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盜墓賊遇到金縷玉衣,為何只抽金絲,不拿玉衣?

古代盜墓賊遇到金縷玉衣,為何只抽金絲,不拿玉衣?

金鏤玉衣不是誰亡故後,都可以穿的。一般來說,只有皇帝才可以穿著。公主、諸候王等人則穿銀鏤玉衣,至於銅鏤玉衣則隨葬高官貴胄之用。當然,特殊情況還是有的。

見過許多在媒體上,播出的盜墓紀實,這些”摸金校尉”或盜墓者,往往棄無價之玉而不取,專抽銜連玉片的金絲,搞不好,依盜墓的昏暗倉促,誤抽些銅絲盜走也不無可能。那麼,為什麼會棄無價之寶,取有價之線?原因很好理解。

一,

玉自古被稱為通靈之石,可以養玉益體。玉養人,人亦潤玉。也就是說玉有靈氣,依生氣而盛,沾死氣則晦。活人死者,隔世遙行。千年死氣沾惹之衣,盜出來誰要,莫非嫌命太長,想老壽星吃砒霜?誰花大價錢買件玉衣,去晦氣自己,再說也買不起呀,沒有需求的剌激,決定了無供給的衝動。

古代盜墓賊遇到金縷玉衣,為何只抽金絲,不拿玉衣?

二,

玉雖為連城之壁,可惜太重,要完整的全品相的取上地面,極不容易。盜墓比考古的要求更為苛刻,考古是國家行為,光明正大,藉助的器械機械也多。

盜墓敢麼?要夜深人靜不說,主要靠洛陽鏟等小型器械。如果不行,想借助機械擴大進入通道。小子,你以為自己是考古隊?下去盜墓,也就一至幾個人,盜洞也就一腰之盈,且最後一道都是懸洞。

幾千塊玉片僅有金絲銜連,註定了連線的不牢固。依公開資料看,拿中山靖王的金絲玉衣來說吧,玉片2498片,一片目測算100g不多吧,加上金絲1100g共計251公斤。只怕天長日久絕對不止,算300公斤,一輛男式本田王摩托的淨重。

這麼侷促的盜洞,也就只能匍匐著拖金鏤玉衣,別說拖不動,就算拖得動,一拖,會不會散了。散了,還什麼玉衣,就是王片了,價值幾百倍的往下跌。想完好無損、全須全尾是根本沒條件運上去。

有人說,可以多幾人下去呀,地方狹小、空氣渾濁,不怕被憋死呀?也就是考古,才可以光明正大、小心翼翼運到博物館去。

古代盜墓賊遇到金縷玉衣,為何只抽金絲,不拿玉衣?

三,

一般的帝玉墓,小巧便於攜帶而值錢的東西不少,銅鏡、青銅器、陶器、寶珠,其他亂七八糟的奇珍異寶多的是,盜墓犯罪分子既容易盜取、又便於出手、又易於藏匿,弄個玉衣,不易放置和運輸。

盜墓犯罪只為財,盜竊、買賣、破壞金鏤玉衣,直接賞花生米千顆,耗時半小時。他們又不傻,何必搏命卻撈不著腥呢?

綜上所述,盜墓之人既傷天理,又犯法禁。往往邊受天譴、亦受法處。有人會不服,曹操不也曾盜墓麼,他活了65歲,算長壽了吧,沒見他受天譴法處的。

曹操乃一方諸候,能挾天子之威以令各方諸侯。你盜墓賊有這麼大本事和福廕?且其目的為籌措軍費、亂世稱雄。你個小小的盜墓賊,上無祖宗福廕遮衛,中無國家盛氣護體,下圖宵小的金錢之念,也想與國家、諸候講並列、求公平,老天不譴死你,法度也會帶走你。

古代盜墓賊遇到金縷玉衣,為何只抽金絲,不拿玉衣?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穿越歷史的迷霧,檢視歷史的足跡,仰望歷史的輝煌,感懷歷史的滄桑。“劍雄品評文史經濟”與您同學同行,同喜同嘆。您的關注,是我奮筆疾書的動力,您的閱讀,是我剖析探幽的初衷。

TAG: 玉衣盜墓玉片金絲諸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