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 細水涓流

中西之間的地理通道如何塑造世界格局和文明走向?《絲綢之路大歷史》是一部中國視角下、中國人眼中的絲路興衰史,作者從中國出發抵達世界,從歷史著眼預見未來。

雲南人的地方認同,是大一統帝國的發明。從古滇國、南詔國、大理國,再到雲南省,雲南曾經主導東南亞的全球貿易中心,為何最終被中華帝國統合,而淪為邊疆省份?一部雲南二千年史,何以見證中國的民族建構?讀過《流動的疆域》一書,這些疑問或許都可以明朗起來。

20世紀80年代被視為文化“新啟蒙”的歷史時期。這個時期形成的文學觀念、知識體制與思維框架構成了近四十年來的新主流文化,也是人們理解當代中國乃至整個20世紀的基本認知裝置。《“新啟蒙”知識檔案:80年代中國文化研究(第2版)》希望在批判性地反思歷史的基礎上,重新描畫80年代文化地圖,以作為推進現實思考的參照。

在黃麗群的短篇小說集《海邊的房間》中,更為瑣碎的生活,正拼湊出屬於個人和一個個小家庭的發展蹤跡。

大江大河或細水涓流,塑造著一段段歷史。在文字的疆域,這些歷史化作好讀的書。

大江大河 細水涓流

《東京夢華錄》

北宋是中國歷史上極其富庶、開放、先進的朝代,在經濟、文化、思想上都達到了一定高度。要想了解中國宋代都市文明,便不可繞過《東京夢華錄》(東京即北宋都城,也稱為汴京,今河南開封)。

“八荒爭湊,萬國鹹通。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會寰區之異味,悉在庖廚。花光滿路,何限春遊;簫鼓喧空,幾家夜宴。”這段描述便選自《東京夢華錄》作者序。北宋滅亡後,在汴京生活二十餘年的北宋遺老孟元老回憶起汴京生活,“節物風流,人情和美”,恐時間日久,後世說之失於事實,於是,梳理記憶中的汴京風貌和百姓生活書寫成《東京夢華錄》,以期後世之人“開卷得睹當時之盛”。

《東京夢華錄》可謂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圖》。畫上所畫與書中所寫,都是北宋都城汴京的都市風貌和百姓生活。一書一畫,可以說對後世可直觀地瞭解北宋都城盛況提供了第一手資料。本版特別用了《清明上河圖》細節圖做插圖,並附有《清明上河圖》全圖等56幅傳世宋畫,全綵插圖,圖文結合,以期儘可能地對後世窺見彼時風貌開啟一個可供想象的視窗。

《東京夢華錄》成書於1147年,1187年初次出版流傳於世,是北宋遺老孟元老追述宋徽宗崇寧到宣和年間,北宋都城東京的筆記體著作。三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東京夢華錄》全書共十卷,翔實地描繪了東京上至貴族、下及百姓的生活全景和都市風貌,涵蓋城市佈局、河道街巷、店鋪攤肆、飲食起居、吃喝玩樂、歲時物貨、典章制度、風俗禮儀等,事無鉅細,無所不包,是迄今唯一一部全面記載北宋汴京的浮世繪和風情畫,與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相得益彰,堪稱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圖》,對後世研究宋代城市佈局、建築、交通、百業、民俗、貨物、飲食、歲時、地理乃至氣象等,都有很高的價值。本版全四色印刷,附完整版《清明上河圖》,56幅傳世宋畫,66幅《清明上河圖》細節圖隨文註解,兼註釋、譯文,重難點字注音,以明弘治本為底本,參考元刻本、明代嘉靖本、鄧之誠版本等諸多版本勘校,以及宋代相關文獻,核查勘誤,查漏補缺。

此版本附李合群老師繪製的《汴京城市佈局圖》,並結合內容配以56幅傳世宋畫:《清明上河圖》《文會圖》《千里江山圖》《冬日嬰戲圖》《花籃圖》《群魚戲瓣圖卷》《五馬圖》《歌樂圖》《骷髏幻戲圖》《瑞鶴圖》《貨郎圖》《蠶織圖》《妝靚仕女圖》《春宴圖卷》《溪山春曉圖》等等。在圖文結合中,重遊宋代文明。全書體例豐富:原文,註釋,譯文,插畫,重難點字注音,譯者化身導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帶讀者瀏覽汴京並瞭解汴京人民的吃喝玩樂、風俗禮儀、娛樂慶典等。

陳寅恪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世界著名經濟學家岡德·弗蘭克亦說:“11世紀和12世紀的宋代,中國無疑是世界上經濟最先進的地區。”北宋是中國歷史上極其富庶、開放、先進的朝代,在經濟、文化、思想上均達到一定高度。要了解中國古代文明,北宋是不可繞過的朝代。一部接地氣的汴京回憶錄,囊括正史難以兼顧的百姓生活細節。

