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光澤走馬嶺玉器的形制特徵、文化屬性、年代及相關問題

摘要:本文分析近年在福建省光澤縣走馬嶺遺址出土的牙璋等8件玉器,指出它們分屬興隆窪文化、紅山文化晚期後段、齊家文化、二里頭文化,製作年代在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1530年之間,是中原地區及甘青地區與遼西地區的作品。其中牙璋的製作年代最晚,在公元前1560~前1530年。它們可能是從以牙璋為代表的二里頭文化分佈區的中原核心地區傳播出來的,在走馬嶺遺址的埋藏年代在公元前1530年之後至商末之前的商時期。走馬嶺牙璋等玉器的發現,顯示福建沿海地區與二里頭文化相同的遺存應是透過福建西北部到達福建東南沿海一帶,並且可能是商湯滅夏之後的夏遺民的文化遺存。

福建省光澤縣走馬嶺遺址牙璋等玉器於近年出土並由崇明古陶瓷博物館收集,由徐天進、路國權整理公佈,並進行了初步分析。這批玉器共8件,分別為1件牙璋、1件玉璋、1件有領玉璧、1件玉環、1件雙聯玉璧形飾、3件玉玦,都受到程度不同的沁蝕,但儲存較好。

目前不知這8件玉器是一起出土於走馬嶺遺址的一個遺蹟單位中,還是分別出土於不同的遺蹟單位。從形制特徵分析,這8件玉器都不是福建光澤及附近區域製作的,而是分屬不同的考古學文化,製作年代相隔數千年。

這批玉器分屬哪幾種考古學文化?製作於何時?是從何處輸入福建地區的?它們在福建西北部光澤縣走馬嶺遺址出土,隱含著何種史蹟?對於這些問題,本文略作探索。

一、走馬嶺牙璋的形制特徵、文化屬性與製作年代

走馬嶺遺址發現牙璋1件(表一,1),為透閃石質,泛黃色,通體打磨光滑。形體修長,淺“Y”形刃,兩面磨刃,器體最寬處在刃部。兩側邊弧形內收。在一面兩邊緣內側從上部刃角到器身下部闌角分別刻有一道與器身邊緣形制相同的線紋。闌、柄部位與器身呈微斜狀。有上下闌,下闌兩側邊可能原有凸出的扉稜,已經殘斷。上下闌之間兩側邊出五個扉牙,其中一側現存四個,闌部兩面對應兩側扉牙有十一道平行線紋。柄部呈近長方形的梯形,在接近闌部的近中心位置鑽一圓孔,為單面鑽。通長44。3~46、寬5。16~9。3、厚0。1~0。4、鑽孔直徑1釐米。

福建光澤走馬嶺玉器的形制特徵、文化屬性、年代及相關問題

福建光澤走馬嶺玉器的形制特徵、文化屬性、年代及相關問題

走馬嶺牙璋與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四期出土的牙璋以及在新鄭望京樓遺址採集的牙璋,形制特徵基本相同。如二里頭75YLⅦKM7:5牙璋(表一,2),形體修長,長48釐米。凹弧形刃,刃部的寬度為整器的最寬處,器身兩側邊略內弧,雙重闌,直邊長方形柄,柄部接近闌部中心處鑽一孔,為單面鑽。在闌部兩側邊出扉稜與密集的扉牙,並且左右兩兩相對。在闌部兩面對應兩側的扉稜、扉牙處施刻四十多道密集的平行線紋,形成密集的平行凹凸弦紋。這些扉稜、扉牙與平行凹凸弦紋,排列密集而工整,顯示了很高的工藝技術水平。望京樓牙璋(表一,3),通長41釐米,弧形刃,刃寬9。5釐米,器身兩側邊略內弧,在一面兩邊緣內側從上部刃角到器身下部闌角分別刻有一道與器身邊緣形制相同的線紋。雙重闌,直邊長方形柄,柄部一角似殘缺,柄部接近闌部中心處鑽一孔。上闌兩側邊出一扉牙,上闌闌面上對應兩側扉牙飾兩道線紋。下闌兩側邊出扉稜、扉牙,一側扉稜殘斷,下闌闌面上對應兩側的扉稜、扉牙飾三道線紋。雙闌之間的兩側邊分別出兩組四個齒牙,在闌面上對應兩側的齒牙飾平行線紋,對應一個齒牙飾兩條線紋,兩組四個齒牙飾八條線紋。整個闌部飾十三道線紋。

