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小調話古今

甘州小調話古今

據文字記載,古城甘州已有5000年的歷史。從夏商到春秋戰國時期,先後有羌、戎、狄等少數民族居住,北涼沮渠蒙遜建郡至西魏廢帝三年改為甘州,因甘泉清冽而名,甘州之稱自此開始。

甘州小調話古今

甘州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歷史悠久,在幾千年的社會變革和歷史發展中,無論是烽煙四起的戰爭年代,還是繁榮安定的和平時期,往來於絲綢之路的異國使臣、商賈、僧伽、將士、藝人在這裡的文化交流頻繁,各民族交流融合,榮辱與共,積澱了甘州豐博而又獨特的文化底蘊,留下了許多璀璨奪目的歷史文化,蓄積為燦爛而又永恆的文化寶庫,民歌小調就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無比珍貴的文化遺產和萬古不滅的精神財富。

甘州小調話古今

音樂在甘州的誕生較早,早在4000多年前,居住在祁連山下一帶的東灰山人,就使用壎來演奏自己的音樂。在周代的樂舞《西戎伎》,在戰國時期的音樂舞蹈《文康伎》,在西魏時的樂舞《安國伎》,在兩晉南北朝時期形成的樂舞《西涼樂》,後來成為宮廷樂舞,張掖樂舞在全國樂舞中佔有重要地位。

甘州小調話古今

在唐代的歌舞大麴中,出自張掖的著名大麴有《霓裳羽衣》《甘州大麴》。在宋代,從《甘州大麴》中分離出來的《甘州歌》《甘州破》《甘州遍》《八聲甘州》《甘州子》《甘州樂》《早甘州》等詞牌在宋詞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後來這些詞牌被民間藝人進一步發展,語言樸實,更便於群眾接受,形成了今天的甘州小調。

甘州小調話古今

直到元、明、清時期,《八聲甘州》等仍被作為曲牌廣泛採用,後來因戰亂等各種原因失傳、失散民間其所涉及的內容隨著時代、社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歷史上,甘州的音樂舞蹈,成為古代華夏民族燦爛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值得我們驕傲與自豪。

甘州民歌小調是廣大勞動人民在長期認識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中所創作並傳播的雅俗共賞的民間藝術形式,在民間流傳很廣,深深根植於人民群眾之中,具有濃厚的地域特點和民族特色,是各族人民聰明智慧的藝術結晶,是一筆珍貴的社會文化財富,其內容多為懲惡揚善、匡扶正義、嚮往美好生活等方面,是研究音樂、歷史、民族、民俗、語言等領域的第一手資料,特別是甘州的地方民歌小調,是生活在甘州這塊熱土上的祖先創造的,是獨具魅力的本土化的民間藝術形式,具有很明顯的地方特色,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是中華民族音樂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特別是在研究絲綢之路樂曲方面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甘州小調話古今

對於莊稼人來說,演唱民歌小調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不論是在文化生活相對單調的過去,還是文化生活豐富多彩的現在,民歌小調都寄託和承載著人們的喜怒哀樂。在喜慶的日子和悲傷的日子裡,或在平常的親朋好友聚會、社會活動集會時,人們把自己掌握的歌曲演唱,這些歌曲有很鮮明的主題,讚揚什麼,批駁什麼,好的是什麼,不好的是什麼,還有一些是講道理的,告訴人們怎樣做是合適的,怎麼做是不合適的,怎麼做是受到社會肯定的,怎麼做是受到社會指責和否定的。

甘州小調話古今

透過這些歌曲,人們受到了教化,從形式上來說,甘州民歌曲調很優美,易於傳唱,易於記憶,沒有很多高難度的曲目,更加適合在城鄉的民間流傳。一般來說是在社火、大型活動、家庭喜事時演唱,有時在唸唱寶卷時也會加上一些甘州小調。演唱的時候大多為清唱,不加伴奏,按照演唱者掌握的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節奏的強弱來現場演唱。有的時候也會有伴奏,樂器一般採用板胡、二胡、笛子、三絃,有時還加上鑼、鼓、鑔、梆子、木魚等打擊樂器。

甘州小調話古今

甘州小調中襯詞、襯腔及節奏的運用有它自己的特點。其襯詞語彙,除了“依子喲”“哎嗨喲”“月兒依呀”“哪呼依呀嗨”等一般襯詞外,稱謂詞、表達性襯詞等運用也較普遍。如《黃姑娘》中“花兒能開幾日紅,少年能活幾日人。”《擺嫁妝》中“楊柳葉兒青”、《採花》中“姑娘啊丫鬟啊撅撅胡兒的老漢啊采采花兒採上啊。”《十七的姑娘八歲的郎》“臘子梅花香”、《小放牛》中“天下的窮人多,哪一個誰像我”“點點花兒紅”、《摘棉花》中“花兒蓮花紅”。襯腔的旋律多樣,不僅能起補充、陪襯的作用,而且還能深化內容,豐富形象。歌曲中的每個音符都有歌詞緊密結合,所有的裝飾音都是為語言的需要而加的。

