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過櫻花第幾橋——關於餘濟民書法的實踐與思考

踏過櫻花第幾橋——關於餘濟民書法的實踐與思考

踏過櫻花第幾橋——關於餘濟民書法的實踐與思考

——關於餘濟民書法的實踐與思考

胡楓

踏過櫻花第幾橋——關於餘濟民書法的實踐與思考

·踏過櫻花第幾橋 ·

意識是一種直覺的體現。

事物以“在存在”的形式客觀存在,並透過意識這個主觀形式表達出來。黃庭堅句: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無一動詞,意識的“忽忽流動”躍然紙上,迸發於眼前。

書法是意識的流動。蔡邕明確指出書法的抒情特性:“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後書之。”這表明蔡邕已認識到書法應該是一種寄託情感的表達。蔡邕還強調書法創作的自由虛靜狀態:“夫書,先默坐靜思,隨意所適,言不出口,氣不盈息,沉密神采,如對至尊,則無不善矣。”在書寫過程中,要集中精神,“隨意所適”,這觀點與後來傳為王羲之的“夫書貴乎沉靜”思想亦有關聯。

踏過櫻花第幾橋——關於餘濟民書法的實踐與思考

關於餘濟民書法的實踐與思考

踏過櫻花第幾橋——關於餘濟民書法的實踐與思考

踏過櫻花第幾橋——關於餘濟民書法的實踐與思考

2022

踏過櫻花第幾橋——關於餘濟民書法的實踐與思考

餘濟民

一、魏晉時期的書法自覺,是書法從“技法”(實用功能)到意識為主導的“革命”

魏晉從公元220年到公元420年,這一時期的書法在書法史上有著突出的地位。魏晉時期是書體演變的終結期。草行楷這幾種新體在東漢時期得以醞釀,到魏晉已趨向成熟,並脫去隸書時代的影響。王羲之、王獻之的出現,使行、草、楷體發展到了成熟階段。魏晉書法走向了完全的自覺階段,成為社會各個階層的普遍欣賞,文人開始有意識地追求書法美,並將其作為自覺的藝術實踐活動。隨著新體的定型成熟,文人流派書法不斷更新,這種沿革分別以鍾繇、王羲之、王獻之為代表,三個流派深刻影響了後世書法的發展,成為後世歷代書法藝術遞進的基本軌跡。

以意識為導向的創作風尚,其中如《快雪晴時帖》《中秋帖》《伯遠帖》。這些作品都是當時魏晉風格的代表。而且這個時期的書法家們,大大豐富了當時的書法型別,並促進了魏晉風格的形成。如三國吳時期的皇象書法淳樸大氣,衛夫人的秀俊之美,王羲之的妍美之態,王獻之的英俊瀟灑,都豐富了魏晉時期的書法藝術表現。所以說多種藝術表現形態以及開放的藝術思維,是兩晉時期書法的一大特色,是書法凸顯高階思維的絕佳典型表現。

與“南帖”相對應的“北碑”恰如一枚硬幣的正反面。海量的民間造像和墓誌作品,以極其樸質的風格,與東晉時代所延續的貴族書法相對峙,這是個絕妙的藝術自覺時代。南方的精神虛無醞釀其在書法上的精微寄託,成就其風骨;而北方稚拙碑刻的濫觴,卻充盈著極端的精神嚮往。直到兩百多年以後顏真卿的出現,調和了這種關係。總言之,書法的風格發展並非簡單的“內擫”和“外拓”,它是由“形而上”的各種精神意志所決定。

還是在濟民的少年時代,林散之先生曾不止一次對他強調“漢魏必學”“意在筆先”。隨其學書日久,愈發體會到學漢魏並非學其風格與筆法(刻法),乃取其氣象耳。所以,濟民的書法中有種書卷氣與金石氣的結合,毫無違和之感,這是意識表達的最紮實的基礎和前提。