將走馬嶺牙璋與二里頭75YLⅦKM7:5牙璋、望京樓牙璋進行對比,可以發現,二里頭75YLⅦKM7:5牙璋的闌部裝飾比走馬嶺牙璋闌部的裝飾更為複雜,製作工藝更高。而望京樓牙璋闌部製作工藝不及走馬嶺牙璋,但在器身邊緣內側施刻一道與器身邊緣形制相同的線紋的風格則是一致的。這種在牙璋器身邊緣內側施刻一道線紋的風格,還見於早年流傳海外的一件牙璋。從製作工藝、形制特徵角度推測,走馬嶺牙璋的製作年代介於望京樓牙璋與二里頭75YLⅦKM7:5牙璋之間。

二里頭75YLⅦKM7:5牙璋屬二里頭四期,走馬嶺牙璋的形制與其接近,據此可以將走馬嶺牙璋推定為二里頭四期的作品。然而,走馬嶺牙璋的形制更接近於望京樓牙璋。望京樓牙璋為採集品,埋藏年代不明。望京樓遺址已經發現二里頭文化的城址和二里崗文化的城址,望京樓牙璋是屬於二里頭文化還是屬於二里崗文化,不能確認。但是,將望京樓牙璋、走馬嶺牙璋與二里頭三期牙璋進行比較,可以進一步推定望京樓牙璋、走馬嶺牙璋的文化屬性。

二里頭三期牙璋已發現3件,分別為二里頭73YLⅢKM6:8、二里頭80YLⅤM3:4與二里頭80YLⅤM3:5,其中後兩件牙璋出自同一座墓中。

二里頭73YLⅢKM6:8牙璋(表一,4),形體略修長,窄凹弧形刃,兩側斜直。近長方形柄,柄中部穿一孔。上下雙重闌,闌側邊出雙齒扉稜。整器最寬處在上闌部。上下闌之間的兩側邊形制相同,呈弧形內凹,在弧形內凹邊緣上又形成四個半圓形小凹口。出土時表面有硃砂痕,印有席紋。長49。5、刃寬8。7釐米。

二里頭80YLⅤM3:4牙璋(表一,5),形體較寬大,青灰色,器表兩面都塗有一層硃紅色顏料。器身兩側邊略內弧,寬弧形刃,刃部的寬度為整器的最寬處。柄部呈長方形,在柄部接近闌處穿一孔。雙闌,在下闌兩側邊分別出扉稜,扉稜橫出四個齒牙,扉稜下出一齒牙。雙闌之間的兩側邊分別出兩組四個齒牙。在上闌兩側邊略微凸出形成一扉牙。全器長54釐米。在器身上部的一側邊上穿一小孔,內鑲嵌一圓綠松石片。這是目前發現的二里頭牙璋中體量最大的一件。

二里頭80YLⅤM3:5牙璋(表一,6),器體比前一件牙璋略小,亦為青灰色,只有一面器表塗硃紅色顏料。器身兩側邊略內弧,寬弧形刃,刃部的寬度為整器的最寬處。柄部呈長方形,在柄部接近中心穿一孔。雙闌,其雙闌及闌部兩側邊的扉稜、扉牙與前一件略有區別。在牙璋下闌的兩側邊分別出一個大扉稜,大扉稜上再橫出兩個小扉稜。在上闌兩側邊分別出一個扉稜,扉稜上橫出兩個扉牙。在上下闌之間的兩側邊分別出一組兩個扉牙。全器長48。1釐米。

