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明招山,在褘笛音你起舞入定

□鄢子和

驚蟄春醒,我滿腦子都是東晉國笛手、音舞女神宋褘身影。她被西晉鉅富荊州刺史石崇撿漏購買送入洛陽金谷園綠珠培養,金谷園人滅園散又被東晉重臣王導從兄王敦大將軍轉手,後又被王大將軍送入晉明帝宮中“潛伏送信”,晉明帝發現王大將軍篡朝野心平定“王敦之亂”,宋褘被朝野大臣視為詭秘不祥的女人請出皇宮,似乎只知埋頭飲酒打點蠟屐不務正事的鎮南將軍阮孚接盤皇妃宋褘。阮孚預感生存野心勃勃的爭鬥圈不安全,宋褘也感覺自己被清君側之後朝不保夕,兩人只有消失在京都南京(時稱建康)人視野才安全。於是阮孚反覆向晉成帝奏請外任,終於被任命鎮南將軍就攜宋褘棄官歸隱謊報途中暴斃往冷僻荒野的明招山開拔了。春和景明,明招山連綿起伏的疊錦山、玩珠山該有宋褘國色笛音響起,清肺解頤吹響從西晉到東晉的濁音和清音,滌盪出一片秀麗翠綠春色。

晚潮|明招山,在褘笛音你起舞入定

明招寺。張建成/攝

我在母親河熟溪堤岸散步,走入清幽地段不時聽見蓬勃綠草中有鏗鏘悅耳的石蛙奏鳴,就想到阮孚宋褘的故事是值得采詩官採集創作收入《詩經》續編的。看見春江變暖的河中渚洲有隻孤單白鷺駐立,那像長笛一樣的脖頸尖嘴突然出擊流水抓食,油然令我想到宋褘把神笛突然摁進流水的河床,武義江、白陽山、明招山將變成樂音奇妙飛響的音箱。明招山關於阮孚的隱居故事,正史裡不可能有,地方誌和野史零零星星有一些,關於宋褘記載就更少了,只有南朝史學家、文學家沈約《俗說》和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中有些記載。沈約《俗說》陳述:“宋褘,石崇妾綠珠弟子,有國色,善吹笛。後入晉明帝宮,帝疾患危篤,群臣進諫,請出宋褘。時朝賢悉見,帝曰:‘卿諸人誰欲得者?’眾人無言,阮遙集(阮孚)時為吏部尚書,對曰:‘願以賜臣!’即與之。宋褘死後,葬在金城山南,對琅邪郡門。袁山松(袁崧)為琅邪太守,每醉,輒乘輿上宋褘冢,作《行路難》歌。”劉義慶在《世說新語》中說:“宋褘曾為王大將軍妾,後屬謝鎮西(謝尚)。鎮西問褘:‘我何如王?’答曰:‘王比使君,田舍貴人耳。’鎮西妖冶故也。”阮孚是竹林七賢阮籍侄子阮咸兒子,精通詩文,愛好音樂,年齡大約比宋褘大15歲左右。而東晉名相謝安從兄謝尚,曾封鎮西將軍,故名謝鎮西,他大約比宋褘小15歲左右,在欣賞照顧宋褘上,謝鎮西是“阮鎮南”的接班人。謝尚是標準的文藝範,善飾偽娘,故有“鎮西妖冶”說,他精通文學戲劇,器樂音舞非常入迷,是宋褘的腦殘粉,他們上演的是姐弟戀,有了與宋褘這出姐弟絕戀坐實了謝尚風流公子美名。文藝範非常在乎女神心目中自己與王敦大將軍的比較,而乖巧感恩的宋褘回答令謝尚虛榮心得到極大滿足:王將軍與謝君相比,就如同鄉下種田漢與貴人相比一樣。至於謝尚是在阮孚病故後從明招山接走宋褘,還是宋褘隨從阮孚上明招山多年後,謝尚上山拜師學笛相識,這有待考證,但筆者觀點傾向前者。綠珠死後,宋褘是公認的東晉國笛手,而後學謝尚立志做東晉吹笛男神,他聞知宋褘大名無緣相識,只有上明招山拜師學藝也說得過去。有趣的是南朝文史行家、學者劉峻(孝標)是《世說新語》的著名注家,在宋褘病故過去150多年後,他棄官歸隱在金華北山講堂洞講學著書,後又移住明招山附近講堂山著作講學,箇中原由是什麼,也跟宋褘生死一樣是個謎。但以劉峻的學識地位,他一定知道竹林七賢、金谷二十四友以及宋褘風雅事,他在注讀《世說新語》過程一定除鑽研典籍文案外,還注重故事發生地的田野調查。他為什麼要選擇明招山附近講堂山隱逸注讀,是為阮孚還是宋褘?抑或為他們兩人的奇聞逸事?都有可能。

