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冬至陽生春又來

我們一直說“冬至大如年”,無論是從自然角度,還是從精神角度來看,冬至都最重要。冬至,是回家的路,不管短,還是長。

節氣|冬至陽生春又來

冬至,第二十二個節氣,全年最重要的節氣,沒有之一。如果有之二,就是相對應的夏至。冬至、夏至,不是冬天、夏天到來的意思,是“最冬天”“最夏天”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終藏之氣至此而極也”,就是冬天潛伏的陰氣到了極點。

冬至、夏至是中國人最早測定的兩個節氣,尤其是冬至。時間本來是線性的、持續的、均勻的、單向的。線上性的、持續的、均勻的、單向的時間中,中國人最先觀察到的迴圈往復是,每隔一定的日子,太陽顯得那麼低,影子顯得那麼長。這就是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冬至”。而相對應的,每隔一定的日子,太陽顯得那麼高,影子顯得那麼短,這就是白天最長、黑夜最短的“夏至”。

這兩個“節點”把持續的時間分成了一段段的。隨之發現的節氣是“秋分”和“春分”:從夏至到冬至的中間點是秋分,從冬至到次年夏至的中間點是春分。再隨之發現的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二十四個“節”逐步成體系地發現並歸納出來。每個“節”有它特有的氣候、氣象、氣質、氣韻,並對動植物、人和農耕產生相應的影響,這就是“節氣”。就這樣,中國人終於建立起覆蓋天文、氣候、物候、農事、人體、命相、民俗等在內的宏大的二十四節氣知識體系,並深入到哲學、精神層面,成為農耕時代中國人的“文化時間”。其中,冬至,無論是從自然角度,還是從精神角度來看,都最重要。所以,我們一直說“冬至大如年”。

在我國民間還有人根據數九方法繪製“九九消寒圖”,圖中九字,每字九劃,共八十一劃,從冬至開始每天按照筆畫順序填充一個筆畫,每過一九填充好一個字,直到九九之後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圖才算大功告成,因此也稱作“寫九”。

節氣|冬至陽生春又來

陳以鴻 製作

冬至最陰,夏至最陽,物極必反,迴圈往復。《國語·越語下》說:“陽至而陰,陰至而陽。”中國人的陰陽思想,陰陽辯證統一、陰陽相互轉化的觀念,都與此有關。節氣是根據太陽運轉一年得到的時間曆法,所以是陽曆。中國的農曆,是陰曆的“月”和陽曆的“年”的結合體,是陰陽合曆,並不是純粹的陰曆。

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唐代詩人杜甫《小至》曰:“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是轉折,是起點,是陽的新生,春的開始。寒來暑往、秋收冬藏,冬至最讓人感慨到永恆的時間交替和人事更新。很多地方,冬至要吃餃子,“餃子”諧音“交子”,子月是冬至所在的農曆十一月,陰陽在這裡交替、交換。

節氣|冬至陽生春又來

冬至太陽最少,陽氣最弱,陰氣最重,所以與祖先最為接近,冬至也成了祭祀的節日。父母總是告訴孩子這天要早點回家。

太陽是溫暖的終極提供者。冬至,太陽最少,所以最需要溫暖,而能抵抗個體孤獨、寒冷的莫過於家庭。公元804年的冬至,時任秘書省校書郎的白居易,上崗不到兩年的一個職場新人,出差住在邯鄲驛館裡,孤苦伶仃,寫下了《邯鄲冬至夜思家》:“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懷鄉之情、思親之意,一千多年後依然感動著我們。

冬至,是回家的路,不管短,還是長。說到底,外面有什麼東西值得奔波、留戀的呢?(韓可勝)

TAG: 冬至夏至節氣太陽陰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