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待缺乏家教而沒有禮貌,但也不存在惡意的人?

留守兒童的數量不斷增加,在學校老師主抓成績,對於孩子的品德行為的管教較少,思想品德課在小學課程中更是屬於墊底的學科。這樣的時代背景,也就營造了一批“沒有家教”的孩子,但是,他們只是不懂禮,因為沒有人教,品性並不壞。

如何對待缺乏家教而沒有禮貌,但也不存在惡意的人?

那我們如果對待缺乏家教,但是也不存在惡意的人呢?

中國著名主持人楊瀾在《漫漫人生路》中講過一件她的親身經歷:她當年從上百個優秀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功進入中央電視臺,非常驕傲,有一次主持前安排大家的站位的時候,對趙忠祥老師努努嘴,很不客氣地說:“你站到那邊去吧”。趙忠祥老師已經在主持界摸爬滾打很多年了,是個資深的主持人,但是對於楊瀾的表現沒有不滿,笑笑就走過去了。很多年後,楊瀾每回憶到這個場景,都羞愧難當,覺得自己十分不禮貌。

其實,楊瀾也可以說在那個環境,根本沒人教她應該怎麼做,一切都要靠時間去打磨。

如何對待缺乏家教而沒有禮貌,但也不存在惡意的人?

著名演員胡歌,2005年憑《仙劍奇俠傳》火遍全國,一場車禍讓胡歌沉寂數年,最終他洗盡鉛華,溫文儒雅,憑《琅琊榜》梅長蘇一角獲粉無數。

為什麼會發生這些變化?有些人是主動從書和生活中學習,有些是社會教他做人。

人生路上,我們總會有那麼一些事,當時覺得沒有問題,後來回想,羞愧難當。

世界觀不足以支撐自己的禮貌的時候,對於禮貌的是沒有具體概念的。

如何對待缺乏家教而沒有禮貌,但也不存在惡意的人?

能不能提醒一個不禮貌的人?

我認為是可以的,很多人的不禮貌其實並沒有惡意,真的只是沒有意識到。

那麼如何判斷這個人能否提醒呢?

1、年齡因素

12歲以前的小朋友,提醒孩子不如提醒家長。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是第一任老師,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在被孩子模仿。

12~18歲的孩子,處於三觀逐漸成型的階段,有一定的判斷力,是可以直接提醒的。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於世界的認知處於非常迷茫的階段,善意的提醒對孩子的幫助是非常大的。

18~28歲的孩子,已經成年,並正在積累一定的社會經驗,如果您的閱歷和能力大於他們,就可以考慮對他們的提醒。但是為了結果不要太尷尬,需要注意提醒的方法,最好一兩句話就能點透。

28~40歲的人,擁有自己穩定的三觀,又有一定的社會能力,基本不用考慮能有什麼提醒到對方的事情(除非是突然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這樣的情況,以結果為導向,用事實造成的結果作為提醒的開篇會更好。

40歲以上的人,就不要提醒了,特別是50歲以上的,覺得他們不對的人,基本都是年齡比他們小的人,說事說不了,說理說不通。

面對這樣的問題,我一般會思考一下,能否透過有條理有邏輯的提出存在的問題和相對應解決的辦法,如果能的話,就直接提出來,但是如果對方反抗的比較厲害,我就會笑眯眯閉嘴。

如何對待缺乏家教而沒有禮貌,但也不存在惡意的人?

2、考慮受教育的程度。

往往學歷高的人清高,除非你的邏輯或方案更優選,學歷高的人反而會很快接受並且高效執行。

學歷教育不夠的人,認死理,除非提醒的人有人格魅力。

如果有強大的人格魅力,那基本就是隨便說,說什麼是什麼。

但若雙方本就存在敵對的狀態,最好 先把關係搞好再提不遲。

如何對待缺乏家教而沒有禮貌,但也不存在惡意的人?

如何提醒別人不禮貌的行為?

我在高中的時候,每週還要去外公家裡吃一頓晚飯。

外公有一次教我怎麼和人碰杯

他講了原理:為了表達對對方的尊重,自己的杯口要低過對方的杯口。

講完我們就開始講別的,當時仍然在飯桌上。

外公叫我喝飲料,我轉過頭漫不經心碰了下杯。

外公把碰杯的手停住,笑眯眯說:你看,你的杯口可比我高哦。

哎呀!我才想到,外公剛教了我啊。

我道了歉,又開始看別人聊天。

過了一會兒,可能在我特別入迷的時候,外公又說:來碰個杯。

我又漫不經心,碰了,又比外公杯口高。

外公再次停住,笑眯眯提醒我,第二次咯!

可不就是又有了第三次,我真的又在非常入迷的狀況下,被外公揪到了小尾巴。

外公非常溫和地提醒我第三次以後,我的腦神經迴路就一下刷通了,從那以後,再也沒有什麼狀況下我會忘記這件事。

因此,溫和提醒其實是方法加耐心的結果。

如何對待缺乏家教而沒有禮貌,但也不存在惡意的人?

總而言之,人無完人,誰都會犯錯,都不要憋著才能長久相處。

你是否遇到過“沒有家教”不懂禮貌的人呢?你是如何對待的呢?

(部分素材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TAG: 提醒外公禮貌楊瀾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