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鏡銅鏡告訴我,我美嗎?

極目新聞記者 徐穎

通訊員 丁燕 張洪林

美女都愛照鏡子。極目新聞記者在武漢博物館看到了一批女性主題文物,看看古代女子的生活用具、釵鐶首飾,美不勝收,而四千多年的鏡子,更是美出了新高度。

武漢博物館的一項特色收藏是銅鏡,很多人在展廳看到這些展出的銅鏡會好奇:這是怎麼樣照鏡子的呢?其實,展廳展出的是銅鏡的背面,因為背面有重要的花紋或者銘文,具有歷史價值;而古人使用的,通常是光滑的另一面。

據武漢博物館資訊部主任介紹,銅鏡最早產生於四千多年前的齊家文化,也就是現在的甘肅廣河齊家坪附近。它是古人特別是古代婦女照面飾容的常用生活用具。絕大多數銅鏡是圓形的,照人的一面磨光發亮,背面大多鑄有文字或花紋,中間飾有銅鈕,用來穿線便於懸掛。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以詩入鏡,難得一見,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

銅鏡銅鏡告訴我,我美嗎?

東漢魯詩銘文重列神獸青銅鏡

此銅鏡的主題紋飾是浮雕神獸,鏡緣有一圈隸書銘文。武漢博物館資訊部主任介紹,我國著名金石學家羅福頤考證,“銘文為失傳多年的魯詩,以詩入鏡,平生僅此一見”。《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秦始皇焚書時,焚燬了包括《詩經》在內的所有儒家典籍,只是由學者們口頭傳誦,使其得以流傳下來。自漢代被譽為儒學的經典以來,歷朝歷代對《詩經》的解釋和研究不曾停止過。漢初傳授《詩經》的共有“齊、魯、韓、毛”四個學派,經東漢至魏晉,《齊詩》《魯詩》《毛詩》逐漸衰微,至南宋時已全部失傳,只有《毛詩》在民間廣泛流傳下來。而此鏡因其上銘文內容,證實了已失傳的《魯詩》的存在而顯得彌足珍貴,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鏡上銘文表白了真摯的愛情

銅鏡銅鏡告訴我,我美嗎?

唐真子飛霜鏡

飛霜,一見二字,讓人不禁翩翩浮想。此鏡直徑13。2cm,八出葵花形,內切圓形,龜鈕。鈕上方飾方枚,內有銘文“真子飛霜”,其上雲山日出紋,下方飾池水山石,自池中生出一支蓮葉,即為鈕座。左側一人峨冠博帶,坐而撫琴,前設幾,几上有筆墨,後依竹林。右側一鳳,棲於石上,鳳上方飾六瓣花兩支。外區為銘文一週,讀為:“鳳凰雙鏡南金裝,陰陽各為配,日月恆相會,白玉芙蓉匣,翠羽瓊瑤帶,同心人,心相親,照心照膽保千春。”鏡銘文之意為誇讚銅鏡鑄造精美,同時表白了真摯的愛情。鏡面內容為“敲竹喚龜,鼓琴招鳳”,乃仙人之學。古人以此圖案表達永葆青春,容顏不老的美好願望。

出土於黃陂的這套元代金飾品,工藝精湛

銅鏡銅鏡告訴我,我美嗎?

元代金飾品

武漢博物館所藏的這一組璀璨珍奇的金飾,出土於武漢市黃陂區周家田元代韓門蕭氏淑真二小娘之墓,共7件,均為女性所用的金飾品。其中金螭虎釵2件,金瓜頭簪1件,金穿松石滿池嬌荷葉簪1件,金累絲蓮塘小景耳環2件,金雙龍戲珠櫛背1件。

據武漢博物館資訊部主任介紹,元代金器在全國出土甚少,而這套周家田元墓出土的金髮飾,運用了掐絲、錘揲、累絲、鑲嵌等多種複雜技法,製作精巧,工藝精湛,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其中,金瓜頭簪,簪首造型如瓜,正中央一朵凸起瓜花盛開,另有三朵小花圍繞在此花周圍,花朵簇擁之上為瓜,瓜稜的凸起處以曲曲彎彎的虛線細鏨筋脈,下凹處以錐點紋加強明暗對比。雖非工筆設色,卻以錘鏨之工刻畫微至,很有院畫小品的寫生之趣。

再看金穿松石滿池嬌荷葉簪,以一塊綠松石雕刻成一片荷葉,一對以金片錘揲兩相扣合的鴛鴦用細金絲穿系在荷葉上,一幅蓮池美景躍然其上。再看看金累絲蓮塘小景耳環,在細若髮絲的金絲上焊接比芝麻粒還小的金珠,其精細程度真是令人歎為觀止。

銅鏡銅鏡告訴我,我美嗎?

金螭虎釵釵首

銅鏡銅鏡告訴我,我美嗎?

金瓜頭簪

銅鏡銅鏡告訴我,我美嗎?

金穿松石滿池嬌荷葉簪

銅鏡銅鏡告訴我,我美嗎?

金累絲蓮塘小景耳環

TAG: 銘文銅鏡魯詩荷葉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