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壇神韻派領袖,清代文人王漁洋

王漁洋是清代著名詩人,文學家。他本名叫王士禛,後來因為避諱改名為王士禎。由於明朝有個著名文人叫王世貞,人們為了區分常常稱呼他的名號“漁洋先生”,或者直呼王漁洋。

王漁洋的主要成就是文學創作,他是清初詩壇神韻派的領袖。他不但寫詩,還研究詩,他寫過一部《帶經堂詩話》,集中闡述古代詩歌美學。人們稱讚他的詩,“上溯八代四唐之源,旁涵宋金元明之變”。和他同時代的詩人尊稱他為詩壇領袖,他寫的詩被奉為“一代正宗”。總之,在王漁洋的那個時代,他是最耀眼的詩人。

詩壇神韻派領袖,清代文人王漁洋

他有一首經典之作叫《高郵雨泊》,“寒雨秦郵夜泊船,南湖新漲水連天。風流不見秦淮海,寂寞人間五百年”。細品一下,詩中意境可以與唐詩媲美。在一個寒雨紛飛的夜晚,王漁洋乘船夜泊高郵。因為雨水很大,南湖水漲,水勢彷彿蔓延到了天邊。在這樣一個夜晚,王漁洋想到了北宋文人秦少游,他眼中的景色就是秦少游詞中的韻致。風流倜儻的秦少游已經不在人間,人間因他離世寂寞了五百年。

詩壇神韻派領袖,清代文人王漁洋

這是一首先寫景再抒情的詩,表面上看他緬懷的是秦少游,實際上他在喟嘆文壇寂寞,可以為師為友的同道中人幾乎沒有。一首好詩,要有高妙的意旨,王漁洋想要振興詩壇的遠大理想,在詩中盡情展現。王漁洋少年成名,17歲應試,22歲高中進士,25歲被派往揚州為官。而後步步高昇,最後官居刑部尚書。在仕途上的得意,讓他產生了一種責任感,他想要振興詩歌。他覺得憑藉自己的影響力,可以為喜歡寫詩的文人提供一個良好的創作環境。

詩壇神韻派領袖,清代文人王漁洋

不過,步入仕途在某些人看來是王漁洋身上的汙點。他出生在明末,他的伯父在抗清戰役中犧牲。按照一般人的理解,他對清朝統治者應該充滿憤恨,他哪怕不能反清復明,也應該當一個“遺民”,過著隱居山野的生活。一個人的性格很難用一兩句話概括,王漁洋選擇入仕的原因已經很難考證了。在他詩中可以窺探到他是十分敏感的人,也是略顯軟弱的人。他喜歡吟風弄月,哪怕縱情山水,也要歌頌一下盛世太平。到了現代,更不能因為王漁洋的人生選擇,就貶低他的文學成就。

詩壇神韻派領袖,清代文人王漁洋

作為清代詩壇神韻派的領袖,王漁洋在創作中追求盡善盡美。他說,神韻不僅是陰柔婉約,神韻也可以是雄渾豪放。王漁洋的主張,打開了清代詩人的視野。由此神韻派成為清初詩壇的重要流派。

TAG: 王漁洋神韻詩壇秦少游夜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