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市競爭力 全民閱讀迎來新機遇

“世間數百年舊家無非積德,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全民閱讀既是國家戰略,也是城市文化節節攀升的不二選擇。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羅西先生在出席第十四屆深圳讀書月時所言:“對於一座城市而言,閱讀是最有價值的投資之一。閱讀之所以是一筆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是因為它無法被任何東西所取代,也無法被外界的任何力量奪去,它代表這座城市的氣質和心靈,也是這座城市發展的支柱和動力。”城市推崇閱讀,閱讀改變城市,推動提升國家綜合實力。新時代下,綜觀整個國際座標與國內形勢,全民閱讀正迎來新的機遇。

提升城市競爭力 全民閱讀迎來新機遇

2012年的溫馨閱讀夜

讀書改變命運 城市因閱讀受人尊重

閱讀作為個體最不陌生的文化體驗,若要說出它帶給你什麼,你會怎樣回答?對於很多人來說,閱讀不僅僅是獲取知識、陶冶情操、修身養性,更是實實在在的改變命運的機會。2004年,劉永還是一名從老家來到深圳的保安,工作之餘他保持著閱讀的習慣,並嘗試創作。2008年11月,在深圳舉辦的首屆農民工詩歌大賽上,劉永憑藉自創詩歌《深圳,一個民工的時光志》榮獲銀獎,因此落戶深圳。後來,劉永調入深圳讀書月組委會工作,負責編撰《青工讀本》,還榮獲過“深圳十大讀書成才職工”“全國首屆十大書香人物”、第23屆全國書博會“十大閱讀人物”等稱號。他說,“我一直感恩深圳這座書香之城,這座書香城市成就了我的精神夢想,使我從一個草根農民工成長為一個因閱讀而受到一個城市接納和尊敬的‘打工精神貴族’。”是的,閱讀改變命運的故事真實存在著。而在深圳全民閱讀浩浩蕩蕩的程序中,劉永的經歷僅僅是一個縮影。

在全國開展豐富多彩的全民閱讀活動後,閱讀不僅漸漸成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還直接拉動了出版行業發展。資料顯示,2018年,全國出版、印刷和發行服務實現營業收入18687。5億元,較2017年增長3。1%;圖書出版營業收入增長6。6%,在新聞出版8個產業類別中增速第一。這意味著,全民閱讀不僅推動書香社會的構建,還能培育、拓展出版市場。

“深圳,正在成為一個因讀書而受人尊重的城市。一個新的城市有如此欣欣向榮的讀書尚學風氣,是我沒意料到的。”金庸曾這樣評價深圳。根據《全球城市競爭力報告2018—2019:全球產業鏈:塑造群網化城市星球》顯示,全球城市競爭力前十強中,深圳位居第五,是前十強中唯一的中國城市。建市僅40年,深圳的競爭力不言而喻。“熱愛閱讀的城市,不僅是有文化氣息的城市,同時也是有創意的城市,更是有吸引力和競爭力的城市。深圳讀書月一系列讀書活動涵養了深圳書香之氣,提升了城市文明程度,為深圳帶來不竭的發展動力。”新聞出版總署原副署長鄔書林這樣說。

根據《深圳閱讀指數研究報告》,2018年深圳成年居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達7。23本,超出國民閱讀量2。56本;人均電子圖書閱讀量達11。21本,超出國民閱讀量7。89本。不管是國與國的競爭,還是城市與城市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培養依託人民整體文化素養的提升,閱讀顯然是關鍵環節。這也是深圳在城市競爭力中遙遙領先的秘訣之一。世界級城市的競爭力與閱讀能力成正比,相信隨著全國全民閱讀的推動,國民整體文化素養將迎來大幅提升,深圳就是一個典型範例。

圖書館遍佈全城 市民閱讀更便利

儘管推動全民閱讀這場“國家行動”取得喜人成績,但當下仍面臨新形勢,全民閱讀推廣也有著閱讀條件不均衡、新媒體衝擊傳統紙質閱讀等挑戰。如何把挑戰變為機遇,化被動為主動,是當下我們推廣全民閱讀的重中之重。

