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驊人工製鹽技藝:傍海煮制百味先

黃驊人工製鹽技藝:傍海煮制百味先

古鹽場沙圖

鹽,神奇而美麗的晶體。它是百味之先,融化在蔬菜的清香中,滋養著人們的身心、延續了生活的味道。

從簡單暴曬,到溫差萃取;從煮海熬波,再到先進的反滲透膜……小小一粒鹽,凝練了人們的智慧與汗水,促進了工商業和交通發展,更推動了科學技術和人類文明的程序。

人類自古就對鹽極為重視。鹽的存在不僅關係國計民生,甚至關乎國運興衰。那麼,鹽是如何製成的呢?

位於渤海灣的黃驊,春秋時期處齊國北部。齊桓公煮海為鹽,以魚鹽之利雄霸天下的優勢自此開啟。

在南排河鎮,有一個以傳統鹽業為依託的村子——辛立灶村。2000多年來,這裡的村民世世代代以製鹽為生。傍海煮鹽的盛況至今還在延續,只是煮鹽工藝仍在不斷升級。

黃驊人工製鹽技藝:傍海煮制百味先

扒鹽工 鄭勇 攝

“煮海為鹽”而得名

“我們辛立灶村的製鹽歷史,不僅有歷史記載,還有實物可考。”古稀之年的省級非遺黃驊人工製鹽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姬成國說。作為土生土長的辛立灶村人,從16歲開始學習海水製鹽的姬成國,至今,已掌握製鹽手藝50多年了。

做為一個以傳統鹽業為依託的沿海村落,辛立灶村總人口近500人,男女勞力300餘人,鹽田結晶面積3000公畝,年原鹽產量15000噸。

黃驊市在古代位於齊國北部,為產鹽重地,所產海鹽統稱“長蘆鹽”,經久不衰。

黃驊市文化館館長馮寶剛介紹,《周禮·地官·職方氏》記載“幽州其利魚鹽”;《史記》稱“燕有魚鹽棗慄之饒”。春秋時代,齊國以魚鹽雄天下。而據《黃驊縣誌》記載,自西周開始這裡就有產鹽歷史,春秋時期已開始盛產——“宋之鹽以河北稱冠,元之鹽以河間著,明則銀花玉液,馳譽長蘆”。

“2008年8月,在我們村子東南方,發現了一處戰國時期的遺址。考古人員挖掘出諸多古代的煮鹽器具。據省文物部門考證,戰國時期這裡的先輩們就有用陶罐熬鹽的歷史,就是煮海為鹽。辛立灶村名中的‘灶’字,就是煮海為鹽的灶地,意思就是我們歷代祖先辛辛苦苦建立起的煮鹽的地方。”姬成國介紹著。

姬成國從小在父輩們的影響下,對手工製鹽有著深厚的興趣。在老一輩的悉心教授下,他學會了“五蓮子測試法”和“揚水看花法”。

由於善於觀察、勤於探索、吃苦耐勞、基本功紮實,他很快掌握了人工製鹽傳統技藝。在多年的實踐操作中,他獲得了省鹽務管理局《海鹽工藝》專業證書,成為理論和實踐兼備的專業技術人才。

黃驊人工製鹽技藝:傍海煮制百味先

姬成國和他自制的“古代煮鹽遺址”模型

手工技法幾經改良

“我是黃驊人工製鹽技藝第六代傳承人,前五代傳承人都是我們同家族的先輩們。”姬成國說。據姬氏家族的族譜記載——1792年姬氏兩兄弟姬青林、姬貴林在先輩們傳統制鹽工藝的基礎上加以改進,開始改煮鹽、淋鹽為開灘曬鹽,於海邊灘塗修池,依次灌海水曬之,經風吹日曬,鹽即結晶而出……

因此,姬青林、姬貴林被後人譽為黃驊人工製鹽技藝第一代傳承人。

“手工製鹽工藝不僅技術性很強,工序也很複雜,有修灘、整池、納潮、制滷、結晶、採收、堆坨、運輸等多個環節,其中每個環節又要經過很多道工序。”姬成國說,“在灘曬工藝中,制滷是關鍵。不同灘型、不同季節,制滷方法也不同。由於它技術性很強,所以一般人不易掌握。”

