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長安畫派六十週年——晚晴居珍藏名家作品”特展現身西安力邦藝術港

5月23日,“紀念長安畫派六十週年——晚晴居珍藏名家作品”特展現身西安力邦藝術港,本次展覽是繼北京站後的第二站。

“紀念長安畫派六十週年——晚晴居珍藏名家作品”特展現身西安力邦藝術港

當天,華藝國際聯合雲杪文化在西安再次舉辦學術研討會,以此重新梳理與重塑長安畫派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

“紀念長安畫派六十週年——晚晴居珍藏名家作品”特展現身西安力邦藝術港

研討會以“長安三傑”為代表的長安畫派的藝術成就和貢獻為主線,邀請西安美術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程徵,陝西省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張渝,收藏家、陝西收藏家協會會長喬連學,美術批評家吳克軍,收藏家、長安畫派研究專家路增遠等一眾專家學者暢談長安畫派的寫生觀、藝術啟示以及與發源地西安的關係,研討會由策展人、在藝科技及雲杪文化創始人謝曉冬擔任主持。

作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經過多年的歷史文化積澱,如今儼然成為藝術重鎮;同時,西安作為長安畫派的發源地,如今重回故里,以 60週年致敬西安,將長安畫派與西安的故事娓娓道來,以期引發更多的藝術的共振與情感共鳴。

“紀念長安畫派六十週年——晚晴居珍藏名家作品”特展現身西安力邦藝術港

特展X沙龍

梳理與重塑長安畫派的學術價值和影響力

“長安畫派”是新中國的三大畫派之一,2021年是“長安畫派”成立60週年。60年來,長安畫派的畫作飽含著鮮明的地域特色、濃郁的生活氣息以及強烈的時代精神。畫家們對生活深刻體驗,對傳統追求本源,可謂“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以戛戛獨造的面目和磅礴的氣勢在中國畫壇獨樹一幟,使之成為20世紀具有重大影響力的繪畫流派之一。

“紀念長安畫派六十週年——晚晴居珍藏名家作品”特展現身西安力邦藝術港

本次專場得益於何海霞先生的家屬呂亞芳、吳大雍夫婦的鼎力支援,由華藝國際(北京)2021春季拍賣會將他們珍藏數十年的長安畫派名家作品重磅推出,不僅彙集以石魯、何海霞、趙望雲為代表的“長安三傑”精品力作,以回望長安畫派崛起60年與時代精神;同時展現黃胄、王子武、方濟眾、康師堯、葉訪樵、崔振寬等藝術家的多件精心之作,見證“長安畫派”巨大的藝術成就與廣泛的社會認同。

日前,“紀念長安畫派六十週年——晚晴居珍藏名家作品”特展及同名學術沙龍於北京華藝空間圓滿結束。

活動當天,中國國家畫院理論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陳明,榮寶齋《藝術品》主編王登科,首都師範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張鵬,北京畫院美術館展覽部主任薛良出席了沙龍現場,策展人、在藝科技及雲杪文化創始人謝曉冬擔任沙龍主持。

中國國家畫院理論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陳明表示,“長安畫派畫家的創作不僅是時代的產物,而且也是時代的表徵,體現出時代的藝術面貌。這是他們對現代中國畫發展所做出的最大貢獻。”

榮寶齋《藝術品》主編王登科在沙龍中談到,“藝術不是表演,尤其是繪畫不是演給別人看的。他們始終能夠用自己的職業表達、抒發自己內心的感受,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這是那一代人,當然也是那個時代讓我們豔羨的地方。”

首都師範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張鵬則提出,“其實今天再去重複長安畫派可能都沒有太多鮮的價值,而迫切思考它如何變成一種更為內在的經驗和規律,並自然植入到今天中國畫創作傳承過程中,這才可能讓長安畫派永遠寫到畫史上,永遠被賦予新的生命力量。”