深圳這座“圖書館之城”目前已建成650座公共圖書館、投放24小時自助圖書館244臺、共307個公共圖書館加入統一服務平臺,“一區一書城,一街道一書吧”佈局已初具規模,營造了濃厚的閱讀氛圍,創造了便捷的閱讀條件,真正實現市民處處可讀書的文化風景。時時處處可以讀書這麼重要嗎?答案是肯定的。雖然目前我國成年國民綜合閱讀率大幅提升,但整體人均閱讀量依然較低。2018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67本,我國成年國民人均電子書閱讀量為3。12本。不管是電子圖書還是紙質書,提升我國人均閱讀量依然是要務。而鼓勵眾人讀書的便利之舉缺一不可。

除了日常推廣,全國各地紛紛舉辦的文化節慶也是推動全民閱讀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如何讓這些文化節慶更好落地生根,是需要思考的問題。對此,開風氣之先的深圳讀書月,也許可以成為借鑑的模板。作為領先全國的文化品牌,深圳讀書月是又一個“深圳樣本”,提供了一個以全民閱讀推動城市發展的典型範例。這些年來,深圳讀書月形成了“政府倡導、專家指導、社會參與、企業運作、媒體支援”的運作模式。比如,在運作體制上採取政府委託承辦制,讓有豐富書業經驗和較強推廣能力的專業公司承辦;重點主題活動引進專業策劃公司協作;媒體合作上積極擁抱新載體新形式。

提升城市競爭力 全民閱讀迎來新機遇

2018年地鐵閱讀季

“網際網路+讀書”崛起 實體書店多元發展

對於全民閱讀而言,新媒體閱讀形式的出現衝擊著傳統紙質閱讀,但人們的閱讀方式前所未有地更多樣、更便捷。早上起床邊洗漱邊聽“喜馬拉雅APP”裡的有聲書、上下班乘地鐵的路上開啟“微信讀書APP”閱讀電子書、晚上回家邊運動邊聽“得道APP”裡的暢銷書……一批電子書與有聲閱讀平臺延展時間的寬度讓讀書也實現了全時全地。深圳積極建設“網際網路+讀書”平臺、推進媒體融合,根據《2018年深圳閱讀指數研究報告》顯示,深圳居民平均每日數字化閱讀時長為88。54分鐘,其中成年居民平均每週數字化閱讀率為96%,位居全國前列。最近,深圳圖書館更是啟用了瀑布流電子圖書借閱系統,在這面電子圖書自助借閱屏上,500餘本最新暢銷電子圖書以瀑布流形式進行呈現,市民手持終端即可輕鬆掃碼閱讀電子圖書全文,將超過500本電子圖書帶回家。

儘管電子閱讀方便快捷,但並沒有影響實體書店的發展。近年來,在“尚書不唯書”的融合發展理念指導下,深圳實體書店成為業態多元、活動豐富、創意集聚的複合式城市文化生活空間,不斷湧現的創意特色書吧和社群閱讀創新創業平臺成為城市公共文化服務土壤。目前,全市共建有5座超萬平方米的大型書城和170餘家實體書吧。不僅如此,開封“中心書城”、合肥“中心書城”標誌著深圳書城“大書城小書吧”模式已經輸出深圳、發展到全國。書店的擴張無疑加快了全民閱讀的推廣速度。

但另一方面,當下諸如圖書印刷質量不佳、粗製濫造、盜版書尚存的出版亂象依然存在,全民閱讀的前進之路須進一步消除此類障礙。讀書之善,善莫大焉。以“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深圳為首,推動全民閱讀這場“高貴的堅持”征途漫漫,但功在千秋。未來,這條全民閱讀之江將繼續奔湧向前,生生不息。

讀書月特輯策劃:胡洪俠

統籌:晶報記者 謝晨星

採寫:晶報記者 段鳳英

編輯:伍嶺

圖片提供:深圳讀書月組委會

TAG: 閱讀深圳讀書全民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