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時習 敏以求之——首期《論語》研習班第三學段研修心得摘編

“何謂聖城?聖人居之,眾星拱之,滄海桑田,斗轉星移,惟其道不變。如松柏,歲寒知韌;如長河,浩湯不息。”約七十日之前,我於盛夏時節在孔子研究院寫下了這段話。大抵情動而辭發,如今讀來,亦感親之至也。此次研習,時值深秋。幾經周折,終摒棄繁雜,來之心安,以期靜怡悟善言。居聖地尼山腳下,書院清幽雅緻,群山環抱。

嘆呼專題導讀之精深:“仁者愛人”“君子不器”“大同境界”“孔顏樂處”“立德樹人”,六場報告,縱橫交錯,深度闡發《論語》至德要道、義理睿智,妙在其中矣!感呼演說背誦之難忘:晨光熹微之時,明德、和諧廣場前,朗朗書聲不絕於耳。往日秋風呼呼而過,拂去焦躁,靜謐已然貯存心間。演說形式為此次研習之獨創,以其準備、過程、效果觀之,眾人皆驚歎“於子睿思,用心良苦,妙呼高矣”。同修二三成群,或沉入經典,潛心尋善,或討之論之,或啟之發之,或評之議之,好不快哉!憶呼拜謁研學之融洽:環聖湖一行,顏母祠前扳倒井,遙想往昔聖人跡;卞橋遐思興衰替,泉林深處奇景逢;仲廟儒園守傳承,手植銀杏藏古寺;暮色已深秋沉沉,餘輩欣然詠而歸。猶記尼山拜謁之行,時逢先師2571年誕辰之際,秉至誠之忱,懷敬仰之情,同修恭敬行禮,以復尊崇,溫情敬意,樂而忘憂。

於修己而言,此次研習,餘亦有所思。知為行之始,行為知之終,終始為一,方可知行合一。

(濟寧海達行知學校 潘超)

沒有參加本期研習班之前,我對孔子和《論語》的認識和理解一直停留在表面,是零星的、碎片化、不繫統的。透過第二階段的集中學習培訓,在專家團隊的引領和指導下,我不但完成了整部《論語》的通讀理解,而且對孔子和《論語》也有了比較明確、清晰、系統的瞭解和把握,對學習《論語》的方法和思路,也更加清晰明瞭。“學然後知不足”,在倍感欣慰的同時,我也深深感覺到自身的不足,比如對有些字面意思的理解還不很正確,對《論語》內涵的把握還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層面。“知恥而後勇”,今後的研習,我將加倍努力,奮起直追。老牛自知夕陽晚,不用揚鞭自奮蹄。

孔子最突出的成就是:創辦私學,開創了中國“平民教育”的嶄新格局;創立儒家學說,成為中國思想文化的主脈;整理典籍,對傳統文化的儲存、傳播居功至偉。中華五千年文明之所以能夠傳承至今、中華民族歷經磨難仍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就在於我們世世代代中華兒女的血液裡,始終流淌著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脈。也正如賢者顏淵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站得多高,就能看到孔子有多高。我越來越感到孔子是當之無愧的中華文化的代表、民族精神的化身、和諧社會的象徵。

(鄒城市教學研究中心 仲宇堯)

洙泗匯群英,研討顯神通。在本學段研修中,全班依據《演說論語》進行了分組主題研討。這是主辦方一個大膽的嘗試,目的是讓全體學員深度參與,體現了孔子一貫主張的“學思結合”“學以致用”的教學原則。

研修方式的轉變直接帶來了學習上的革命,全班學員都不得不轉換角色,從被動傾聽轉為主動思考。在前期兩個研修學段,我們讀、抄、背《論語》,將經典先整本吞下,存下資糧;專家給我們通篇導讀《論語》,使得我們對《論語》義理和孔子道德學問有了整體的把握。正是之前的種種鋪墊夯實了基礎,才使得本學段的主題研討成為可能。

為了保證研討質量,各小組都不敢懈怠。待到課堂展示時,全班學員都充滿了期待,非常珍視學友廢寢忘食的辛苦結晶,認真聆聽並積極參與,主動思考並爭相發言。思維的靈羽翩翩起舞,頭腦的風暴頻頻出彩,存在腦中的經典此時都活學活用起來,課堂氛圍充溢著歡快和靈動。這是一場心靈之旅,智慧之旅。我們似乎置身於孔子的課堂,睿智的思考,嚴密的邏輯,精闢的語言,獨到的見地······這樣的場景不就是我們所夢想的學習狀態嗎?我們切磋琢磨,教學相長,交流互助,共同提升。

(曲阜市教師教育中心 高春華)

半月談·文化大觀

定位於觀察、調研、剖析、引領,將專業高度與傳統文化教育的落地實踐相結合。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弘揚社會正能量,啟迪心靈智慧,讓師生以及社會大眾深入瞭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並學以致用。

TAG: 論語孔子研習研討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