透過對比可以看出,二里頭三期牙璋的闌部裝飾不如二里頭四期牙璋的闌部裝飾複雜,二里頭三期牙璋的製作工藝相對簡單。望京樓牙璋、走馬嶺牙璋的闌部裝飾與二里頭四期牙璋接近而與二里頭三期牙璋的區別明顯。據此,可以確定望京樓牙璋、走馬嶺牙璋的文化屬性為二里頭文化四期,製作年代大致在公元前1560~前1530年之間。

二、走馬嶺玉璋的形制特徵、文化屬性與製作年代

走馬嶺玉璋1件(表二,1),為透閃石質,泛青黃色,通體打磨光滑,邊稜整齊,長54。3~55、寬8~8。3、厚0。3~0。5釐米。兩面施刻紋飾。

福建光澤走馬嶺玉器的形制特徵、文化屬性、年代及相關問題

一面(正面)紋飾較為複雜,主要以雙陰線線條組合成幾何形紋樣,分為七組,其中三組為主體紋飾,四組為間隔主體紋飾的輔助紋飾。中間一組主體紋飾佔整器長度的近二分之一,以兩邊施刻一條豎向的雙陰線條為邊界,並與玉璋的上下邊一起形成一個長方形,在這個長方形內以四角為基點沿四邊施刻一道內弧線,形成內弧邊大長方形圖案,其中三邊的線條為雙陰線,一邊的線條為單陰線。以中間一組主體紋飾為中心的兩側各有一組主體紋飾和兩組輔助紋飾,左右對稱。兩側的主體紋飾以兩邊施刻一條豎向的雙陰線條為邊界,並與玉璋的上下邊一起形成一個近方形,在這個近方形內以四角為基點施刻對角交叉線條形成X形圖案。間隔主體紋飾的四組輔助紋飾都比較窄,也是以兩邊施刻一條豎向的雙陰線條為邊界,並與玉璋的上下邊一起形成一個窄條,在窄條內以單陰線施刻上下兩個對角交叉線條形成上下兩個X形組成的單列網格狀圖案。其中間隔三組主體紋飾之間的兩個輔助紋飾更窄一些,並在上下兩邊分別鑽一個孔,孔徑0。4~0。7釐米,孔兩側的邊界點為兩個X形圖案上下兩端的起線點。在整器兩側邊的輔助紋飾外側又施刻一條豎向的雙陰線。整個紋飾圖案較為簡潔,施刻的線條十分規整而精緻。另一面(反面)紋飾較為簡單,在正面紋飾的間隔輔助紋飾的相應位置施刻四組間隔紋飾帶,都是僅以兩條豎向的雙陰線條為邊界形成一個窄條,其中一端的間隔紋飾帶兩側還各有一道雙陰線條。

走馬嶺玉璋的紋飾圖案,在已經出土的玉璋中是首次發現。但走馬嶺玉璋的形制特徵與紋飾的線條風格,則與湖南省石門桅崗M1中出土的菱形網格紋玉璋(表二,2)基本相同。桅崗玉璋長48、寬8。1、厚0。8~1釐米,兩邊角略有殘缺,在玉璋一面的兩端施刻纖細線條組成的網格紋,網格紋的線條以三條線為一組。桅崗玉璋上的紋飾見於二里頭遺址四期,如二里頭75YLⅦKM7:3玉刀(表二,3),為扁平梯形。平背,直刃,刃圓鈍。兩側為斜邊,斜邊中部有兩組扉稜六個扉牙。在器身中部以上至刀背的二分之一處有一排七個穿孔,長60。4~65、寬9。5、厚0。1~0。4釐米。在玉刀正面的兩端飾網格紋,一端有兩組,共四組,網格紋的線條也是以三條線為一組,並在下部施兩道長直線,將四組網格紋相連線,形成了與玉刀形制接近的扁平長條梯形刀紋。這件玉刀是由施刻有四組網格紋的玉璋改制的,原網格紋玉璋的製作年代可能在二里頭四期。桅崗玉璋及其網格紋與二里頭四期75YLⅦKM7:3玉刀上的網格紋及原網格紋玉璋的形制風格相同,據此可以推定桅崗玉璋的製作年代可能也在二里頭四期。

