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句詩都有典故,李商隱的詩為什麼晦澀難懂?比如《錦瑟》

說起詩詞裡的典故,你會想起什麼?

我大機率會頭疼,歷史典籍中、神話傳說中那些莫名其妙的故事,誰記得住那麼多啊,可偏偏詩人就愛把這些故事寫進詩中,特別是李商隱和辛棄疾這兩位大佬,都不能說是在詩中用典,而是用典來作詩了,前者一首《錦瑟》,後者一首《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一句一典,堪稱用典狂魔。

那麼問題來了,

詩人為什麼愛用典故,用典又是怎麼興起的呢?

每句詩都有典故,李商隱的詩為什麼晦澀難懂?比如《錦瑟》

典故的興起

在詩詞創作中用典故,並非是一開始就流行的,像早期那些五言古詩,句法就很接近於散文,就這麼平鋪直敘下來,比如《古詩十九首》這首: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複道,努力加餐飯。

這首詩的句法近乎散文,直接讀下來就很容易理解,胡馬、越鳥這種也只是較為生僻的詞語,不算典故,簡單查一下詞典就很好理解。

每句詩都有典故,李商隱的詩為什麼晦澀難懂?比如《錦瑟》

但是到了唐朝,近體詩(格律詩)開始發展,古體詩那種近乎散文的句法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了,因為律詩既要講究聲調,又要講究韻律,還要講究對偶,在不破壞格律的基礎上,還要用四句八句,甚至一句一聯,來表達出整段思想感情。

詩人就必須要把句法精煉,用越少的字數來表達越多的意思,同時聲調、韻律也不能被打破,字數少了要做對偶、找對子也相對容易啦。

所以唐朝之後,用典就越來越流行了。(當然,這絕不是說唐朝之前就不用典故)

每句詩都有典故,李商隱的詩為什麼晦澀難懂?比如《錦瑟》

用典的方法

用典還有許多講究,不是說你隨便想起個故事丟進詩裡就行了。詩人搞創作,這是個技術活兒,用典故,要用得巧妙、用得恰如其分。

有時候可以直截了當地說某某事兒,但你知道,詩人這玩意兒通常都有點矯情的毛病,今兒失戀崩潰啦、明兒懷才不遇啦,一肚子牢騷要發洩,但不能直接說出來,丟份兒,也需要用典故來委婉地表達。

所以用典也就分為明用和暗用。

每句詩都有典故,李商隱的詩為什麼晦澀難懂?比如《錦瑟》

明用很簡單,比如李賀《雁門太守行》尾聯說“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就用了燕昭王築黃金臺招納賢士的典故,很容易理解。

暗用就扯犢子了,這方面李商隱是個中好手,他不光用典,而且還逐句用典,很多人都愛讀李商隱,這位老哥詩風綺麗迷濛,一讀就給人無限浪漫的遐想,但是呢,你讀不懂,比如說《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這首詩頗受歡迎,也基本算是逐句用典了,看起來很簡單,莊生夢蝶、杜鵑啼血、滄海珠淚、良玉生煙,這些玩意兒有誰不懂啊。但是,李商隱的詩就有這麼個特點,哪怕逐字逐句給你講清楚了這些典故的來歷和含義,你還是很難理解詩的本意。

每句詩都有典故,李商隱的詩為什麼晦澀難懂?比如《錦瑟》

這首《錦瑟》到底寫什麼,無數專家、學者、批評家隔空撕了1000年,還沒有個定論,有說是寫悼亡的、有說是寫愛情的、有說是自傷的、有說這就是一首辭藻華麗的豔情詩……而且各有各的理由。

這就是因為李商隱這傢伙啊,他詩中所用的典故,有時候根本就不是這個典故本身的意思,常常還隱藏著他自己的意圖,到底是什麼意圖呢,誰也不是他肚子裡的蛔蟲,他也沒說給自己的詩寫個注,所以只能去猜咯。

可謂是典中典。

每句詩都有典故,李商隱的詩為什麼晦澀難懂?比如《錦瑟》

小結

好啦,詩詞中的典故就說到這裡,總結一下:

詩詞中用典故,是因為唐朝近體詩興起,為了配合聲調、韻律、對仗等格律要求,而逐漸流行起來,唐朝以前(甚至初唐)的詩也有典故,但很少,直到中晚唐,以李商隱等人為代表,開始每首詩都用典,甚至逐句用典。

每句詩都有典故,李商隱的詩為什麼晦澀難懂?比如《錦瑟》

詩中用典,分為明用和暗用,明用就是用典故本身的含義,起到一個比興的作用,而暗用除了典故本身的含義,往往還隱藏著作者更深的意圖。

最後在稍帶提一嘴,除了明用還暗用,還有正用、反用、借用等用典手法,但是都包含在明和暗這兩種裡面,只能具體的詩具體解釋,這裡就不舉例了。

每句詩都有典故,李商隱的詩為什麼晦澀難懂?比如《錦瑟》

每句詩都有典故,李商隱的詩為什麼晦澀難懂?比如《錦瑟》

TAG: 用典典故李商隱明用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