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各有各的活法:一書閱盡馮驥才半生創作精華

新書|各有各的活法:一書閱盡馮驥才半生創作精華

(作家馮驥才)

提到作家馮驥才,人們熟悉的除了短小精悍的《俗世奇人》中的小小說,還有《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三寸金蓮》《珍珠鳥》等膾炙人口的名篇。

近日,馮驥才選編的新書《各有各的活法》發行。

這本書集納了其創作史上包括小說、散文、隨筆在內的作品32篇,一本書可以閱覽馮驥才半生創作的經典作品。

用文字,折射世界的真實

新書|各有各的活法:一書閱盡馮驥才半生創作精華

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若我們只用眼去看,一般只能看見一些雞毛蒜皮、蠅營狗苟、迴圈往復、平淡如水;若用點心思,比方說透過萬花筒一般的文字,就像馮驥才那樣,把那些扭曲的再扭一遍,往往能看見一些動人心魄的風景、觸動人心的真實、激發熱血的俠義、直擊靈魂的厚重……

絕壁上不知名的野松

新書|各有各的活法:一書閱盡馮驥才半生創作精華

絕壁之松是黃山的靈魂。

——《黃山絕壁松》

秀甲天下的黃山最出名的有這麼幾樣——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奇松居於四絕之首,必然有它值得說道的地方。黃山松樹無數,有名有姓的不少,迎客松名氣最大,常有遊客專門去拍照的。

此外,望客松、黑虎松、連理松、美人松也名氣不小、頗受歡迎。然而,這麼些明星奇松,卻都入不了馮驥才的法眼。不是因為馮驥才眼高於頂、標新立異,不過是他一貫的觀察視角的延續而已。

他不說這些名松,而是講那些生在極頂和絕壁上不知名的野松。那些生長在石縫裡的松樹,為了從石頭裡尋覓生機,它們的根日日夜夜與石頭搏鬥著,最終不可思議地,把石頭撐裂,穿入堅如鋼鐵的石體。

他看到一條長長的石縫裡生著一株幼小的松樹,高不及一米,卻旺盛而又有活力。他想到曾有一顆松籽飛落到這裡,在這冰冷的石縫間,什麼養料也沒有,它卻奇蹟般生根發芽,生長起來。生命本來的力量,也在這坎坷的命運中被磨礪出來。

有人到黃山,看到的是如花的風景;馮驥才看到了黃山絕壁中的松樹,是黃山的靈魂,是生命本來的面目。就像他曾經說的:“大風可以吹起一張白紙,卻無法吹走一隻蝴蝶,因為生命的力量在於不順從。”

散落人間的真實

新書|各有各的活法:一書閱盡馮驥才半生創作精華

人最不好說的,其實是自己。——《抬頭老婆低頭漢》

一個一輩子沒抬起過頭來的男人,和一個一輩子沒低過頭的女人,他們能有怎樣深刻的感情?

老悶兒活了幾十年,從來都是低著頭:出門低著頭、在家也低著頭,幹活低著頭、走路也低著頭,唯一一次有據可查的抬頭,是家裡進了一直蝙蝠。

平時抬慣了頭的於姐,這次也抓了瞎。一貫唯唯諾諾的老悶兒罕見地展現了一回男子氣概,拿著掃帚杆一頓亂杵,解決了這個不速之客。這是老悶兒平生的高光時刻,他吶喊了幾句男子漢的宣言,第二天繼續低著頭。

於姐可不一樣,除了蝙蝠那次的慌亂,於姐從沒低過頭。她在家裡一言九鼎,在單位也雷厲風行,甭管跟誰打交道,從不放棄主動權。老悶兒還當會計時,於姐把所有事情都經管得井井有條。後來,老悶兒下崗了,於姐又幫老悶兒再就業。一番折騰後,他們的“歡喜鍋”小飯館成了。老悶兒仍是“三棍子打不出一個屁來”,於姐辭了單位的工作,仍是風風火火。只是多了個廚師曹胖子,和一些有關於姐的流言。

後來,開始冷的時候,老悶兒死了。小飯館外面要支個篷子,老悶兒跟著貨車去看材料。貨車和大巴迎頭撞上,一起再到了立交橋下。

老悶兒死後,於姐砸爛了店裡的鍋碗瓢盆。她又回到原來的單位,她像變了一個人,垂下頭來,手領著兒子默默而行。

是於姐的強勢壓低了老悶兒的頭,還是老悶兒的懦弱撐起了於姐的下巴?我們無從得知,於姐自己可能也說不清楚。

混著江湖味的俠義

新書|各有各的活法:一書閱盡馮驥才半生創作精華

錢再多也經不住花,可咱們的交情使不完!——《小楊月樓義結李金鏊》

小楊月樓和他的戲班子被大雨困在天津衛幾個月,為了應付吃喝拉撒,幾大箱子行頭道具進了當鋪。

雨停了,小楊月樓犯了難,他有急事要奔上海,當鋪裡的東西卻不能不要。他找到了“大鍋伙”李金鏊。這位李二爺是出了名的講義氣、好面子,常幹兩肋插刀的事兒。

第二天,李金鏊就憑著自己的三分臉面把箱子贖了出來。李金鏊的弟兄們聽說了此等義舉,紛紛到當鋪替李金鏊把賬還上了。接著,李金鏊大擺宴席宴請捧場掙面子的弟兄們。三個月後,小楊月樓寄來銀票。李金鏊收到後分文不取,全交給當初的弟兄們去分了。

至此,天津衛的事算是了了,情義卻結下了。

轉年的冬天奇冷無比,李金鏊到上海辦事,瞧見黃浦江上結冰,打天津去的縴夫找不著活計,飢寒交迫。李金鏊找到了小楊月樓。小楊月樓聯絡一眾名角兒,組織了一場義演,票全都交給縴夫們去賣,賣出來的錢分文不取,化解了這場危機。

兩年的工夫,這二位各自幫了對方一次大忙。哪一件事兒,都是因錢而起;哪一件事兒,辦到最後都跟錢沒了關係。

就像李金鏊說的:“您我這段交情,有來有往,打誰手裡過過錢?誰又看見過錢?折騰來折騰去,不都是那些情義嗎?”

關於負重前行者的歌

新書|各有各的活法:一書閱盡馮驥才半生創作精華

只要脊樑不斷,便會把任何超負荷的重量扛住。——《沉默的脊樑》

要說馮驥才近二十年來幹得最主要的事,不是寫作,也不是畫畫,是保護文化遺產。因此,他也有機會接觸到了形形色色的民間文化守望者。用馮驥才的話說,他們是民族文化的脊樑。

他們遠離繁華鬧市,形影相弔,傾盡個人之所有,守護一份實實在在的燦爛的遺產。

他們是如文化的清教徒,以捨我其誰的精神,把整個民族的文化使命放在自己背上。

他們不求聞達,含辛茹苦,堅韌不拔,默默勞作。

他們的存在本身就是張揚一種為思想而活著的活法。

他們是文化的脊樑,這脊樑就像他們所承載的文化一樣——

有時會被壓彎,但從來不會被壓斷。

《各有各的活法》

新書|各有各的活法:一書閱盡馮驥才半生創作精華

TAG: 馮驥才老悶兒於姐李金楊月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