走馬嶺玉璋的形制特徵和紋飾風格與桅崗玉璋相同,這類紋飾風格又與二里頭四期的由玉璋改制而成的玉刀的紋飾風格相同。因而可知走馬嶺玉璋屬二里頭文化。但是,走馬嶺玉璋紋飾中的單列網格狀圖案的線條為單線條,略顯古樸。由此可以推知走馬嶺玉璋的製作年代可能要早於桅崗玉璋和改製為二里頭四期75YLⅦKM7:3玉刀的原網格紋玉璋,初步推定在二里頭二、三期,大致在公元前1680~前1560年之間。

三、走馬嶺有領玉璧的形制特徵、文化屬性與製作年代

走馬嶺有領玉璧1件(表三,1),為透閃石質,泛青黃色,通體打磨光滑,光素無紋。外徑9。7、內徑5。74、環面寬1。64、環面厚0。1~0。41,內緣凸出為領,兩面出領,領總寬1、領壁厚0。31釐米。這件有領玉璧為窄體有領玉璧,即玉璧的實體“肉”的部分所佔比例較小,玉璧的穿孔“好”的部分所佔比例較大,近似有領玉環。

福建光澤走馬嶺玉器的形制特徵、文化屬性、年代及相關問題

福建光澤走馬嶺玉器的形制特徵、文化屬性、年代及相關問題

筆者曾提出有領玉璧起源於陶寺文化,與陶寺文化盛行在腕部穿戴玉璧、玉環有關,如山西省芮城清涼寺墓地出土的有領玉環(表三,2)。有領玉璧盛行於商代晚期,一些精製的有領玉璧在兩面璧面上施刻密集的同心圓線紋。如殷墟婦好墓M5:495有領玉璧(表三,3),直徑18。6、孔徑6、孔壁高1。4、邊厚0。4釐米,在兩面璧面上由內向外飾四組同心圓寬凹弦紋與線紋,每組為一道寬凹弦紋、三道線紋,在最裡面還飾一道線紋。刻紋較深、較寬,而且流暢,兩面刻紋相同,紋飾繁縟而精緻。

走馬嶺有領玉璧的形制特徵既不同於清涼寺有領玉環,又與商代晚期的同心圓線紋有領玉璧有明顯的區別,卻與二里頭文化的有領玉璧接近。如河南鄭州洛達廟遺址出土的有領玉璧殘片,又如甘肅省積石山新莊坪遺址出土徵集的有領玉璧。洛達廟有領玉璧(表三,4)僅儲存約全器的八分之一,殘長4。5、寬2。5、厚0。7、領寬2。4釐米,復原外徑約12、內徑約6。4釐米,光素無紋,屬二里頭文化。新莊坪有領玉璧(表三,5)直徑約12釐米,孔徑約6釐米,整器光素無紋。新莊坪有領玉璧雖然出自齊家文化遺址,然筆者考證這是二里頭文化的作品,是由中原地區傳入隴西地區的。走馬嶺有領玉璧的形制特徵與二里頭文化有領玉璧接近,應是二里頭文化的作品,屬二里頭文化,其製作年代大致在公元前1750~前1530年之間。

