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很強調善良,而中國古人更強調行善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對自己人生的定位很重要。定位定終生,它就像我們人生的GPS,我們把自己定位成什麼樣,人生的航向就會駛往什麼方向,自己就會成為什麼樣。

但是究竟該如何定位才是好的?定哪裡才是對的呢?

詩詞君覺得,

不如就定位自己成為一個命好的人吧,吉人天相,總能心想事成的那種。

現代人很強調善良,而中國古人更強調行善

01

所謂吉人,不僅善良,更努力行善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吉人自有天相”。

何謂吉人,就是有福氣的善人;何謂天相,就是老天的保佑。

意思是說,好人總會得到上天的幫助和保佑。

《道德經》上也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意思是上天不偏向任何人,只是經常降福和保佑心地善良的人。

現在很多人求神拜佛,無非是想得到上天、鬼神的幫助。

但在中國古代主流的思想裡,無論儒家、釋家、道家,都說上天的眷顧和幫助,是無法從自身以外求得的,而是要透過修身、修行、修養,讓自己成為吉人、善人,天自然相助。

現代人很強調善良,而中國古人更強調行善

這裡所說的吉人、善人,未必都是偉人或聖人。生活中就存在著很多吉人,那些行善的人、自強的人、大氣的人,就是上天要幫助的吉人和善人。

現代人很強調善良,而中國古人更強調行善。

善良只能說明一個人心地純良,擁有善良的力量,而行善則是把這種強大的力量發揮出來。透過幫助別人、透過傳播正能量,無形中增加了自己的福報。

所以,所謂吉人,不僅善良,更努力行善。堅信自己是吉人,並能為成為吉人而付出實踐,從好的念頭開始,從小的好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為。這樣,上天一定會善待他、幫助他。

現代人很強調善良,而中國古人更強調行善

02

吉人必定自強

上天不會幫助一個自暴自棄的人,也不會眷顧不求上進的人。

《周易》上說:“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人們普遍認為有上天保佑,無論怎麼樣都是吉利的。其實並非如此。

何為“天”?

“天”是“天道”,是大自然的規律,“順天而行則昌,逆天而行則亡。”

順應萬物的規律發展,會越來越順利;反之,違背萬物的規律發展,會慢慢的衰敗下去,甚至會走向滅亡。

孔子曾為這段話做了解釋:“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於順,又以尚賢也。是以天佑之,吉無不利也。”

有些事自己是無法獨立完成的,需要其他力量的幫助,而能幫助其成功的,一個是“天道”,也就是萬物發展的規律,另一個就是“人”。

孔子明確指出了“天助”其實就是“自助”,

自己去順應萬物發展的規律,自然可以得到天助,達成目標。

例如農民耕種,要順應節氣的變化、要順應農作物的生長週期,該播種時播種、該施肥時施肥、該澆水時澆水,順應了規律,作物就會良好的生長;如果違背了這個規律,作物就很難生長,甚至會死亡。

再比如培養孩子,在孩子還在蹣跚學步的階段,就想讓孩子跑起來,違背了人的成長規律,不僅是在折磨孩子,也是在折磨自己。

現代人很強調善良,而中國古人更強調行善

所謂“人助”,就是他人的幫助。

怎樣能得到他人的幫助呢?孔子說是要做到誠實守信,如果一個人不講信義,大家就會疏遠他,在他有困難的時候都不願意去幫助他。

其實,除了守信,能擁有好人緣的途徑還有很多:與人方便、給人歡喜、和顏悅色、為人謙遜、樂善好施……總之,品質好的人,人緣一般都不會差。

我們都追求大吉大利,想要得到上天的眷顧,但切記,重點還是在自己,在修身、修行、修養,不在別人,也不在別處。

現代人很強調善良,而中國古人更強調行善

03

人真的可以心想事成嗎?

400多年前,明代的袁了凡先生用親身實踐告訴我們:可以。

袁了凡真名袁黃,父親病逝後,為滿足父親學醫的心願,便放棄學業去賣草藥,機緣巧合下偶遇神運算元孔先生,孔先生給他算命:以後他將會是仕途中人,如果繼續讀書,明年就可以中秀才。

後來,孔先生見到袁黃母親,算中了袁黃小時候的很多事情,母親便同意了兒子去趕考,結果真的中了秀才,隨後的多次考試也都跟孔先生預測的一模一樣。

孔先生甚至算到袁黃的未來:53歲壽終正寢,終身無子。而後來幾年發生的事情,果真也都如算命先生所言,袁黃就相信了命數,認為一個人的一生都是上天安排好的,不能強求。

現代人很強調善良,而中國古人更強調行善

直到遇見了雲谷禪師。

雲谷禪師開導袁黃:

命運是可以改變的。

一個人如果誠心竭力,為善不倦,命數就拘他不得;反過來,如果肆無忌憚,怙惡不悛,命數也保他不住。

於是袁黃拜雲谷禪師為師,獲得了擺脫命數之法——《功過格》,把自己的號改為“了凡”,每天記錄、反省自己的功與過。

在一次科舉考試前,神運算元孔先生算的是會考中第三名。

但是袁黃回到家中,立誓要先行三千善事,求登科第,按照雲谷禪師說的認真去做,結果竟考了第一名。

接下來的幾次事件孔先生算的都失靈了,袁了凡就更加相信:

人可以做到心想事成,命運也可以改變。

再後來他不斷立誓行善,不僅順利得子,還考上了進士,不斷升官。甚至還活到了73歲,比孔先生算得多活了20年。

袁了凡先生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畢生學問,為後代子孫寫就了一本家訓,也就是後世流傳甚廣的《了凡四訓》。

以自己“立命、改過、積善、謙德”的經驗來告誡眾人——

命由己立,福自己求,一個人只要真誠用功,多做善事,也能夠心想事成。

現代人很強調善良,而中國古人更強調行善

04

厚德載物,絕對科學

無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智慧,還是袁了凡先生的親身實踐,都印證了一個規律——

厚德載物。

這個規律,用物理學原理也可以得到印證,那就是

能量守恆定律

——一切事物皆是由能量組成,不會憑空出現,也不會憑空消失,只能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或者從一種形式轉化成另一種形式。

我們來看兩個很有意思的中國文字:“德”和“得”,這兩個字讀音是一樣的,它們分別代表了什麼意思呢?

“德”代表內在,是我們的德行、能量、品質、福氣;

“得”表示外在,是我們的金錢、地位、名利、健康、家庭等等。

現代人很強調善良,而中國古人更強調行善

“德”是無形的,“得”是有形的,它們也代表了同一種東西的兩個狀態:能量和質量。

我們透過愛因斯坦的質能轉換公式:E=mc (能量E = 質量m ╳ 光速c的平方),可以得知:

光速的平方是一個固定值,所以物質的質量增加,能量也會增加。能量是內在,我們看不見;物體的質量是外在,是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而這兩個狀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現代人很強調善良,而中國古人更強調行善

由此就能更好地理解“厚德載物”是什麼意思了。“物”就是金錢、地位、房子、子孫、家庭、名利,這些從哪裡來?

老祖宗告訴我們這些從“德”裡來。根據能量守恆定律可以總結出——

厚德厚物,薄德薄物,缺德缺物,無德無物。

因為能量和質量永遠要追求一種平衡。

當我們的德比較厚,精神超出物質的時候,宇宙有個規律會自動恢復平衡,使得物質和精神平衡,物質會自動出現;如果一個人德很少,但外在擁有的物質太多,結果就是多出精神的這部分物質會消失,用老祖宗的話說是“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就像用0。5噸的拖拉機去拉5噸的黃金,結局註定是車毀人亡。

現代人很強調善良,而中國古人更強調行善

當我們明白了能量守恆定律後,就可以主動運用這個定律,去創造平衡,做一個厚德的人,主動改變命運。

就算看到別人升官發財、名利雙收,也不會心裡不平衡了,因為我們知道外在的背後都是德行在支撐。

這個世界就是如此——

喜歡付出,福氣就越來越多;

喜歡感恩,順利就越來越多;

喜歡助人,貴人就越來越多;

喜歡抱怨,煩惱就越來越多;

喜歡知足,快樂就越來越多;

喜歡逃避,失敗就越來越多;

喜歡分享,朋友就越來越多;

喜歡生氣,疾病就越來越多;

喜歡佔便宜,貧窮就越來越多;

喜歡佈施錢財,富貴就越來越多。

事業是渡人的平臺,金錢是利人的工具,幫助別人就是在幫助這個世界。

所以,不必過於看重物質,應把注意力放到精神上,當我們去積德的時候,就算物質暫時得不到,但是心裡會覺得特別美好,生命會特別喜悅,充滿能量。

現代人很強調善良,而中國古人更強調行善

一位智者曾說,人什麼優點都可以沒有,但是隻要有一個優點就夠了,那就是——命好。命好,一切都好。

有好品質就會有好命運,當我們選擇去做一個有德行、善良的人時,就會給自己無形中新增許多福氣;

有了這些好運和福氣,就是吉人,當然自有天相。

明白這點,我們就會把生命的重心放在正確的地方,無論是追求事業學業的進步、工作生活的順利、乃至家族的興旺都離不開福慧和德行。

現代人很強調善良,而中國古人更強調行善

願你我都能一直善良,成為一個有德行的人,去承載更多生命應有的寶藏!

總結成一句話就是:

你是吉人,自有天相;你是善人,自有天助。請把自己定位為一個命好的人吧!

TAG: 孔先生袁黃上天幫助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