北京畫院美術館展覽部主任薛良認為,“很多畫家是帶著高度的責任感和情感深入到自然中去、深入到生活中去,他們從日常生活中去發掘創作的素材,在平凡的世界裡去尋找情感上的觸動,應該說真正找到了藝術創作的源頭活水,而這份真實與情感也成為了長安畫派很多經典作品能夠深入人心、打動觀眾的原因。”

與此同時,何海霞先生的家屬、這批珍貴名家作品的持有者現任香港全成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香港輝望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呂亞芳現身展館,並對此次活動的舉辦給予了高度肯定。

“紀念長安畫派六十週年——晚晴居珍藏名家作品”特展現身西安力邦藝術港

“長安三傑”領銜

名家力作集結晚晴居專場

1961年,以石魯、何海霞、趙望雲、方濟眾、康師堯等畫家為核心的美術創作群體,在剛剛落成的中國美術館舉辦了“國畫習作展”,引起了美術界的強烈反響,成為長安畫派的成名之展。在當時的《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北京晚報》上均有刊文,驚撥出現了“長安新畫”。後來,張仃先生又稱之為“長安畫派”。此後,經中國美術家協會推薦,“國畫習作展”又到上海、南京、杭州、廣州等地巡迴展出,引起了更為廣泛的關注和熱議。

當時的觀眾對他們的畫風褒貶不一,但得到了王朝聞、葉淺予、潘天壽等大家的肯定與鼓勵。當時的中國美術家協會秘書長華君武稱他們為關中畫派,也有稱西北畫派、窯洞畫派的,最後統稱為“長安畫派”。美術評論家將石魯、何海霞、趙望雲、黃胄、方濟眾、康師堯、鄭乃珖、徐庶之稱之為“長安八傑”,其中又把石魯、何海霞、趙望雲視作最為重要的三名主將,合稱為“長安三傑”。同時,何海霞又被認為是長安畫派中傳統筆墨功夫最深、作品面貌最全面的代表之一。

作為“長安畫派”的創始人之一,何海霞一生的藝術跋涉和時代的演進總髮生奇妙的遇合:琉璃廠生涯,使他浸淫於傳統;拜師於張大千,使他得以頓悟心性胸次於藝事的點化;和趙望雲、石魯的相偕相隨,使得趙望雲那種深沉蘊藉的筆墨和最普通的人間煙火的融匯,使得石魯那種千古英雄之氣在鬱積盤橫之中的衝脫奔發,都成為何海霞藝術生命流動中吸納融造的有機構成。

此次“晚晴居珍藏名家作品”特展中,共有《燕山八月初飛雪》《蜀山憶》《湘西山水》《山水書法雜錦冊》《行書》《行書論畫》諸多作品。

《燕山八月初飛雪》創作於1988年末香港。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在呂亞芳、吳大雍夫婦的組織協助下,何海霞先後在香港、新加坡等地參與畫展,並曾以中日友好代表團顧問的身份訪問日本,後在第二次赴日期間,呂亞芳夫婦還組織了何海霞與著名畫家東山魁夷的會面。這一時期,何海霞心情舒暢,創作激情勃發,呂亞芳先生曾回憶說,“他就是擋不住創作激情,靈感一上來,他就止不住的想畫。”《燕山八月初飛雪》以近十七平尺的橫幅構圖,描繪出壯闊無垠的燕山雪景,色墨相融,瑩潤淋漓,無半點疲態,畢生所積累之藝術能量盡皆噴湧而出,無愧是晚年恢弘山水之代表作。

