晶屏風。薛夜來進來時,一下子撞在屏風上,臉頰紅腫了一片,好像將要散盡的紅霞。宮女們發現臉頰上殷紅一片非常好看,就用胭脂在臉上畫畫,還起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曉霞妝。

花木蘭“額黃妝”引爭議 歷代女子妝容不完全解析

“壽陽落梅妝”也是這一時期盛行的妝容。故事的主角是南朝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傳說她在正月初七那一天,躺在殿簷下睡著了,由於睡得太熟,梅花的花瓣落在她的額頭上也沒有被發現。醒來後,公主發現額頭上留下了五朵梅花的印記,怎麼都無法擦掉。宮女們非常吃驚紛紛跑來觀看,覺得十分漂亮,於是都開始模仿,還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壽陽落梅妝”。

唐朝

花木蘭“額黃妝”引爭議 歷代女子妝容不完全解析

唐朝妝容最大特色就是面部一定要化白麵妝。唐玄宗時期更是百花齊放,光是眉形便有十多種,鴛鴦眉、小山眉、五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眉、分梢眉……

花木蘭“額黃妝”引爭議 歷代女子妝容不完全解析

李商隱《無題》詩:“八歲偷造鏡,長眉已能畫”,可見畫眉在唐朝是多麼流行。唐玄宗時期還流行在額頭畫花,用金箔貼上,整個妝容配上當代的髮髻顯得華貴豔麗。

花木蘭“額黃妝”引爭議 歷代女子妝容不完全解析

唐代民風開放,因此唐女子妝容多有變化,僅晚唐時期三十多年時間裡,唇式就出現了17種之多。酒暈妝、桃花妝、飛霞妝等流行的妝容也融入了外來文化的特色。

盛唐時期,流行把眉毛畫得闊而短,形如桂葉或蛾翅。元稹詩云“莫畫長眉畫短眉”,李賀詩中也說“新桂如蛾眉”。

花木蘭“額黃妝”引爭議 歷代女子妝容不完全解析

宋朝

宋代受程朱理學的影響,審美偏清秀質樸,所以宋朝的女子妝容極為素潔。但是唐朝盛行的遠山黛在宋朝依舊十分受捧。宋朝妝容強調自然膚色及提升氣質。明、清的“裸妝”都是從宋代承襲的。胭脂只是略施一點,唇妝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再是桃心唇,而是比較豐滿圓潤的唇形,以淺色為主。

花木蘭“額黃妝”引爭議 歷代女子妝容不完全解析

儘管宋代妝容大走簡約風,但精緻和高階感一樣沒落下,宋代皇后率先用珍珠作為面靨。面靨是古代婦女面部的妝飾,除了貴婦才用得起的珍珠,平民一般用金箔片、螺鈿殼、花草、榆錢等剪製成的各種花朵形狀。

花木蘭“額黃妝”引爭議 歷代女子妝容不完全解析

此外,“倒暈眉”在宋朝盛行於宮中,是一種畫成寬闊月形的眉式,在一端由淺入深,逐漸向外暈染,直至黛色消失。這種眉式在宋人所繪的《歷代帝后像》中表現得十分明顯。

明朝

明代女子著妝以明亮為主,豔麗色彩盛行,與清代相差最大的是明女臉頰色彩偏亮,唇色自然。整體而言,明妝是最接近現代審美觀的。明朝眉形開始有了一些變化,不像宋朝和唐朝那般有弧度,更自然,眉尾偏長。

花木蘭“額黃妝”引爭議 歷代女子妝容不完全解析

這時候的唇色和化法,都比較接近於現代,唇邊乾淨線條柔和。為了讓五官更加立體,手法上流行“三白法”,即在額、鼻和下顎三個部分暈上誇張的白粉,表現面部層次。

花木蘭“額黃妝”引爭議 歷代女子妝容不完全解析

清朝

清朝時期女子妝容以含蓄內斂為美,總體上來說以素雅簡約為主,眉毛纖細,部分有身份的女子眉心會畫得高挑一些,眼妝清淡柔和,胭脂多用粉色系,這樣看起來更少女。當時女子的眉毛均為眉頭高、眉尾低的形態,形狀纖細修長如柳葉,彎似新月,襯托出女性清秀柔美的姿態。

花木蘭“額黃妝”引爭議 歷代女子妝容不完全解析

《延禧攻略》剛開播時,網友紛紛吐槽娘娘們的“咬唇妝”,編劇出面闢謠:“咬唇妝”有歷史出處,是參照清朝女子妝容圖鑑畫出的“點絳唇”。

花木蘭“額黃妝”引爭議 歷代女子妝容不完全解析

清朝女子的唇妝追求的是一種小而薄的感覺。嘴唇都是上唇幾乎不塗,下唇只塗抹內唇部分,從中間向兩邊減淡, 第一眼看上去有點像現在特別流行的“咬唇妝”。

花木蘭“額黃妝”引爭議 歷代女子妝容不完全解析

秦漢的質樸清純、唐代的雍容華貴、

宋代的清新淡雅、清代的簡約柔順,

古代女子妝容的變化反映了古人審美情趣的變遷,

也讓我們從一個側面看到了古典東方之美的傳承與演化。

最後,青年君提醒大家,不論時代如何發展,化妝技術如何演變,

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祝願每位看完這篇推送的“星青年”,一直美美噠!

TAG: 妝容女子花木蘭遠山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