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一竿的風月

隨筆:一竿的風月

詩聖杜甫在詩中說:平生憩息地,必種數竿竹。他在成都的浣花溪畔,親手種上百畝竹林。

文豪蘇東坡有“疏疏簾外竹,瀏瀏竹間雨”的閒淡平和佳句,屋前房後的竹子,與他朝夕相伴。

竹,或多竿或一竿,喜歡的,都有理由。

小區裡常見“竹竿愛情”一景:七旬妻子用一竹竿牽著盲夫,每天散步3公里。看到他們似乎明白,一竿可以囊括風月——無論富貴還是貧窮,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卓文君《白頭吟》“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此之謂也!

一竿見證著永恆的愛情,一竿也喚醒著兒時的歲月。

竹竿上曬衣服——無牽無掛,竹竿趕鴨子——呱呱叫,這兩事記憶最深。

三兩根木頭或竹子一紮,支起兩個支架,一竿往上一橫,便可晾衣曬被。竹竿上晾曬著各式衣服,也晾曬著千家萬戶的生活。衣服上總有淌不完的水,順著衣角,流落到泥土地上,發出細微的聲響。一旁的小雞在啄食,誤將水滴當作美食。竹竿看在眼裡,且將美麗的故事來收藏……

不由想起一則《什麼叫價值?》的寓言:同是兩竿竹竿,一竿做成了笛子,一竿做成了晾衣槓,晾衣槓不服氣地問笛子:“我們都是同一片山上的竹子,憑什麼我天天日曬雨淋,不值一文,而你卻價值千金呢?”笛子說:“因為你只捱了一刀,而我卻經歷了千刀萬剮,精雕細琢。”人生亦是如此,經得起打磨,才會有價值。

其實,每一竿都有自己的價值。

一竿竹篙,船行萬里——在水鄉,小船最為常見,它無帆、無舵、無蓬、無漿,光溜溜一條船身。鄉間的老老少少都能用一根竹篙將它使喚得神出鬼沒,在河汊裡拐彎抹角地串。倘若在船舢子的兩舷挑出些樹枝來,讓每根樹枝上棲一二隻魚鷹,便儼然成為魚鷹的戰船了。

一竿扁擔,肩挑四方——挑著披星戴月沐風櫛雨的生活。當大人腰板挺起來的時候,稻花香了,番薯熟了。放下負擔,用袖子一擼,這頭是夕陽,那頭是日出。

一竿竹柱,支撐日子——豆角攀援而上生髮出繁茂,葡萄攀援了甜蜜的事業,青藤攀援了精彩的夏天,西紅柿攀援紅了小燈籠般紅紅的歲月,葫蘆攀援藏了青蔥歲月的幾多故事。

一竿竹,挺身立,任爾東南西北風。持一竿,一拋一收一浮生。

一日郊外散步,但見一竿,一煙,一老翁,悠然自得,河邊獨釣。即問老翁何所有?答曰:一壺清酒一竿風。說著,從腳邊掏出了酒瓶。

正所謂: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儂有幾人?

TAG: 一竿竹竿攀援晾衣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