踏過櫻花第幾橋——關於餘濟民書法的實踐與思考

踏過櫻花第幾橋——關於餘濟民書法的實踐與思考

踏過櫻花第幾橋——關於餘濟民書法的實踐與思考

踏過櫻花第幾橋——關於餘濟民書法的實踐與思考

踏過櫻花第幾橋——關於餘濟民書法的實踐與思考

2022

踏過櫻花第幾橋——關於餘濟民書法的實踐與思考

踏過櫻花第幾橋——關於餘濟民書法的實踐與思考

踏過櫻花第幾橋——關於餘濟民書法的實踐與思考

踏過櫻花第幾橋——關於餘濟民書法的實踐與思考

二、“觀照”與“自在”,漸悟與頓悟,餘濟民書法創作實踐源於禪宗思想意識對書法意識的再覺醒

禪宗為中國佛教派別之一,以專修“禪定”為主。南宗的“頓悟”說,對餘濟民書法實踐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使人安靜而止息雜念,見性成佛。中國書論中有“夫欲書者,先乾研墨,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脈相連,意在筆先”,要求書家作書前排除雜念,萬神歸一,“人定”後,將會出現意想不到的神奇之筆。“入定”愈深,則窮微測奧,通乎神解,可將思維引向平日未能意會到的問題,激發起靈感,也就是將潛意識調動起來。

從餘濟民書法作品創作可以看出,平時無意間所見、所聞、隨心的談話、讀書,實踐中所積累的知識,突然會按著新的思路貫穿在一條線上,就像電子計算機,一下抓住了關鍵。實際這是思維過程的一個飛躍。但這種飛躍,又非理性的思索。禪宗的特點是“不訴諸盲目的信仰,不去雄辯地論證色空有無,不去精細地講求分析認識,不強調枯坐冥思,不宣揚長修苦煉,而就在與生活本身保持直接聯絡的當下即得,在四處皆有的現實境遇中悟道成佛”。

餘濟民說:書法完全可以理解為是整個生命力的衝動,是對整個主體自我完善的渴求。人們對它的表述總是顯得蹩腳,而只有透過主體在日常生活的感性中得到妙悟,達到了大徹大悟,才可直入堂奧。“它既非刻意追求,又非不追求;既非有意識,又非無意識;既非泯滅含慮,又非念念不忘,所謂在不住中又常住”,這正是藝術創作的特點。

踏過櫻花第幾橋——關於餘濟民書法的實踐與思考

《魏晉南北朝史札記》

一個有才華的書法家,是由他的氣質、意志、修養及整個的主體在書法藝術長期實踐中,由更高層次的追求引導,對潛意識(而不僅僅是某客觀物體)進行調整、篩選,最佳意象迅速彙集,直覺的智慧因子壓倒了理性中的想象、感知而與情感、意向緊密融合後所突然迸發的結果。所以說“悟”,是在高層次上對現實的把握,是理性對於感性內容的積澱而使人直接感受到藝術的內在規律,這是“永恆的瞬間”或“瞬間的永恆”。這是濟民多年書法探索的切身感受。“意識元論”,氣韻實在是書法的生命所在。

書法在幾千年的歷史中沉澱累積下了豐富的內涵,古人也在每天的把筆搦管中培養出對於線條的高度敏感,下筆的每一個筆畫都在有意識或無意識中表現著內心的起伏軌跡,其崇尚心與性的流露與禪門的“本性是佛”和“了悟”在本質上有著許多共通之處,這也是禪宗可以影響書法藝術的內在原因。

佛經的學習、書寫是餘濟民提升自我意識的必修課。“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六祖壇經·定慧品》),這即是說不要為外物牽制迷惑,追求的是一種真實超然、物我兩忘的自然真情。風吹幡動僅僅是心動,外在世界的萬事萬物無非心之外化。這種意識滲入到藝術中,便是絕對地提倡“意”的作用,認為一切藝術創作只是自由意志的外化,不壓抑性靈,追求浪漫、生命自由舒展的風格。而禪門又有呵佛罵祖、不立文字的說法,即不崇拜舊法規則,以我作古。在藝術中則強調推陳出新,狂放不羈,推倒偶像,蔑視傳統。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縱逸狂放的風格型別如狂僧懷素。他的作品可以感受到禪意在書法中的明顯體現,強烈地要求體現自我的慾望,在草書中尋找宣洩的途徑,不拘規矩舊法,熱情奔放,狂逸酣暢,疾風驟雨。八大山人,弘一法師則是空靈絕塵的代表,他們書法的風格頗為接近,結體上稚氣拙樸,用筆圓轉潔淨、飽滿而流暢,透出一種孤寂清冷、不食煙火和冷寂蕭索的宗教氣氛。