《絲綢之路大歷史》

自張騫鑿空西域開始,歷朝歷代都有層出不窮的使者、僧侶、商人懷著不同的使命和目的,從中國出發,一路向西探索中土以外更廣闊的世界,他們帶回來的物質和思想,也深刻影響了中國人的生活世界。絲綢之路由此誕生。絲綢之路不僅是歷史上的征服之路、信仰之路、貿易之路和帝國之路,在當下全新的時代背景下,也是決定著人類文明走向的未來之路。

《絲綢之路大歷史》一書是作家郭建龍2021年新近出版的著作,一部古代中國與西方世界兩千年的文明交流史,也是一部中國視角下的絲綢之路形成、興盛、演變和衰弱的宏大歷史。作者透過細緻入微的史料挖掘,以生動通俗的文字,還原了絲綢之路上重要的外交家、僧人、探險家等的傳奇經歷。

值得一提的是,這雖是一部中國視角下的絲路興衰史,著重挖掘中國傳世史料中的傳奇故事,從中國出發展現中國在絲路歷史上產生的影響和作用,但也廣泛涉及了中西之間縱橫交錯的地理通道如何塑造歷史上的世界格局的問題,由表入裡呈現絲綢之路上的地緣政治、信仰傳播、商貿往來和文明碰撞。歐亞大陸的地理構造塑造了中西之間地理通道的路線和走向,一定意義上也決定著沿途國家的歷史命運和文明底色。

有這番見解的郭建龍是一位自由作家,社會觀察家,曾任《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已出版社科歷史暢銷書《汴京之圍》、“帝國密碼三部曲”《中央帝國的財政密碼》《中央帝國的哲學密碼》《中央帝國的軍事密碼》;歷史遊記《穿越非洲兩百年》《穿越百年中東》;小說《告別香巴拉》;文化遊記“亞洲三部曲”《印度,漂浮的次大陸》《三千佛塔煙雲下》《騎車去元朝》等。

大江大河 細水涓流

《絲綢之路大歷史》書影

《流動的疆域》

雲南自古以來就是部落林立、政權更迭的獨立區域,一直要到十四世紀才正式被蒙古帝國征服,此後歷經明清兩代,成為中國的邊疆省份直到今日。雲南這一省級行政區是元帝國的發明,在此政治空間之下,本地原住民與漢人移民逐漸融合,服膺於帝國秩序,並透過科舉制度與儒家文化,逐漸催生了“雲南人”這個大一統王朝臣民的身份認同。因此,雲南人不是獨立的想象,而是臣民的想象。從明代開始,雲南在政治和文化上成為中華王朝的重要部分。所謂的“雲南人”,同時也成為“中國人”的具體表述。

《流動的疆域》一書中,作者楊斌從雲南的形成為思索的起始,思考中國民族主義的建構本質。從全球交流的視野來看,雲南絕不是封閉落後、尚待開化的蠻荒之地,而是一個位處西南絲綢之路上,貿易頻繁、文化多元的開放地區。雲南的傳統國際貿易網路,不但可直接通往東南亞、南亞及印度洋,甚至遠及中亞與非洲。縱使被蒙古帝國征服後,雲南仍然維持其國際貿易的核心要角長達數百年之久。雲南文化深深受到各種國際因素的影響,帶有鮮明的異國特色。

本書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便是分析雲南如何使用貝幣—來自馬爾地夫島出產的海貝、西南絲路與印度洋貿易的主要媒介—從上古一直持續到十七世紀。在歐洲勢力進入印度洋後,歐洲通貨逐漸取代了貝幣的使用,最終造成雲南經濟的崩潰,並轉向以中國主導的大陸貿易體系。因此,雲南最終被併入中國,不能單獨從中國史的角度來解釋,而必須進一步思考世界史的關鍵影響,才能理解其中的結構性因素。同時,中國從傳統的帝國逐漸轉型為現代民族國家,也不只是王朝更迭的內部變化,更受到世界格局變化的外部影響。

此書作者楊斌在中國出生,後成為美國東北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西泠印社社員,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現任澳門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論文《Between Winds and Clouds: The Making of Yunnan(Second Century BCE to Twentieth Century CE)》於2004年獲得美國曆史學會主辦之古騰堡電子出版獎(The Gutenberg-e prize),於2008年出版,最終在2021年以《流動的疆域:全球視野下的雲南與中國》的書名出版了中文版。

