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出身寒門,人生起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文 花開無田 /圖 網路圖片

我們常說“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教育的培養會讓人開闊眼界,志向高遠,而缺失教育會減少自己的見識,逐漸變得閉塞資訊、故步自封。面對即將到來的高考,面對十幾年如一日的教育,事實上成績的取得與你付出的努力,與教育的優劣有著正相關的關係,也願所有高考學子能夠不負歲月,砥礪奮進!

范仲淹:出身寒門,人生起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北宋名臣范仲淹一生仕途坎坷,常年奔波在貶官途中,舟車勞頓的生活早已司空見慣,可他依舊不肯放下手中的書本。即使路途遙遠、官轎搖晃,他也能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聞聖賢書”。而立之年的范仲淹早在幼時就立志要像房玄齡、杜如晦那樣,做一個太平盛世的治國能臣。

范仲淹:出身寒門,人生起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一、家道中落,隨母改嫁

范仲淹出生在武寧軍節度使掌書記的一所官舍,作為衣食不愁的官宦子弟,范仲淹本該有個美好幸福的童年,對封建社會的朝臣兒孫而言,讀書自然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可是天不遂人願,不到兩歲的范仲淹就經歷了喪父之痛,未經人事的年紀,還在牙牙學語的范仲淹不知道對自己疼愛有加的父親已經永遠離開了他。

范仲淹:出身寒門,人生起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封建社會講究“女子無才便是德”,評判一個女人的標準是女紅刺繡和家務整理,並且女子嫁人後不能再拋頭露面,男子就是家庭收入的重要來源。范仲淹的父親病逝,年輕的母親謝氏無所依靠,只好帶著年幼的兒子改嫁到山東鄒平一戶姓朱的人家。

二、長大成人,得知真相

范仲淹的繼父朱文翰是個終生不得志的小官,仁愛的他沒有對繼子冷眼相待,而是親自教他熟讀經學義理,使范仲淹對讀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朱家經濟條件並不寬裕,因此范仲淹即便有繼父的精心栽培,但他的童年生活還是不可避免地飽嘗艱辛。

范仲淹:出身寒門,人生起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1009年,范仲淹就讀於長白山的一家書院,每天用來飽餐的飲食僅僅是一碗稀粥。醉心於學習的范仲淹沒有抱怨生活的疾苦,他把稀粥放涼凝固分成四塊,清晨和傍晚各吃兩塊,用鹽拌的韭菜末下飯。如果說長白山書院的苦學是范仲淹愛好讀書的表現,那麼後來的艱苦求學則是為了自強自立。朱文翰的親生子不懂得節儉,揮霍著家裡的錢財,看不下去範的仲淹多次進行勸阻。

終於有一天,朱氏兄弟厭煩了范仲淹的說教,情急之下脫口而出:我們用朱家的錢,跟你有什麼關係!驚愕之餘,范仲淹四處打聽自己的身世,才知道自己不是朱文翰的親生骨肉,而是姑蘇範氏之子。

范仲淹:出身寒門,人生起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三、自立門戶,奔赴南京

得知真相的范仲淹思考再三,當即決定離開朱家,含淚告別母親和繼父的養育之恩後,范仲淹一路負琴攜劍去聖賢輩出的南京求學。與朱家的決裂,讓范仲淹生活一度沒有著落,范仲淹是個烈性漢子,發誓不再向朱家伸手要錢。

范仲淹:出身寒門,人生起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他要憑藉自己的學識,奪取一番功名,迎回生養自己的母親。范仲淹來到南京後,借住在生父親戚的家中,和他們的孩子一起讀書學習。范仲淹在這段求學生涯裡晝夜苦學,夜裡犯困時,他就用涼水澆臉保持清醒。南京留守的兒子和范仲淹是同窗好友,他對范仲淹的艱難處境十分同情,並節省出一份飯菜留給范仲淹。意料不到的是,范仲淹禮貌拒絕了他的好意,對於同窗的善意,范仲淹解釋說:“我十分感謝你的深厚情誼,可我喝粥習慣了,若是享受豐盛的飲食,以後怕是會覺得喝粥索然無味了。”

范仲淹:出身寒門,人生起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四、考取功名,完成夙願

范仲淹在南京求學時,宋真宗曾到南京出巡視察,南京出現萬人空巷的奇象,南京書院裡的師生也傾巢而出,想要一睹龍顏。

只有范仲淹不為所動,反而專心致志地讀書,同窗詢問范仲淹為何鎮靜自若,范仲淹回答:將來再見也不遲。從這裡可以看出范仲淹的遠大抱負,1015年,范仲淹順利地透過科舉地考中進士。功成名就的范仲淹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山東迎接母親,在叩拜繼父後范仲淹接回了母親頤養天年。

范仲淹:出身寒門,人生起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五、改回本名,報效朝廷

一切都安排妥當,范仲淹向朝廷上報了自己的事蹟和身世,請求將自己以前使用的名字朱說改為本名範仲俺,這封奏章得到了宋真宗的允許。

范仲淹的仕途並不順暢,生性耿直的他因為冒犯當權者而遭到多次貶斥,但范仲淹依舊我行我素,一心想要救國救民。

范仲淹在《岳陽樓記》的話預示了他的一生理想: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雖出身寒門,仕途更是大起大浮,但於自己而言,他修身立命;於家庭而言,齊家侍母;於國家而言,政績卓卓。他儼然就是完人,更是我輩楷模,無論是高考還是人生之路,也都是我們的指路明燈。

參考資料:《宋史》等

TAG: 范仲淹朱家南京繼父文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