踏過櫻花第幾橋——關於餘濟民書法的實踐與思考

踏過櫻花第幾橋——關於餘濟民書法的實踐與思考

《良寬詩》

踏過櫻花第幾橋——關於餘濟民書法的實踐與思考

三、透過研究日本書法,日本書道對“尚技”的理解以及尚意,以意識為“主體論”的貢獻,堅定“日常書”的表達

日本的書法藝術源自中國,稱為書道。中國書法至遲在晉代甚至更早的朝代,就已經傳到日本。中國的書法藝術在日本繁榮發展,是在唐代。日本先後派出十三批遣唐使來華學習交流,學習大唐先進文化的同時,也深受當時極盛的書法藝術氛圍的影響,湧現出空海、橘逸勢等書法名家,代表著日本書法的時代高度,至今頗有影響,日本人稱空海為中國的王羲之。作為遣唐使,他們是文化傳播的橋樑——不只是學習,更主要的是把中國文化與書法藝術傳播到日本,中國傳統書法藝術開始了日本之旅,並生根成長。由於它們不曾如中國歷史那般朝代更迭,也不曾有過類似宋代的理學覺醒,因之兩者的發展也大不相同,餘濟民曾用“一枝兩葉”來概括其關係。

踏過櫻花第幾橋——關於餘濟民書法的實踐與思考

旅居日本期間,餘濟民針對日本書法以及中日書法關係做了幾項頗有意義的考察:1 。赴京都高雄山神護寺考察空海《灌頂記》,辨析空海對王羲之、顏真卿書風的綜合,比對唐時代中日用紙的規格和尺幅;2 。考察已故前衛書大師宇野雪村先生捐贈五島美術館收藏,重點考察心太平本《黃庭經》的題跋印記;3 。以鈴木翠軒、會津八一、小坂奇石這三位現代書家為主線,研究日本漢字書和假名書的相互關聯,深入收集書家日常書資料。並作《線的行者》一文,以小坂奇石為例,探討繼承書法傳統的意象表達;4 。發掘民國廉南湖赴日行跡,收集近百年來日本印行各種版本的《澄清堂帖》,完成小萬柳堂本《澄清堂帖》題跋考證。其間,得到許多日本學者如伊藤滋、名耶兒明、宇野公容諸先生的大力支援,“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他們對漢學、書法的嚴謹和熱情,也讓濟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未來倍增信心。透過以上諸多活動也不難看出,濟民的書法實踐是多方位的,他的書法創作就是其書法實踐活動的外溢,也是對他提出“日常書”概念的踐行。

踏過櫻花第幾橋——關於餘濟民書法的實踐與思考

王羲之的尺牘、顏真卿的書稿、空海的記名,無一不是日常的生活片段,人性也躍然紙上,誠為藝林絕響。和中國一樣,日本自上世紀四十年代開始,建立了每年一次的國家級藝術展制度(簡稱日展),其中也包括書法。這種透過以展覽為主導的現象決定藝術價值,有益於推動整個社會對藝術的關注和投入。但此類作品屬於外向型的表現,往往缺乏深刻的內省,也就很難做到“尚意”的真實傳遞。濟民覺得,只有提高個人素養,深入傳統,減少功名的刺激,方能得見藝術本源的靈光。

餘濟民說,我們必須要重視對不同文化的吸收和接受,要尊重不同的文化,要在差異中尋找不足和動力,帶領書法文化在新時代中尋找生存空間。我們應該對日本書法作品所呈現出的新樣貌加以總結,借鑑日本書道的優秀之處,將不同藝術形式的精髓融合起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學習日本書家對於創作和創新的態度,將這種態度融合到書法中,帶來更多符合時代特徵的作品。

春雨樓頭尺八蕭,何時歸看浙江潮?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蘇曼殊的這首絕句,不正是對餘濟民的漫漫書法探求之道的絕佳寫照嗎?

——路修文儉,書道漫漫。讓我們將目光投向濟民的作品吧。

TAG: 書法餘濟民日本書法藝術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