“紀念長安畫派六十週年——晚晴居珍藏名家作品”特展現身西安力邦藝術港

《蜀山憶》寫青城山景,作於九十年代初,彼時內江張大千紀念館邀請何海霞參加紀念館的開幕,故而何老創作了一批關於四川的作品。畫面中前景山石緩坡而上,數棵青松掩映著古亭,景境悠然,山中水氣氤氳,密林青青,嵐氣瀰漫,或可感松風簌簌。此幅作品從題材表現及繪畫語言的運用都體現出何海霞嚮往、追尋的“蜀山憶”。正如其題識所言“雲迎千峰秀,松杉奏古箏,有亭觀日出,聽幽在深壑中”,畫面氣氛寧靜悠遠,筆墨色彩渾然合一,足可見畫家腕底造詣。重覽此幀,“千師留跡處,今人舊思生”,青山依舊,故人於念,可慨畫家之感也。

《湘西山水》中,畫家將山水之青綠、暈染、皴擦等技法融於一幀,將傳統工細青綠山水轉而為寫意式的畫風。是幀尺幅不大,然何海霞收筆作寸縑尺楮,而得湘西山峰千里之勢;其墨彩所到之處,均得天趣——既寫湘西之實景,而以奇險而出桎梏,更以水墨色彩之變,使畫中奇崛險峻的之山水呈現出浪漫奔放的氣質,殊堪創舉,頗值珍視。

何海霞曾言:“書法的好壞,不完全在臨過多少帖,而在於對人生的領悟,否則,個性從何而來?‘書畫同源’這句老話,從字面上理解是兩種藝術的共同淵源,而這淵源的內裡究竟是什麼?是人。人說詩言志、畫言情,而書法則全面的暴露了人品、性格、修養,甚至連遺傳都能體現出來。人們看畫,比較多的往往還是注意於視覺感受中那些技巧性的東西,而書法,則一下子就把作者的氣度、膽識連同趣味的雅俗都暴露無遺。如果說我何海霞的字,那其實就是我的眼淚,那裡面有我的歡欣和快樂,也有我的委屈和坎坷,有我生命的腳印。”

是次呈現之《行書》,字如其文,筆力勁健,氣勢透逸出這位以藝術為生命的老人筆致胸次間的無窮趣味,尤為可觀,屬其書法作品中之佳構。

是幀《行書畫論》闡述了何海霞對於藝術創作的獨到見解,既屬其書法之佳構,更體現出一代大家於繪事所呈所源之思考,頗值細賞。

除去何海霞,長安畫派的形成,還離不開兩個關鍵的人物,一個是石魯,一個是趙望雲。著名美術學者郎紹君曾說過,石魯之於中國繪畫史的意義在於他自創了一種新的繪畫語言和程式,來表現陝北雄壯、粗獷、具有原生態性的強悍的生命。

石魯原名馮亞珩,受魯迅等新思潮影響,又在藝術上崇尚石濤和八大,自名“石魯”。他有著厚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基礎,同時又有著叛逆的獨立創造精神,在前輩吸收外來營養革新改造中國畫的基礎上,以“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的姿態,注重在生活中發現創作靈感,在傳統中尋找創新資源。理性與激情,天才與癲徵,澆鑄了他在20世紀中國畫壇上最耀眼,最富個性、最具爭議的大師魂魄,譜寫了中國當代藝術史在思想深度、藝術創造、人格精神上獨一無二的篇章。

在此次“晚晴居珍藏名家作品”特展中,共有《玉蘭圖》《九羊圖》《石榴圖》《春漫古道》《壽者尊》五件石魯作品,皆是八十年代初呂先生夫婦在何老推薦下購藏的精品力作,至今儲存接近四十年。

石魯先生在創作《玉蘭圖》時匠心獨運,細看此作,構圖大氣磅礴,左右兩側湧入兩枝盛開的玉蘭花,填滿畫面又不顯得突兀。玉蘭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微微頷開,有的則怒放盛開,枝頭滿簇,充滿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作者對於畫面的技法處理不落窠臼,筆墨技巧較早期風格可看出明顯的昇華與進步,枝幹採用濃墨重筆,看似點染,實則揮毫重力皴擦,使人看後感覺勁到十足,老辣過癮。濃墨枝幹下,是朵朵玉蘭。瑩潔清麗,恍疑冰雪。花托在濃墨的基礎上略施點以青色,襯托出其高潔淡雅。對於花朵的處理,更是老辣,淡墨潤筆構型,趁墨跡未乾有快速以黃、青色復筆,運筆矯健,酣暢淋漓,形神具備,作者運筆時胸中似有定稿,筆幹墨渴時也顧不得舔筆潤墨,想象得到畫筆落下一刻終得佳作呈現。

