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進中舉多虧了周進,周進請范進照顧蘇軾,范進居然不識蘇軾之名

范進中舉的故事,課本中講過,幾乎人人都知道。

是個喜劇,同時也是悲劇。看似荒誕,卻也是做著吳敬梓所見所聞的昇華。

然而,一部《儒林外史》並非這麼簡單,故事是相當精彩的。

范進中舉多虧了周進,周進請范進照顧蘇軾,范進居然不識蘇軾之名

屠戶岳丈一巴掌打醒中舉瘋癲的范進

大家可能不知道,范進的“恩師”叫周進

周進呢,其實也是一名科考多年的老進士。

所以,科考現場看到范進這麼一位鬚髮斑駁的老童生,自然是要多看幾眼的。

也多虧當時有時間,第一遍看完范進的文章真是覺得前後不通,啥玩意兒不是……恨不能當場扔了他的考卷。

但一想,多給范進個機會吧,又看了第二遍,還是覺得文章不通。

真是有點生氣了,心裡估計都在罵這范進書都讀到哪裡去了?!耐著性子看了第三遍,這一下不得了,文章真是內有乾坤、花團錦簇!

這周進能主掌一方的學政,而且也是個老進士,那八股功底肯定是相當了得,居然都看了三遍才能看清范進的淵博學識與錦繡文章。換做其他人,就像“高考作文”那般幾十秒一篇掃過,那肯定是品不出其中三味的,也不虧范進多年不中。

(這裡作者其實就已經在諷刺古代科舉制度了)

就這樣,周進點了范進的舉人,才有了後面一出“范進中舉”的名場面。

范進中舉多虧了周進,周進請范進照顧蘇軾,范進居然不識蘇軾之名

吳敬梓老先生取名是有深意的,范進可不僅僅中了舉人

《儒林外史》真是字字機鋒,暗含深意,名字可都不是隨便取的。周進、范進,那自然是要中了進士的。

其實,范進中舉不久,老母親便去世了。古代講究百行孝為先,老母親去世了要丁憂三年(即三年不能科考或做官,耐心守孝)。之後,再次參加會是,果然中了進士。

甚至仕途亨通,做到了四品大員,出任山東學政,像他的恩師那般主掌一方科舉。

作為多年的老童生中的進士,自然科舉是非常精通的,也算是才盡其用。

然而,這也是吳老先生的一番諷刺,畢竟如范進這般嚴格遵守八股的老學究是選不出經世致用的棟樑之材的。

范進中舉多虧了周進,周進請范進照顧蘇軾,范進居然不識蘇軾之名

科舉現場

范進竟不識蘇軾之名

范進科舉了半生,甚至其中之苦。變下決心要盡心盡力做好科舉選材的工作,真是特別認真,每一份試卷都要詳細多次閱讀,以免漏掉任何一個“人才”。

同樣,作為接受八股多年薰陶後,品行是非常端正的,徇私舞弊自然不存在的。

可當他的恩師周進請他照顧一下蘇軾,他居然不知道蘇軾之名。

還是打算照顧一下。

范進中舉多虧了周進,周進請范進照顧蘇軾,范進居然不識蘇軾之名

蘇軾畫像

以八股的標準來看,蘇軾的文章並如何突出,但綜合考慮後恩師的面子還是要給的。

其實,詩詞歌賦並非如我們常人想象中那麼飛入尋常百姓家,這些都是家境尚可且天賦異稟的大才專屬。

像范進這般醉心八股,連當時的詞作高才蘇軾都不認識也正常,當然這同樣也是吳老先生在諷刺這麼一大群人了。

范進中舉多虧了周進,周進請范進照顧蘇軾,范進居然不識蘇軾之名

吳敬梓老先生人像

《儒林外史》的故事看似荒誕,實則也反映科舉制度下的文人眾生相。

科舉在古代起到了選才作用,讓階級能夠流動,增強了社會的活力,同時也確實為治國補充了力量。但也不可否認,也確實禁錮了思想,讓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書山文海中盤桓虛度了一生。

范進的故事可笑,卻也可憐,更發人深省。

歡迎留言、點贊或私信交流。

更多精彩,請關注

TAG: 范進蘇軾科舉周進八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