《“新啟蒙”知識檔案:80年代中國文化研究(第2版)》

《“新啟蒙”知識檔案:80年代中國文化研究(第2版)》中主要探討六個重要思潮,包括人道主義思潮、現代主義文學思潮、尋根思潮、文化熱、純文學實踐、“重寫文學史”思潮。這種考察採取了知識社會學的研究方法,融入跨學科視野,以文學文字為主,擴大到美學、哲學、理論、歷史研究等領域,力圖把80年代思潮作為具有“共振性”的文化場域來加以把握;也努力把中國問題放在全球視野中展開討論,從一種更具想象力的整體性歷史視野中揭示出80年代中國文化實踐的不同面向,及其與中國當下文化現實之間的關聯。

作者賀桂梅是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200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同年留校任教,2012年曾在日本神戶大學擔任特任準教授。賀桂梅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研究,同時進行當代中國思想史研究、現狀文化批評與20世紀中國女性文學研究,出版著述除《“新啟蒙”知識檔案:80年代中國文化研究》,還有《轉折的時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女性文學與性別政治的變遷》《思想中國—批判的當代視野》《趙樹理文學與鄉土中國現代性》《書寫“中國氣派”—當代文學與民族形式建構》等。

《大分流》

《大分流》是費正清獎得主、加州學派代表人物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的經典代表作,此書暢銷20年而不衰。全新中文譯本近期出版。

在這本書中,基於大量的材料,彭慕蘭考察了舊世界歐亞兩洲各個主要國家及其核心地區經濟發展,探討了一系列影響現代世界經濟形成的關鍵問題:為什麼英格蘭沒有成為江南?為什麼中國和歐洲走上了不同道路?

在彭慕蘭看來,1750年,英格蘭和中國的經濟核心區,在人均預期壽命、農產品市場、勞動體系、土地利用、資本的積累和技術等方面非常相似。中國和日本核心地區的生態環境也並不比西歐差,整個18世紀舊世界的核心地區都面臨著土地密集型產品的區域性短缺。東西方走在大體相近的經濟發展道路上,西方並無明顯優勢。

歐洲在19世紀與舊大陸的分道揚鑣,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歐洲在煤炭資源方面享有地利,煤炭替代了木材,有利於能源密集型產業的增長。同時,由於跨大西洋貿易的展開,新世界(美洲)比任何亞洲周邊地區都更能為歐洲提供發展所需的初級產品。大量輸入的外部資源使西北歐克服了自身的生態限制,人口急劇增長,製造業進一步專業化。煤炭、新世界和全球形勢相結合,共同讓歐洲沿著資源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和節省勞動力的道路往前走。與此同時,亞洲的經濟發展卻陷入停滯。東亞經濟核心地區被迫走上了勞動密集型、資源節約型的道路。進入21世紀以後,500年前大分流開創的世界經濟是否已經終結?彭慕蘭在書中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作為著名歷史學家,彭慕蘭有著堅實的求學經歷,他1988年於耶魯大學獲博士學位,師從史景遷,現任美國芝加哥大學歷史系教授,代表作除了《大分流》,還有《腹地的構建—華北內地的國家、社會和經濟(1853~1937年)》(獲1994年費正清獎)、《貿易打造的世界:1400年至今的社會、文化與世界經濟》等。

大江大河 細水涓流

《大分流》書影

《海邊的房間》

臺灣新生代小說家黃麗群代表作《海邊的房間》,近期首次出版了簡體版。這本短篇小說集《海邊的房間》曾榮獲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等華文獎項,同名小說改編影片入選金馬影展。此次首次推出的簡體版由作者親選篇目,新增3篇新作,全書彙集其二十餘年寫作生涯的結晶。

在臺灣,黃麗群擁有眾多讀者,這不僅僅是因為她在五年之內囊括全島四次三大報文學獎,更因為她筆尖下的跌宕人生:老公寓裡的棄女和養父,鄉間卜算師與患病的兒子,夢遊的宅男,中年獨居女人和三花貓……書中有十二個壞掉的人,參與十二個好故事,語言典雅細密,故事精巧佈局。作者將故事還原為故事本身,演給讀者看一套悲喜大戲,一個城市畸愛者的幽冷世界。正如她自己所說,“我寫了各種不美的,零星的,凋的,毀的,那些我總是不可剋制而一再撫摸的人生小瑕疵。一個人如果在社會上找不到自己舒適的位置,就必須自欺,自欺久了就會壞掉。”無常往往最平常,這些文字能輕易撥動平凡市井裡的人心與天機,撫慰讀者日常的困頓與孤獨。

黃麗群還著有散文集《背後歌》《感覺有點奢侈的事》等。

TAG: 中國雲南汴京文化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