甘州小調話古今

甘州小調演唱時通常有樂隊伴奏,多人演唱,可以走鄉串村、沿街就地演唱,也可以由一人彈唱。在節拍方面,大多以2/4拍為主。在音調的聲降方面,“4”和“7”兩個音表現特殊,在不少歌曲中,可以聽到“4”比“#4”稍低,“7”比“b7”稍高的唱法,目前已挖掘、收集和整理的詞譜多達200餘首。小調曲調很優美,易於傳唱,易於記憶,沒有很多高難度的曲目,更加適合在城鄉的民間流傳。一般來說是在社火、大型活動、家庭喜事時演唱,有時在唸唱寶卷時也會加上一些甘州小調。演唱的時候大多為清唱,不加伴奏,按照演唱者掌握的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節奏的強弱來現場演唱。有的時候也會有伴奏,樂器一般採用板胡、二胡、笛子、三絃,有時還加上鑼、鼓、鑔、梆子、木魚等打擊樂器。

甘州小調的名目龐大,數目繁多,內容極其豐富。如今,流傳在甘州的民歌小調內容豐富,數量龐大,歌調繁多,有民歌、秦腔、京腔調、眉戶、宗教音樂等眾多門類,內容包含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體現了甘州人民的精神、性格、氣質和風土人情,大量的是歌頌生活、歌頌愛情和對在舊社會人們的愛情生活的悲嘆、或人性的、事實的批判或哭訴。

甘州小調話古今

民歌小調在張掖深受人民群眾喜愛。他們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勞動實踐及現實境遇,創作出大量的民歌,代代相傳。民歌小調在甘州城鄉久傳不衰,得以繼承和發揚,最根本的一點就是,它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是人民群眾容易接受且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形式。

甘州小調話古今

甘州民歌小調,具有高亢流暢、婉轉悠揚的特點,曲調樸實優美,內容豐富生動,題材廣泛,歌調繁多,數量眾多,大致分為花兒(少年)、小曲小調、打夯號子、秧歌社火曲、酒歌、宗教樂等型別。

甘州小調話古今

小曲小調在甘州民歌中的分量最重,曲調也最多,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說的是鄉土話,道的是人間情,反映了廣大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願望和追求,也最深受群眾的喜愛。可以獨唱,對唱,也可以合唱。不僅在勞動時唱,閒暇時也唱。有的是敘述歷史的,如《十把扇》《珍珠倒捲簾》《韓信算卦》《打馬家》等;有的是反映愛情故事的,有的是表達青年男女渴望自由戀愛的,有的是傾訴男女之間愛慕之情的,有的道出了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嚮往美好生活的願望,有的唱出了離別後的痛苦之情,如《鬧五更》《五哥放羊》、《織手巾》《繡荷包》《繡鴛鴦》《二姑娘害相思》等,有反映幸福生活的,如《凍冰》《採花》《對花》等。

甘州小調話古今

有的是反映艱苦生活的,反映了舊社會婦女的苦難生活,對封建制度進行淋漓盡致的控訴和無情的揭露,有的是對封建婚姻制度的反抗,歌聲婉轉,如泣如訴,催人淚下,感人至深,如《小寡婦上墳》《光棍漢思妻》《哭五更》《小放牛》《拉駱駝》《沙娃上工》《熬長工》《借笊籬》等;有的是反映社會現象的,如《王婆罵雞》《十道黑》《小姑子改嫁》《張先生拜年》《男子爭風》《三兒子分家》《十杯酒》《小姑子領教》等;有的是勸化人們棄惡揚善的,如《十月懷胎》《傳家寶十大勸》《勸化人心》《小姑賢》等;

甘州小調話古今

有的是勞動號子,是在勞動時唱的歌,比如在夯築地基、莊牆時,提杵人為了動作協調一致、消除沉悶、激發精神而哼唱的,一人領號,眾人和號,曲調明快有力,節奏感強,唱詞即興編唱,脫口而出,觸景生情,凡周圍環境、人物活動皆可入歌,別有風趣,唱得大夥哈哈大笑,唱得精神振奮,越幹越快活,有強烈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氣息,這種音樂表現出的性格粗獷豪邁、堅定有力,如《夯歌》《杵歌》等;在社火中的曲子,有的是在鬧社火時領頭的膏藥匠唱的,曲調比較單一,但歌詞內容豐富,除了即興編唱一些祝福性的吉祥話之外,還有時編唱一些生產、生活方面的內容,如《膏藥匠詞曲》;