從零零碎碎的正史野史知悉宋褘短暫一生,說明舊時代底層無根女性無法主宰自己命運,宋褘命運比師傅綠珠更曲折,宋褘遇見的阮孚、謝尚同她一樣愛好音樂,也善待她的美貌和才情。在西晉,綠珠譽為四大美女,而宋褘也有東晉十大美女之稱。阮孚早年進金谷園做客,見過小荷尖尖的宋褘,覺得她可愛,更喜歡聽她吹笛。但宋褘前半生就任人宰割生活在爭奪江山皇冠的野心男人手掌心,其實是野心男人的器皿和玩具,如同強人手中搓揉的龍鬚麵或一份快遞,是所謂上流社會下流慾望們調節心情的美食和牙籤。

石崇是無視規則和道德感的人,他和潘安結盟的金谷二十四友表面斯文,其實也都是官宦野心男人。石崇一方面與國舅王愷鬥富,一方面又極盡媚俗阿諛愚弄晉惠帝的皇后賈南風。石崇不知從幾道販子手中撿漏獲得宋褘,只是看上五六歲小姑娘的資質潛力和開發利用價值。綠珠是宋褘師傅也是再生父母,把吹笛、器樂、歌舞才藝全傳授給她,包括綠珠自己創作的《昭君之歌》和忘憂舞蹈。

有王導依傍的王敦是冷血殘酷男人,他到石崇金谷園做客,石崇規定哪個美人丫環沒陪好嘉賓盡興喝酒,就把陪酒美人丫環拉出去斬首,他入園做客,兩個美人因他原因拉出去斬了連眉毛也沒抖一下,所以宋褘到了他手裡會是怎麼樣的命運可想而知,她是他野心篡位的誘餌和暗器,他在一個天才藝術家身上注入政治投資,生生撕裂她身心人品,以至造成她後半輩子朝不保夕的逃離隱居命運。

史書記載晉明帝並不壞,只是身體和能力不爭氣,連自己喜歡的女人也保護不了。唐代詩人劉禹錫寫的《烏衣巷》詩作非常有名:“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宋褘就是惹上了詩中所寫王謝名門了,她要在烏衣巷口做個尋常百姓也難,要活命就要為人遺忘,只有跟隨從明帝手中接盤的悶漢享樂家阮孚夫君了。

在亂世能活命才能享受一切。阮孚是竹林七賢的血脈,“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是他祖上,血管裡流淌建安精神魏晉風骨,一直不願意與司馬家族為伍。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咸、向秀、王戎是魏末晉初七位名士,其中嵇康、阮籍、劉伶、阮咸是竹林七賢激進代表,阮籍曾醉酒60天不醒拒絕與司馬昭結為兒女親家。政治紛爭是絞肉機,阮孚祖上不缺名位,缺的就是身心自由。咸和二年(327),阮孚還在赴任廣州途中,蘇峻和祖約就起兵叛亂了,所以阮孚乘亂世丟官苟全性命可謂明智之舉,他和宋褘是同病相憐一條繩上的螞蚱,遠離京城千里之外的明招山,在落後農耕時代絕對是後來陶淵明所寫的桃花源。

晚潮|明招山,在褘笛音你起舞入定

鳥瞰明招山。張建成/攝

阮孚攜宋褘隱居明招山是早有準備的,在他之前胞弟阮侯與劉伶女兒夫婦早已隱居明招山西側白陽山,永康縣令張彥卿也早已與劉伶女兒夫婦隨連襟阮侯一起歸隱。阮孚甚至在胞弟和親戚幫助下已在明招山造好了寬敞的房子,在房子周圍栽下苦竹、紫竹、湘妃竹,因為笛子是宋褘的命。

在阮孚宋褘和少數幾個家眷上山時,明招山入口跳出《詩經》裡寫過的斑鳩和野鹿,宋褘對明招山的一切彷彿前世見到過,特別是她看到寬敞房舍周圍中通外直一片可制笛子的湘妃竹、紫竹和苦竹時,她知道悶漢夫君阮孚心中對自己是有愛的。他們剛剛放下簡單行禮,房前山塘就有幾隻山蛙像朝臣叫開了“扛扛扛、請出宋褘”的奏章,這回宋褘內心湧上滿意歡喜,她再也不想見朝廷了,好像明招山就是為自己量身定製的王國,她要和夫君一起迴歸彷彿出生地的家,投入大自然懷抱過自己想過的日子,吹響自由奔放的笛子,跳起忘憂極樂的舞蹈,與明招山同呼吸共命運,在這陌生又親切之地種下隱逸養生和魏晉風骨的文藝。

作者簡介:鄢子和:筆名老廟。上世紀80年代習詩、雜文、小說等。地方媒體人,武義縣作協主席。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路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TAG: 阮孚宋褘明招山綠珠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