四、走馬嶺玉環的形制特徵、文化屬性與製作年代

走馬嶺玉環1件(表四,1),為透閃石質,泛青黃色,通體打磨光滑。外徑8。87、內徑5。85、厚0。41~0。62釐米。

福建光澤走馬嶺玉器的形制特徵、文化屬性、年代及相關問題

玉環在中國早期玉器——如凌家灘文化、大汶口文化、紅山文化、良渚文化、陶寺文化、齊家文化、石家河文化晚期玉器中都較為常見。走馬嶺玉環的形制特點與齊家文化玉環接近,可能是齊家文化的作品。如青海省同德宗日遺址出土的一件玉環(表四,2),呈青灰色,器表部分受沁呈灰白色,單面穿孔,直徑8。6、孔徑5。1、厚0。6釐米。又如甘肅省天水師趙村遺址出土的T403:7玉環(表四,3),呈棕褐色間灰白色,外邊緣與孔邊緣有加工痕跡,直徑9。5~9。7、孔徑5。5、厚0。6釐米。師趙村T403:7玉環屬齊家文化早期,年代在公元前2200~前2000年之間。據此推測走馬嶺玉環可能是齊家文化的作品,製作年代可能在公元前2000年前。

五、走馬嶺雙聯璧形飾的形制特徵、文化屬性與製作年代

走馬嶺雙聯璧形飾1件(表五,1),透閃石質,泛青黃色,已受沁蝕,通體打磨光滑,邊緣磨薄。外徑長10。87、最寬8。35釐米;下部內徑3。7、厚0。12~0。6釐米;上部鑽孔外徑0。84、內徑0。54釐米。

福建光澤走馬嶺玉器的形制特徵、文化屬性、年代及相關問題

走馬嶺雙聯璧形飾的形制特徵與遼西地區紅山文化晚期後段的牛河梁遺址群第二地點一號積石冢M21出土的一對雙聯璧形飾形制接近。如牛河梁N2Z1M21:6雙聯璧形飾與牛河梁N2Z1M21:7雙聯璧形飾(表五,2),長分別為5。5、6。1釐米,最寬分別為4。7、4。9釐米,厚為0。3釐米。據此,可以推認走馬嶺雙聯璧形飾可能是紅山文化晚期後段的作品,製作年代大致在公元前3300年前後。

六、走馬嶺玉玦的形制特徵、文化屬性與製作年代

走馬嶺玉玦有3件(表六,1),均為透閃石質,泛淺黃色,沁蝕較重,大小略有區別,但形制基本相同。3件玉玦形體較小,而且大小依次遞減,外徑分別為2。51、1。97、1。9釐米,孔徑分別為0。97、1。05、0。51釐米,厚分別為0。97、0。85、0。54釐米。走馬嶺3件玉玦在製作成型後未經進一步打磨,保留了切割痕跡,邊稜較為清晰,整個形態較為原始。其中兩件玉玦似由玉管切割後進一步製作。

福建光澤走馬嶺玉器的形制特徵、文化屬性、年代及相關問題

走馬嶺3件玉玦的形制特徵與興隆窪文化玉玦中的一種管狀玉玦的形制接近。如與內蒙古自治區敖漢旗興隆窪遺址M118居室墓出土的一對玉玦、M142出土的一對玉玦形制接近。其中興隆窪M118的一對玉玦(表六,2),直徑分別為1。05、1。12釐米,孔徑分別為0。61、0。44釐米,厚分別為0。93、1。01釐米。據此,可以推認走馬嶺3件玉玦是興隆窪文化的作品,製作年代大致在公元前6000~前5300年之間。

七、走馬嶺八件玉器的埋藏年代

依據上述分析,走馬嶺8件玉器分屬興隆窪文化、紅山文化晚期後段、齊家文化、二里頭文化,製作年代在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1530年之間,是中原地區及甘青地區與遼西地區的作品。其中牙璋的製作年代最晚,在公元前1560~前1530年。它們可能是從以牙璋所代表的二里頭文化分佈區的中原核心地區一道傳播出來的。雖然目前不能確定這8件玉器是否一起出土於走馬嶺遺址的同一個遺蹟單位,但推測這批玉器可能是同時期埋藏的,埋藏年代應在公元前1530年之後,即在這8件玉器中最晚的製作年代之後。而依據福建漳州虎林山遺址晚商時期墓葬中出土有二里頭文化銅鈴(見後述)等現象,推定走馬嶺8件玉器的埋藏年代應在公元前1530年之後至商末之前的商時期。