甘州小調話古今

在社火中,還有為了活躍氣氛時,由騷和尚編唱的《絞兒》等,自問自答,詼諧有趣,富有深刻的哲理,給人以啟迪和教益;在社火中小場子的曲子,則根據不同節目內容進行演唱。流傳在甘州民間的還有一些比較有影響的京腔調,如《海水潮》《紗帽翅》《菠菜根》《滿天星》《柳青》《山坡羊》《胡麻小豆子》《八譜》。由於甘州地域遼闊,流傳在甘州的民歌小調非常多,就是同一曲名在不同的地方唱法也不盡相同,即便是同一地方不同的藝人唱法也有所不同。

目前,雖然國家加大了對包括民歌小調在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各級政府和文化部門越來越意識到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對包括地方民歌小調在內的一大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了挖掘和保護,但是,由於城鎮化程序的推進,農村人員銳減。加之當今世界文化娛樂方式多種多樣,甘州小調的演唱也走向了歷史以來的最低谷,演唱的區域越來越小,演唱的規模也越來越小,參與的人員也越來越少,特別是目前年紀大一些的演唱者由於身體等原因,無法演唱,有的對過去演唱過的曲子無法回憶,這些老人去世以後,一些在過去很有代表性的曲子也隨著失傳,年輕的一代人對甘州小調很少知曉,對這一傳統的民間藝術缺乏瞭解,會唱的年輕人已經很少,目前,甘州小調已經面臨失傳的境地。

甘州小調是一門說唱藝術,其價值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學術價值,在中國音樂史中,以它豐富的內容、鮮明的個性特徵而流傳。二是實用價值,發掘、搶救、保護甘州小調,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眾素質,促進人們的全面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產生重要的促進作用。透過研究、收集、拯救、保護、宣傳、研究、利用甘州小調是一項緊迫的任務,搞好這一項工作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將會使甘州小調的保護與發掘推進一個嶄新的階段,為甘州小調的研究提供了翔實的資料,在拯救民歌小調邁出了有意義的一步。

“正月裡來是新年,紙糊的燈籠掛門前,風吹燈籠個嘟嚕嚕轉,風調雨順就太嚴啊年。”這是我市第一部《張掖民間小曲子》裡的歌詞,名叫“膏藥匠詞曲”,是甘州社火裡必不可少的唱詞。這套音樂專輯的作者叫李建成,是甘州區大滿鎮李家墩村一名年過花甲的老漢。

甘州小調話古今

李建成對甘州小調鍾愛有加,自2005年至今14年,歷時4800個日日夜夜,他憑著對民間文化的一腔熱血,足跡跑遍甘州區和臨近民樂、山丹、臨澤等縣的30多個鄉鎮,有時甚至走到酒泉、武威等地,走訪民間老藝人,為拯救瀕臨絕跡的甘州小調,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先後自費整理出版書籍《甘州民歌小調精選》、光碟《張掖民間小曲子》《張掖民歌》;自發成立了民間藝術團,讓“甘州小調”“甘州社火”等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成“活態”繼承。讓更多的人透過“甘州小調”“甘州社火”記住了老張掖濃濃的鄉愁,讓非遺文化在繼承中不斷髮展。他本人也先後被評為省級非遺文化遺產“甘州小調”“甘州社火”傳承人。

甘州小調話古今

2017年5月26日,由省市藝術家創排、甘州區民間藝術全體演員演出的原創地方民俗舞臺劇《甘州民謠》在張掖三館演會中心首演,民歌小調、木偶雜耍、剪紙刺繡、木雕草編、麵塑石刻、美食彩繪、夯歌號子、社火秧歌、吹拉彈唱、舞獅耍龍、社火燈陣樣樣俱全。這些散發著泥土清香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整個舞臺熠熠生輝,更凝結出絲路古鎮淳樸渾厚的民風風俗,整場演出獲得了觀眾熱烈持久的掌聲。

甘州小調話古今

2018年11月,“中華頌,長豐杯”第九屆全國戲曲小品曲藝大展在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落幕,同甘州區民間藝術團演出的表演唱“甘州小調”在此次大展中榮獲銅獎,甘州區民間藝術團也成為甘肅省唯一入圍此次展演的民間藝術團體,充分展示了省級非遺“甘州小調”的民間藝術風貌和舞臺藝術創作最新成果,為促進民間曲藝文化交流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甘州小調話古今

文化發展正當時,培育新人接力跑。甘州小調,源於鄉村,只有在鄉村這個大舞臺上才會更接地氣,也才會魅力四射。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相信只要更多的年輕人融入這支隊伍,一棒又一棒接力,一代又一代傳承,甘州小調這種非遺文化,一定能夠更好地傳承、發展下去。

實習編輯:蘭茵茵

TAG: 甘州小調民歌演唱社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