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丨中國歷史上的那幾次“翻譯浪潮”,有什麼意義?

知行翻譯公司2021-05-20 10:51:02

知行丨中國歷史上的那幾次“翻譯浪潮”,有什麼意義?

譯者,古已有之。在世界各民族的形成、發展、交流,甚至戰爭中都離不開翻譯。從漢朝許慎編寫的《說文解字》中,就對“譯”字進行了解釋:“傳譯四夷之言者”。還有漢朝的劉向在《說苑 善說》中對翻譯也有記載:“於是乃召越譯,乃楚說之(召來懂越語的翻譯,將越語翻譯成楚語)”。

其實,中國的翻譯歷史還應該繼續向前追溯,許慎、劉向雖是漢朝人,但他們書中記載的都是先秦以來的文字詮釋及史事,這表明在漢朝以前就已經有翻譯的存在。縱觀中國歷史,曾出現過三次關於“翻譯”的浪潮。

1。 東漢至唐宋的佛經翻譯

天竺(古印度)佛經的傳人和翻譯始於漢代,在南北朝時達到高峰,並一直持續到唐宋。在這個長達一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共傳入並翻譯出了 五千多卷佛經,對我國古代的傳統文化產生極大的影響。就好比我們熟知的玄奘法師,他曾跋山涉水,西去天竺取經,並對佛經進行翻譯和傳播。在歷史上,玄奘和鳩摩羅什、真諦一起被譽為中國佛教史上三大佛經翻譯家, 他們翻譯的佛經不僅對中國佛教的發展、而且對朝鮮半島和日本佛教的發展也帶來了極為重要的影響。

2。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譯

回溯這段歷史時,我們不難發現這一時期的翻譯活動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從翻譯的內容和形式上看,它體現了中西文化平等且平和的交流,對中西文化交流的影響也是雙向的,有著極為重要的歷史意義。

知行丨中國歷史上的那幾次“翻譯浪潮”,有什麼意義?

儘管在史學界中關於明末清初“資本主義萌芽” 的討論分別在20世紀50年代和80年代出現過兩次高潮,但對於所謂 “資本主義萌芽”問題的定義有很多分歧,也沒有對那時的“資本主義萌芽”為何失敗等問題做出最終的定論。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明末清初的經濟發展應該和這一時期的科技翻譯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

在這個時期裡,最具有影響力的應該是徐光啟對《幾何原本》的翻譯,《幾何原本》是古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得(Euclid)在總結前人成果的基礎上於公元前三世紀編寫而成。許多學者認為這部古代數學名著所代表的邏輯推理方法,再加上科學實驗,是世界近代科學產生和發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徐光啟等的翻譯為匯通中西文化,引進西方科學技術,推進明末清初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3。 清末民初的西學翻譯

在這個時期,最為著名的莫過於嚴復根據英國哲學家赫胥黎的《進化論與倫理學》而翻譯的《天演論》,這部書為中國社會的近代化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本人也作為清末著名啟蒙主義思想家而名垂千古。和嚴復齊名的當屬林紓(林琴南),在1889年,林紓翻譯的《巴黎茶花女遺事》一問世便不脛而走。他的桐城派古文之優美文筆與茶花女悲歡離合的故事給人們帶來了美的盛宴。

知行丨中國歷史上的那幾次“翻譯浪潮”,有什麼意義?

這個時期,嚴復提出了關於翻譯標準評價的三個原則,分別是“信、達、雅”,這三個原則被很多後來者當成“金科玉律”。但後來者對於這三個原則的研討和爭論也從未停止過。

在這個全球化資訊時代,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經濟、文化交流不斷深入,中國翻譯迎來了第四次翻譯浪潮。面對這個資訊高度氾濫的大環境,作為翻譯中的一份子,我們應該順應歷史,肩負屬於我們的責任,砥礪向前!

TAG: 翻譯佛經中西文化明末清初嚴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