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倫的《青花瓷》沒有4(fa)和7(si),也能這麼好聽!

素胚勾勒出青花筆鋒濃轉淡,瓶身描繪的牡丹一如你初妝,冉冉檀香透過窗心事我瞭然,宣紙上走筆至此擱一半……

方文山作詞,周杰倫作曲的這首《青花瓷》可謂中國風音樂的巔峰作品之一。當時聽的時候覺得方文山的詞寫得很驚豔,彷彿勾勒出一幅水墨山水畫。可是你知道嗎?《青花瓷》的曲譜也充分表現出了中國古風與東方雅韻。

周杰倫的《青花瓷》沒有4(fa)和7(si),也能這麼好聽!

《青花瓷》的樂曲中沒有用到4(fa)和7(si),也沒有使用其他的伴音音符,這很符合中國古代音律學的五聲制樂。

五聲

五聲,就是宮、商、角、徵、羽,這五聲大致相當於現代音樂簡譜上的 1(do)、2(re)、3(mi)、5(sol)、6(la)。把它們從宮到羽按照音的高低排列起來,就形成一個五聲音階,宮、商、角、徵、羽就是五聲音階上的五個音級:

1

2

3

5

6

五聲音階的應用非常廣泛,並且表現形式出眾,大部分的中國古代名曲都是隻用這五個音符來譜寫的,如《廣陵散》《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後來,五聲制樂被看作是中國特色。許多現當代音樂也採取了“宮、商、角、徵、羽”五聲作曲的方式,如著名民歌《茉莉花》,黃霑作曲的《滄海一聲笑》,以及上文提到的《青花瓷》。

除了五聲,中國古代的音律學中還有八音、十二律等基本概念。

八音

《漢書·律曆志》中的解釋是:“八音:土曰壎,匏曰笙,皮曰鼓,竹曰管,絲曰弦,石曰磬,金曰鍾,木曰柷。”顯然,八音的主要製作材質則分別是土、匏、皮、竹、絲、石、金、木。這些樂器在古代音樂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有些樂器流傳至今,有些則在歷史的長河中逐漸消失。

十二律

十二律,顧名思義,數目有12個,分別是:黃鐘、大呂、太簇、夾鍾、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和應鐘。

周杰倫的《青花瓷》沒有4(fa)和7(si),也能這麼好聽!

▲北京天壇公園神樂署內的十二律管

十二律相當於現代音樂中的定調,也就是定出一個絕對音高,以之作為音階的起點。這樣,有了固定的律,樂隊在演奏時才能保證曲調高低的一致性。比如說,以黃鐘為律,就相當於現代樂曲中的C調。十二律與現代音樂音階的對應關係大致為:

周杰倫的《青花瓷》沒有4(fa)和7(si),也能這麼好聽!

瞭解了中國古代音律學的一些基本概念,你能想到音律與度量衡改革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嗎?

改革度量衡要徵尋通曉音樂的人?

在中國古代,音律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應用,那就是作為計量方面的基準依據。那麼音律與度量衡之間有什麼聯絡呢?

《漢書·律曆志》中詳細記載了西漢劉歆用樂律作為標準制定度量衡的理論和實踐過程。

劉歆做的第一步,是“徵天下通音律者百餘人”。為何改革度量衡要徵尋通曉音樂的人呢?那是因為,在確定計量標準的過程中,最先要確定的便是十二律中黃鐘律的標準。音調的高低變化,人耳是可以分辨的,有些熟悉音樂且具有較高水平的人甚至可以分辨出很細微的音調高低變化。在經過多次討論和調整後,劉歆等人最終確定了黃鐘律的標準音高,並將能發出黃鐘音高的律管的長度定為九寸。為了使計量更加嚴謹,劉歆等人又四處尋找,最終找到了一種黍米,將這種黍米一個個排列起來,排列到黃鐘律管的長度,正好需要九十粒黍米。

也就是說,長度單位基準來自黃鐘律管。黃鐘律管長九寸,這本身就是一個基準,並且這一基準可以透過某種黍米的參驗校正得以實現。具體方法是:選擇個頭兒適中的這種黍米,一粒黍米的寬度是一分,九十粒排起來,就是九寸,正好是黃鐘律管的長度。這種黍米就提供了“分”這個長度單位。分確定了,其他長度單位自然也就可以由之推匯出來。

這一方法有其內在的科學道理。因為律管的長度與它所發音高確實相關,一旦管長變化,必然引起音高變化,這是人耳可以感覺到的,從而可以採取相應措施,確保管長的恆定性,這就使得它有資格作為度量衡基準。但另一方面,對同一個笛管而言,它所發出的音高是否是黃鐘音律,不同的人又可能有不同的理解,這就帶來了標準的不確定性。為此,劉歆採用一種穀子作為中介物質,透過對它的排列,獲得長度基準。他採用的是雙重基準制:黃鐘律管提供的是基本基準,黍米參驗提供的是輔助基準。透過“樂律累黍”的方式,長度的標準便確定下來。

黃鐘律管不但提供了長度基準,而且還能提供容積基準。具體方法是,按照黃鐘律管定出的尺寸基準來製造容器,選擇1200粒大小適中的黍米放入容器中,如果剛好填平,那麼這個容積就被定義為一龠(yuè),這就是黃鐘之龠。這樣的規定非常科學,確保了長度單位和容積單位的統一。實際上,有了用長度單位規定的容積單位,用黍米進行參驗校正,已經不是必要的舉動了。

另外,根據劉歆的理論,黃鐘律還能為重量單位提供基準。它的理論依據是:由黃鐘律管可以得到長度基準,由長度基準可以定出量器基準,量器基準確定以後,它所容納的某種物質的重量也就隨之確定。因為黃鐘之龠恰好能容納1200粒黍米,這1200粒黍米的重量就被定作12銖。銖便是重量的起始單位,所以,衡器的基準也是來自黃鐘律。這就是用黃鐘律管來制定度量衡標準的大概過程。

用音律做基準來制定度量衡體系是中國古人的一項偉大發明,可以說,這樣的計量體系在世界範圍內都非常先進。中國人很早便發明了這種先進的方法,而13世紀的西歐卻使用“國王的腳”來制定長度標準,相比之下就太過原始粗糙了。

周杰倫的《青花瓷》沒有4(fa)和7(si),也能這麼好聽!

適讀年齡:9—14歲

◆榮獲第六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獎科普圖書類銀獎

◆入選“科普閱讀聯合行動”100部優秀科普圖書推薦書目

“彩圖青少版中國科技通史”是一套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介紹中國科技發展史的青少年讀物。

透過翔實的史料、豐富的圖片、深入淺出的語言、全面透徹的分析,介紹了古代中國在天學、地學、醫學、算學、博物學等各個領域所做的獨特探索,並從全球化視野梳理了以“四大發明”為代表的技術成果對人類文明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中外文化交流對中國科技的影響,以及進入近現代以來,中國科學技術由跟跑到領跑的歷史性跨越。引領讀者感受中國科技文明的魅力,培養科學精神。

TAG: 黃鐘律基準黍米長度五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