“紀念長安畫派六十週年——晚晴居珍藏名家作品”特展現身西安力邦藝術港

《九羊圖》就具有鮮明的藝術特徵,石魯繪畫構圖的新奇險峻,用筆用墨的簡括老辣、洋灑恣肆在此件作品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畫面佈局看似橫衝直撞,實則經過了作者的細心經營。在構圖方面,作者於畫面右下方繪置九隻山羊,將整個畫面重心引導至中下部分,為不使上方空白,填以個性鮮明的書法落款,畫面中自上而下巧妙地佈置了片片紅色楓葉,既突出了作品秋意蒼勁之旋律,又是補白將落款與九羊在空間上巧妙聯接,近九平尺的巨幅作品刻畫之細膩令人驚歎。隨著九羊的目光,讀者的視線被引至左上方的作品題款,作者自述此作寫於久疾初愈,輔以片片紅葉,不難看出作者是以秋日九羊自喻,歌頌陝北大漢錚錚鐵骨不屈不撓的英雄氣概。也表現了陝北高原蒼涼雄勁的氣勢和粗獷豪放的生命力。

《石榴》尺幅巨大,近九平尺的空間內,經營位置,畫面內容佈置山石一尊,石榴一枝兩實。石魯用濃重的筆墨勾勒山石結構,石頭上、左、右三側皆用濃墨重筆,筆過之處略有停頓,轉折落墨更濃,營造出山石的嶙峋外觀。同時,輔以溼潤墨筆進行迭加,似皴擦而未用皴擦,似點染而不止點染,筆墨控制恰到好處,墨色濃淡層次分明,機理變化豐富,充分烘托出山石的特殊質感,表現出山石的蒼潤。山石之上,一枝石榴橫貫而出,樹枝用較淡墨色寫出,蒼勁粗獷,開叉分明不拖沓,點出幾筆停頓,即為秋葉。枝頭正上方赫然結有果實二枚,硃砂寫就,珠玉圓潤,靈巧可愛。不僅在畫面中以鮮豔色彩點睛,更在墨色山石的襯托下表現出陝北惡劣環境中的勃勃生機,體現出作者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情緒。山石、榴樹,這看似平凡的日常事物,經過石魯誇張、概括、再創造,體現出別樣的極富衝擊力的樂觀向上的面貌。

《春漫古道》是石魯田園題材的代表作品,畫面上遠下近,左遠右近,高遠、平遠、深遠兼備,以一條潺潺小河為紐帶,河水自遠方天地相接處而來,從近景右側流出畫面。遠景淡墨塗染,霧氣氤氳,似山似林;近景樹木蔥鬱,錯落有致,細筆點染,描繪幾群飛鳥嬉戲覓食;近景描寫尤為精彩,河岸兩側礁石嶙峋,青苔滿布,一座石橋橫跨小河,對岸一株古樹蒼勁遒武盤曲蜿蜒,亦顯出幾分孤獨,樹旁一圈圍籬,一座茅屋。橋上一老者,一老馬,似遠行的歸人,似匆匆的過客,篳路藍縷、鴻蒙開初,意境深遠。畫面右側補以一印,亦是對畫面佈局的精心考量。對於小河、礁石的處理,看似拖泥帶水的筆墨,實為後人推崇的“黃土高原皴”。此作近九平尺,尺幅巨大,細節豐滿,實為難得之佳構。

