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上交國寶索要800萬,專家稱最多獎1萬,老人轉手竟賣了1980萬

宋朝時期,文人的繪畫水平已經發展到了極高程度(清明上河圖),隨之這一時期的繪畫藝術也空前繁榮。

此時宋朝的商業、手工業也正在高速發展,欣欣向榮的局面讓宋朝為後世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化遺產。現如今這些宋朝的文化遺產,大多被民間的收藏愛好者給收藏了起來,但清朝以後,由於西方的入侵也使大量宋朝文物丟失或外流。

老人上交國寶索要800萬,專家稱最多獎1萬,老人轉手竟賣了1980萬

1924年溥儀被趕出皇宮,他透過弟弟

溥傑

將許多珍貴的字畫帶出了皇宮。大量珍貴字畫被賣,讓溥儀得以維持昔日的奢靡生活。

當時出宮的溥儀還將一幅名為《十詠圖》的畫,送給了自己身邊的侍衛。後來這幅畫便被這位姓李的侍衛當作了傳家寶,一代代傳了下來。直到傳到李姓侍衛的孫子一輩《十詠圖》才重新現世。

老人上交國寶索要800萬,專家稱最多獎1萬,老人轉手竟賣了1980萬

這位李侍衛的孫子就將《十詠圖》拿到了當地文物局,請文物專家進行估價。李侍衛的孫子告訴專家:這幅畫是自己的爺爺從溥儀手中得來的,如今自己選擇讓這幅畫重見天日,是因為自己的家實在太窮困了。

當時李侍衛的孫子對專家提出要求:他希望能將這幅畫上交給國家,但希望國家能給予自己800萬的經濟補償,畢竟這幅畫是宋代大畫家張先所作,是一件珍貴無比的文物。

老人上交國寶索要800萬,專家稱最多獎1萬,老人轉手竟賣了1980萬

面對侍衛孫子的獅子大張口,在場的專家表示:支援他將這幅畫上交給國家,但國家最多隻能給1萬元的經濟獎勵。同時專家還表示這幅畫原本就是故宮內的藏品,理應交還給國家。但李侍衛的孫子對專家給出的價格並不滿意,在他看來這是北宋時期的名畫,又輾轉經過乾隆、慈禧和溥儀之手,不應只值這麼低的價格。李侍衛的孫子在離開文物局以後,將《十詠圖》帶到了拍賣交易所。而讓他欣喜的是經拍賣這幅畫最終以1980萬的天價競拍成功。

老人上交國寶索要800萬,專家稱最多獎1萬,老人轉手竟賣了1980萬

又是誰將這幅畫拍賣走的呢?原來在1995年,李家人將《十詠圖》委託給了瀚海拍賣公司進行拍賣。故宮博物館的文物專家,聽聞這幅珍貴的字畫重見天日以後,便聞訊趕到了拍賣現場。

剛開始競拍時有不少私人收藏家競相舉牌,當這些私人收藏家,看到故宮博物館的工作人員舉牌時,便退出了對畫卷的爭奪。

最終故宮博物館以1980萬的天價,將這幅珍貴的畫卷迎回了原本屬於它的地方,而這一個小插曲足以看出《十詠圖》的珍貴。

老人上交國寶索要800萬,專家稱最多獎1萬,老人轉手竟賣了1980萬

《十詠圖》是北宋知名畫家張先所作的一幅絹本設色畫。“絹本”是指,在綾、絲織品、絹上書寫的字畫。而“設色畫”是指有別於色彩單調的水墨畫的著色國畫。

這幅畫卷繪製於1046年,畫中的圖案是吳興太守與兩位老人在南園下棋對弈,以及兩位老人在閣樓上閒聊的場景。張先繪製這幅畫卷是在他82歲高齡時,因思念起亡父找出了父親生前所作的詩詞,以詩詞中的場景描繪,想象著繪製出來的。

該幅畫所描繪的人物場景對歷史專家研究宋朝歷史、書法、美術以及建築文史等,都提供了重要的價值線索。

《十詠圖》被繪製出來以後,張先將其視若珍寶,經常拿出來思念亡父。張先死後這幅畫才開始流傳於世間。

老人上交國寶索要800萬,專家稱最多獎1萬,老人轉手竟賣了1980萬

《十詠圖》流傳宋朝期間,曾先後被宋理宗時期的權臣賈似道,南宋詞人周密之父周明叔、書畫大家趙孟等人收藏,到了清朝時清廷將《十詠圖》收入內務府。

喜愛文物字畫的乾隆帝,更是在這幅畫卷上留下了墨寶印章。隨後該幅字畫又歷經慈禧之手,輾轉落到溥儀手中並最終被他帶出皇宮。

老人上交國寶索要800萬,專家稱最多獎1萬,老人轉手竟賣了1980萬

張先的家在浙江湖州,其父張維,年少時家境十分貧困,後張維靠著辛勤耕種,苦讀詩書,官拜刑部侍郎之職。此時的張維雖然官居要職,但他不喜張揚,張家依然平淡度日。後來張維請來了畫師教授兒子張先繪畫技藝,張先先後臨摹大量荊浩等人的北派山水畫,正是這些為張先奠定了日後繪製傳世佳作《十詠圖》的基礎。

張先根據父親張維所留的十首詩詞,才做出了《十詠圖》。說是十篇詩詞其實更像是十篇優美的敘事散文。詩文中記載了張維與幾位老友結伴同遊,寄情山水對弈下棋的生活經歷。

所以張先所作的《十詠圖》,也見證了北宋這對父子之間的父子深情。

參考資料《古今詩話》

TAG: 十詠圖張先這幅侍衛張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