介紹起辛立灶的製鹽歷史,姬成國興奮不已:“從西周到明初,先人們用陶罐、鐵鍋熬製海鹽,用蘆葦、蓬蒿、荊條當燃料,起火燒沸滷水,蒸發水分,直到結鹽出鍋。到了明代中期,逐步改煎為曬,納潮制滷,透過風和陽光對結晶池中滷水的蒸發,結晶成鹽……”

如今,辛立灶村秉承傳統制鹽技術,延用“五蓮子測試法”“揚水看花法”等測試滷水,將“老、淺、短”的結晶方法,改良為“新、深、長”的分段結晶工藝,使得結晶鹽顆粒晶潔、純白如雪。

在多年的工作中,姬成國運用“平趕滷”“橫趕滷”“鹹水倒揚”“深水制滷”“冰下抽鹹”等不同的制滷方法,使整個鹽場的滷水質量和結晶鹽品質得到了保證。

如此繁瑣的程式,鹽民們都是在烈日暴曬下完成的。姬成國感慨地說:“在黃驊有一句諺語‘人到了看攤,驢到了馱鹽’。這是我們鹽民把自己比作驢子,可見他們勞作的辛苦程度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黃驊人工製鹽技藝:傍海煮制百味先

記載著製鹽場景的《鹽山縣誌》

製鹽精神永傳承

為提高原鹽產量,提高經濟效益,1988年辛立灶對現有鹽田進行技術改造,將原來的7個小灘改造成3個正規的大鹽田,實現了磚護坡管道化。1991年全部鹽田實現結晶池塑苫,從此打破了靠天吃飯的局面。

2000年,在政府主導下,黃驊鹽場在原來基礎上成立了河北長蘆黃驊鹽業有限公司,後組建了河北長蘆滄州鹽業集團公司,原鹽產量突破百萬噸大關;2014年,他們又組建了滄州鹽業集團有限公司。

2009年,在黃驊市博物館原館長魏蘭香的奔走下,經過多方努力,一座以海鹽為主題的博物館在黃驊市落成,這是全省首家鹽業博物館,也是全國三大和鹽有關的博物館之一,更是國內展示全國各地鹽業發展資料最全的博物館。

“千灶煮海凝玉屑,萬畦納潮起雪山。”這副對聯在海鹽博物館的門口,彷彿向人們述說著黃驊沿海大片大片白皚皚的煮海為鹽盛景。

在黃驊市博物館館長張寶剛的介紹下,黃驊鹽史的發展呈現出來……

河北海鹽博物館雖非“國字號”,卻涵蓋了中國海鹽、湖鹽、井礦鹽三大製鹽工藝,並收入了26個產鹽省份的現代製鹽技術和產品。分佈了1000多件藏品的海鹽博物館曾獲省第二屆博物館陳列展覽精品獎。業內認為,河北海鹽博物館裡的很多藏品說不上多珍貴,但在全國三家鹽業博物館中是藏品最全的。

在海鹽博物館以“華夏鹽蹤”為主題的展區,能看到製鹽所用工具從盔形器到金屬器的變遷;從各地的製鹽工藝展示,能看到從煮海為鹽到灘曬製鹽的發展。

身材瘦削的姬成國似乎忘記自己的年齡,一直奔走在黃驊市的各個中小學,向孩子們講授人工製鹽技藝。為了方便孩子們理解,他還要帶著自己親手製作的“古代煮鹽遺址”模型。

姬成國還曾多次幫助周邊村鎮及山東省部分地區開發鹽廠,受聘指導制滷,推廣灘曬經驗,傳授豐年蟲及鹽場鹹水南美白對蝦的養殖技術,使他們在提高原鹽產量的同時,也增加了附加產業經濟效益。

姬成國說:“千年古鹽場是我的家,也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們祖祖輩輩在這片土地上不辭辛苦、不畏艱難地勞作、奮鬥著。我希望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傳播祖先鍥而不捨的製鹽精神,續寫製鹽新故事!”

(記者 牛健存 崔儒靖 魏志廣 通訊員 田曉梅 攝影報道)

TAG: 製鹽姬成國黃驊海鹽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