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曙光著《老子心詮》五十六章《和光同塵》

《老子心詮》之五十六

王曙光著《老子心詮》,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年

和光同塵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大意]智者不多說話,多說話的人不是智者。不露鋒芒,消解紛爭,收斂光耀,混同塵俗,這就是微妙齊同的境界。這樣的人,不分親疏,不分利害,不分貴賤,因此被天下人所貴重。

王曙光著《老子心詮》五十六章《和光同塵》

中國學問的精華是身心修養之學,中國所有學問的基礎也是身心修養之學。錢穆先生曾經講到學問的“三統”:一是“學統”,即以追求、探究學問和知識為目標,這是一種為學問而學問,為知識而知識的傳統。西方知識界與學術界偏重於“學統”,偏重於知識的架構。現代大學的通例,是單純以知識的追求為宗旨,這是近代以來尤其是文藝復興以來,以科學主義為倡導的大學體系所秉持的一般宗旨。第二是“事統”,即以做事為教育宗旨,大學以教學生做事、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這在現代社會競爭不斷加劇、社會對教育的要求不斷功利化的狀況下,“事統”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單純以知識追求及目標的“學統”有所減弱式微。第三是“人統”,即以培育學生人格、完善學生人格為宗旨。大學教育的核心,乃在於如何塑造一個完全的人。中國傳統的教育,基本以人文教育為主,以完全人格為目標。因此,我國的傳統教育不著重於純粹知識的探究,也不太著重於技術上的形而下的教育。其弊在於我們在近代以來純粹知識論意義上的進展比西方要緩慢一些,技術上的培育與創新與要滯後。但是這種以完全人格,以培養健全的人為目標的教育方法,仍然是現代大學必須持守的核心教育方法,但實際而言,人格教育也是現代大學最大的缺陷之一。中國以“人統”為宗旨的教育乃是任何教育的核心,乃是“學統”與“事統”的基礎。

中國人的人格教育一直存在著一明一暗兩個傳統。“明”的傳統以儒家的思想與實踐為核心。《周易》和《論語》這些經典既被奉為儒家思想的主要源頭,也極大地影響了中國人的人格教育實踐。由《周易》與《論語》所開創的儒家傳統,倡導一種光明正大、剛健篤實、仁義忠厚、慎獨謙讓的大丈夫人格,這種人格對於三千年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乃是中國人文精神與人格教育的主流。另一個傳統是一股強大的暗流,即以道家思想與實踐為主導的人格修養傳統。道家雖非主流,非明流,但是並非不重要。相反,道家的人格修養傳統一直作為中國古代知識階層心靈塑造的重要方面而存在的,而且就其對於中國中下層民眾的精神世界的影響而言,道家甚至比儒家還要廣泛而深入。因此,在中國歷史的大部分時間,儒道兩家常處於或並進或交替前行的狀態,而且這兩種看似不同的人格傳統常常完美地並存於一個人的精神世界中,使中國人的精神達到一種完美的均衡狀態。與儒家的剛健進取的精神追求不同,道家強調守柔虛靜、自然無為、恬澹養心、抱朴歸真,道家的精神更強調內斂,更強調自我精神人格的完整與獨立,更強調與塵世保持一種超越的姿態、疏離的姿態。誠然,儒家與道家的人格教育傳統並非矛盾對立,而是交融的、互補的。即如道家強調“斂藏”,而儒家何嘗不倡導一種明智的“行藏之術”呢?學習經典,貴在觀其融通,能打通則利於養育一種健全的人格,若懸隔則終不免固陋之弊。

老子被孔子看作是“見首不見尾”的龍,說明他極諳“龍藏”之道。一個人能不露聰明,能保樸訥之氣,就能守身避禍,這是真正的聰明,是大智慧。老子說:“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孔子不也說“剛毅木訥近仁”嗎?不是說過“敏於事而訥於言”嗎?兩家在強調厚藏、強調少言方面是相通的,在中國傳統人格教育中,那種伶牙俐齒、到處招搖、唯恐天下不知其天才聰明的人,是成不了大器的,是沒有什麼大智慧的。何故?因為他不沉潛,因而不易深入;因為他不厚重,因而易流於浮躁,流於淺薄。真正的智者,要有一種厚重的風範,不狂妄,不隨意表現,孔子也說“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甚至在人前,這樣的智者常常表現為木訥、沉靜,一片渾樸氣象,彷彿他與天地渾然一體,悠悠然與天地同化。在這樣一種渾樸的狀態中,他不需要刻意表現什麼,也無須炫耀自己的聰明智巧。我在北大看到的宗師級的學者,身上都透露著這種渾樸、沉靜、敦穆、淡泊的氣象。他們似乎訥訥不能言,可是內心的學識智慧卻無人可比;他們的氣質異常樸實,象農民一樣質樸、敦厚,他們把大智慧都斂藏起來,把他們對於天下的銳利深刻的見解斂藏起來,真正做到老子所說的“和光同塵”、“光而不耀”。老子認為做人的最高境界是“玄同”之境。什麼是“玄同”呢?從學面上來看,玄是黑,是幽深,是闇昧,是深潛,是玄奧;而同是齊同,是混沌,是同一,是融合,是渾樸,是不雕琢,不張揚,不刻意。因而“玄同”之境,是斂藏幽玄而與萬物齊同,深沉玄妙而與天地渾然化為一體。達到“玄同”之境的人,就是“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他不標榜自己的銳氣和智力,所有的矛盾與紛爭在他面前卻被消解、融化掉,他與天地萬物、與世間塵俗混同為一,他把自己的光芒氣象都收斂保藏起來。在他眼裡,所有的對立都不存在了,因為所有的對立,在他看來不過是人類理念上的執著而已。當這種達到“玄同”之境的人治理天下之時,他就能超越一切對立紛爭,超越人類理念上的偏執,以一種更開闊更包容的胸懷,涵納天下,不分貴賤親疏利害,使天下“無棄人”、“無棄物”,萬物各順其自然,得到繁榮化育。佛家講“無分別心”,莊子講“齊物”,與老子講的“玄同”有相通之處,不同的是,老子把這種理念提升到了治理天下的高度。

(王曙光,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導、北京大學產業與文化研究所常務副所長)

王曙光著《老子心詮》五十六章《和光同塵》

壹道曙光

王曙光著《老子心詮》五十六章《和光同塵》

TAG: 人格玄同道家人格教育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