八、走馬嶺牙璋隱含夏文化向福建沿海地區擴散的史蹟

筆者曾提出:牙璋是夏時期產生的一種時代特徵十分鮮明的玉器,是探索夏史史蹟的最為重要的物件之一。中原以外地區使用牙璋的人可能是原中原地區的夏遺民或夏部族的後裔。其中,福建沿海一帶的牙璋是在二里頭文化四期之後,由中原地區傳出去的。然而,牙璋如何從中原地區傳播到東南的福建沿海一帶卻一直沒有可以深入追尋的線索。光澤走馬嶺牙璋等一批玉器的發現,為探索這一問題提供了重要線索。

以往曾在福建漳浦眉力遺址發現1件玉牙璋,在漳州虎林山遺址發現2件石牙璋。眉力牙璋為徵集品,玉質,刃部與柄部下端都已殘,闌部的扉稜扉牙也區域性受損(圖一)。眉力牙璋的特徵顯示其是二里頭文化四期的作品,應由中原地區傳入福建沿海地區的。但埋藏年代不明。

福建光澤走馬嶺玉器的形制特徵、文化屬性、年代及相關問題

漳州虎林山遺址2件石牙璋出自M13、M19兩座墓葬中,分別為虎林山M13:1石牙璋、虎林山M19:4石牙璋。兩件石牙璋的形制特徵顯示,它們都是仿中原地區牙璋的仿製品。在虎林山M19中與石牙璋一起出土的還有銅鈴與鈴舌(圖二)。虎林山M19:19銅鈴的形制與二里頭四期銅鈴接近,只是銅鈴的器壁較薄,鈴舌為木質,可能是二里頭文化四期銅鈴中較晚的形制以及後配的木質鈴舌。依據虎林山遺址墓葬中出土的玉石戈、銅戈等器物,發掘者推定虎林山遺址墓葬的年代為商晚期。

福建光澤走馬嶺玉器的形制特徵、文化屬性、年代及相關問題

由於漳州發現的牙璋、銅鈴等與二里頭文化相同的遺存遠離中原地區,所以一直無據推論中原地區的牙璋及二里頭文化遺存是如何擴散到東南福建沿海地區,只能推測可能是途徑中南地區或是廣東沿海地區輾轉流傳過去的。光澤走馬嶺牙璋等玉器的發現,顯示福建沿海地區與二里頭文化相同的遺存應是透過福建西北部到達福建東南沿海一帶。至於中原二里頭文化牙璋等遺存又是如何從中原地區傳播到福建西北部的,依據目前的考古發現,推測可能是透過安徽及其附近地區實現的。在安徽中部地區已經發現許多具有二里頭文化特徵的文化遺存。近年來在肥西縣三官廟遺址發現一批二里頭文化的遺存,有陶器,也有銅器,其中銅器包括銅鈴、戈、戚、鉞、錛、鑿、角形器等,是除二里頭遺址之外發現的二里頭文化時期銅器最多的地點。這些現象顯示,中原地區二里頭文化牙璋等文化遺存向福建沿海地區的擴散,可能是透過安徽及其附近的途徑到達福建西北部,然後到達福建東南沿海一帶。

牙璋是夏人發明使用的一種時代特徵十分鮮明的玉器。福建西北部光澤走馬嶺牙璋、福建沿海地區漳浦眉力牙璋以及漳州虎林山銅鈴等二里頭文化遺存,應是夏文化向東南沿海地區擴散的結果。依據光澤走馬嶺二里頭文化牙璋的埋藏年代在二里頭文化四期之後的商時期、漳州虎林山二里頭文化銅鈴的埋藏年代在晚商時期,可以推論從中原地區傳播到福建西北部及沿海地區的二里頭文化遺存,應是商湯滅夏之後的夏遺民的文化遺存。對此的進一步論證,有待新的發現。

TAG: 牙璋二里頭走馬嶺文化紋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