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冊下本草》原文翻譯,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二候

點選下方關注我們,訂閱更多好書好文。☟

BOOK

穀雨[去聲],三月中。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也。

初候 萍始生。萍,水草也,與水相平故曰萍,漂流隨風,故又曰漂。《歷解》曰:萍,陽物,靜以承陽也。

二候 鳴鳩拂其羽。鳩即鷹所化者,布穀也。拂,過擊也。《本草》雲:拂羽,飛而翼拍其身,氣使然也。蓋當三月之時,趨農急矣,鳩乃追逐而鳴,鼓羽直刺上飛,故俗稱布穀。

三候 戴勝降於桑。《爾雅》注曰:頭上有勝毛,此時恆在於桑,蓋蠶將生之候矣。言降者,重之。若天而下,亦氣使之然也。

《冊下本草》原文翻譯,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二候

蘇軾有個朋友,叫張先。

張先何人?

年少有才,長壽,且好女色。少時便私會尼姑,八十歲仍在納妾, 與當紅官妓過往叢密而不斷,平生共有十子兩女,膝下滿堂,八十八歲壽終正寢。論一生歡愉,張先最是圓滿。張先年長蘇軾四十七歲,又頗多豔事,能與蘇軾成忘年之交,自有其殊勝之處。

張先的處世哲學,便是“從心”二字。

與人往來,從不虛與委蛇, 也不隱藏修飾,一顆心磊落無雙。世事從來艱辛,“從心”永是最難。蘇軾一生,最為塵寰所累,他總因心繫天下而虧待自己,沒有什麼比逍遙、自在離他更遠。張先不同,他只要快樂。

《冊下本草》原文翻譯,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二候

填詞賦詩,張先也從不刻意追求格局。他和柳永齊名,是“婉約詞” 大師,頗有“花間詞”風致。張先所作《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當中一句“雲破月來花弄影”更是豔倒世人,為之留名。

當年,蘇軾一首《戲贈張先》,說的便是張先八十納妾一事。能夠填詞戲謔,可見二人交情甚深。

《冊下本草》原文翻譯,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二候

世人常言:“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第一句說的便是蘇洵與蘇軾、蘇轍父子三人,第二句說的則是韓愈、柳宗元、蘇軾和歐陽修四人。可見,蘇軾的文學成就之偉。此闋《天仙子》一般,是蘇軾打趣張先的遊戲之作。雖談不上品格不凡,但提筆撇捺仍見錦繡。來,吃兩口東坡肉,吟一首《天仙子》。

走馬探花花發未。

人與化工俱不易。

《冊下本草》原文翻譯,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二候

穀雨有三花,牡丹、荼蘼和楝花。

牡丹雍容,如大家閨秀,揚眉俯首遍是詩情。荼蘼嬌俏,似小家碧玉,乜眼回眸皆是畫意。楝花香細, 似閣上離人,靜觀散聚,如有禪心。楝花過後,春便走了,夏便到了。蘇軾看花,不兒女情長,無長吁短嘆,只道天工難得,花開不易。春必賞花,騎馬看花,花未必開。

千回來繞百回看,

蜂作婢,鶯為使。

穀雨清明空屈指。

先有騎馬看花而不得,再派蜂遣鶯,繚繞千次,來往百回,只待花期。百花之於春,猶如朝陽之於晨。無花,不足以語春。等一次花開, 就像愛一個人,全憑因緣,皆賴際會。又“屈指”數著日子,等著清明到、穀雨來,彼時百花必開。蘇軾以花代人,花非花,是說張先千方百計、不辭勞苦地物色美人呢。

白髮盧郎情未已。

一夜翦刀收玉蕊。

《冊下本草》原文翻譯,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二候

唐代校書郎盧某之妻崔氏曾在《述懷》中曰:“不怨盧郎年紀大, 不怨盧郎官職卑。自恨妾身生較晚,不及盧郎年少時。”盧郎娶妻已是白髮。蘇軾以“白髮盧郎”代指張先,說他老來納妾,猶如修花刀剪, 乃是催花收蕊。看似惜花,實乃“譏諷”。又一筆轉訴美妾之屈,說她嫁與八十老朽,實在可憐。

尊前還對斷腸紅。

人有淚,花無意。

明日酒醒應滿地。

酒盞之前,面對垂垂老人,美妾如斷腸之花。可惜,縱是佳人無意, 也不能躲、無法拒,避不開被攀折之運命。明朝酒醒,如花嬌妾,應已是殘落滿地。“錦裡先生自笑狂,莫欺九尺鬢眉蒼。詩人老去鶯鶯在, 公子歸來燕燕忙。”然,恰如蘇張忘年之交,老夫少妻,忘年相許,未必無心。緣聚緣散,從難預料。

《冊下本草》原文翻譯,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二候

有時,只能嘆一句: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文:王臣

圖:《日月書:古詩詞裡的二十四節氣》插圖、

梁嵐攝影,封面圖©攝圖網

《冊下本草》原文翻譯,自雨水後,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於水。二候

TAG: 張先蘇軾盧郎天仙子納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