“紀念長安畫派六十週年——晚晴居珍藏名家作品”特展現身西安力邦藝術港

《壽者尊》即為石魯花鳥題材精品。概覽全圖,作者採用簡括老辣的筆法、墨法,恣意放縱的寫出仙桃枝杆,雖只有寥寥數筆,卻見得極其深厚之金石功夫;簇簇桃葉和顆顆仙桃用沒骨法寫就,桃葉墨色變化多端,濃淡相宜,輔以濃墨線條勾勒葉脈,團葉簇擁下,數枚仙桃嬌豔欲滴,在作者爐火純青的沒骨技法處理下顯得淹沒而含蓄,胸有成竹,一氣呵成。看似栩栩如生,富青藤白陽之風貌。在用色佈置方面,作者獨運匠心,仙桃的刻畫尤為可人,在紅與黑、濃與淡、疏與密的對比中形成一種豐富的視覺效果,飽滿燦爛,氣韻風神,同時又不失清新明快,視之惹人喜愛。

說到長安畫派的源來,同樣繞不開趙望雲。他不僅是中國畫革新的先行者,更是中國畫傳統的繼承者。他的創作以簡約淡遠、渾厚朴實、虛實相生見長,他的畫作之中,凝聚了藝術工作者的責任與情感,以手中的畫筆記錄著百姓的困苦,亦有對未來美好的憧憬與希望。他極少描繪悄無人聲的山水畫,亦不畫閒情逸致的文人雅士,他認為“一切快樂都是勞苦換得。風景的優美,亦多因為人的活動。”

郭沫若於上世紀40年代初寫詩評價趙望雲說:“從茲畫史中,長留束鹿趙。”此次特展有趙望雲《泛舟圖》《尤河水庫》《鄉村小景》,其中《泛舟圖》為吳大雍女士八十年代購自香港華潤的畫廊, 畫面滿紙雲煙,萬千氣象。煙霧輕籠,景色迷濛;遠處垂柳依依,江水澄淨,觀之,人心清曠。在展現趙望雲紮實的傳統功力的同時,我們也可以藉此發現他面臨藝術轉變時所呈現的新面貌。

除去“長安三傑”,此次“紀念長安畫派六十週年——晚晴居珍藏名家作品特展”還不乏其他大家的重要作品,如黃胄《少女牧驢》《貓戲圖》,方濟眾《草地風光》,王子武《金魚圖》《仙鶴圖》《蛙戲圖》,康師堯《梅花圖》,葉訪樵《錦繡春色圖》《月季圖》,崔振寬《黃河之水天上來》等名作齊聚,蔚為大觀。

除晚晴居專場呈現的精品外,這次西安特展一併展出華藝國際北京春拍何海霞的《王維詩意圖》《秦嶺之晨》《漢張良廟》《古禹門口》《延安頌》《沸騰的山谷》《西嶽崢嶸何壯哉》,趙望雲《祁連山》、王子武《梅妃》、方濟眾《杏園春滿》、黃胄《歸途》《風雪夜歸人》《飼雞圖》《青春河畔草》《金沙江畔》《風雪行》等佳作,多維度呈現長安畫派整體風貌。

值此“長安畫派”進京舉辦展覽會60週年之際,華藝國際北京春拍集結“長安畫派”名家作品,不僅是瞭解“長安畫派”藝術成就的重要視窗與視角,更可以為我們的當下和未來帶來更多有意義的思考。

5月23日, “長安畫派”名家作品特展在西安力邦藝術港開幕並將持續到5月24日,當天同步舉辦的學術研討會,對長安畫派的價值意義進行了深入的再剖析,並獲得圓滿結束。

5月31日-6月3日,華藝國際(北京)2021春季拍賣會將在北京國際飯店開啟預展,6月4日,“紀念長安畫派六十週年——晚晴居珍藏名家作品”正式舉槌。

TAG: 畫派長安何海霞石魯趙望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