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

陸游: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

南宋詩人陸游84歲時,給兒子寫了一首《示子遹》,講述自己詩歌創作從窺其門徑到學有所成的歷程:

我初學詩日,但欲工藻繪;

中年始少悟,漸若窺宏大。

怪奇亦間出,如石漱湍瀨。

數仞李杜牆,常恨欠領會。

元白才倚門,溫李真自鄶。

正令筆扛鼎,亦未造三昧。

詩為六藝一,豈用資狡獪?

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

“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陸游以一生經驗告訴人們,“詩內功夫”是進行文藝創作的基礎,但若想創作出精品力作,非修煉“詩外功夫”不可。

想要達到下筆如有神的境界,固然要掌握詩歌韻律、遣詞造句等基本技巧,更重要的是到詩外萬千世界裡孜孜以求、不懈追尋。“詩佛”王維身負使命前往邊塞,把戈壁沙漠上的孤寂感受融入雄奇壯闊的自然景象,寫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千古壯觀”,使個人情感淨化、昇華為慷慨悲壯之情、豁達宏闊之懷;杜甫目睹安史之亂給百姓帶來的苦難,切身感受到黍離之悲,寫出“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詩句,留下“三吏三別”的名作;辛棄疾親歷沙場,“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把收復失地、殺敵報國的情緒表達得淋漓盡致。古往今來,那些讀來回味無窮、令人拍案叫絕的佳句無不印證著“功夫在詩外”的經驗總結。

正如陸游在另一首詩裡所寫,“揮毫當得江山助,不到瀟湘豈有詩”。文學創作的源泉來自生活,離不開對現實的觀察、對人生的思考、身體力行的實踐、格物致知的感悟。詩詞作品的高下之分,不僅取決於創作者的學養、才智,更反映操守、閱歷、格局和情懷,“為賦新詞強說愁”寫不出傳唱千古的佳作。把“詩外”功夫做足了,創作的靈感才能不斷湧現。

“功夫在詩外”不僅凝結著詩歌創作的經驗和智慧,也詮釋著人生的道理。想要做出一番成績、幹出一番事業,就不能狹隘地只盯著事情本身,而要潛心靜氣修煉“詩外功夫”。

“詩外功夫”不是一時半刻之功,需要長期磨鍊和沉潛。既“入乎其內”,又“出乎其外”,向其他多個領域擴充套件、突圍,在看不見的地方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或許不能立竿見影,但只要摒棄急功近利的心態,保持鍥而不捨的韌勁,最終必能在“詩內”有所收穫,達到遊刃有餘的境界。

靈光乍現、妙手偶得源於日常的學習、思考、琢磨、體悟,水到渠成背後總是蘊藏著厚積薄發、千錘百煉的力量。多看、多想、多經歷,去浩瀚的知識海洋裡汲取力量,到廣闊的現實世界裡躬行實踐,用紮紮實實的“詩外功夫”為人生志業提供滋養,於潛心磨礪中收穫成功、繪就精彩。

◎本文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TAG: 詩外功夫陸游汝果學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