濫用點苔法,導致主次不分,文點繪《棄船遊山》

山水之間有一條小船,船上無人。人去哪裡了?原來船上人貪戀這裡的好風光,棄船上岸,遊山玩水去了。也許有人會問,就是一幅山水畫,哪能看出這麼多故事情節啊?抬頭,看畫面上方題畫詩。當詩與畫結合之後,豐富了畫面內容,也增加了作品了表現力。

《棄船遊山》是清初蘇州畫家文點的作品,他的祖上是著名畫家文徵明。從《棄船遊山》的筆墨技法來看,用筆細秀,注重暈染,屬於典型的文氏畫風。畫中流露出的文人情懷,也和文徵明的畫作一脈相承。

濫用點苔法,導致主次不分,文點繪《棄船遊山》

文點 棄船遊山

《棄船遊山》在技法上有個特點,到處都是苔點,讓山石看上去既潤又碎。潤,很好理解。江南多雨水,山色或蒼潤或清潤,看上去彷彿罩上了一層水汽。碎,很難理解。文點為什麼要這麼畫,他難道不知道這麼畫很容易造成一種錯覺,山石看著好像盆景。

以小船附近的山石為例,分析一下文點這樣畫的動機。首先,這麼畫的優點是,可以表現出地域特徵,季節特徵。這反映了文點在創作中注重觀察的一面,他想讓作品更加生動,選擇了師造化的創作道路。其次,這麼畫說明文點沒有找到“觀物”和“觀心”之間的轉化方法。將客觀世界進行主觀加工,留在畫紙上,需要增刪取捨。文點捨不得放棄細節,造成了他用濫用點苔技法。看上去他在還原,事實上說明他技法不到位。

濫用點苔法,導致主次不分,文點繪《棄船遊山》

文點 棄船遊山 區域性

不明白取捨的道理,也體現在畫樹這個細節。古樹是畫中的配景,文人雅士被山水風光吸引,而不是被幾棵古樹吸引。重點偏了,會影響作品內容的表達,進而影響作品的意境。文人雅士在林間隱約可見,削弱了主題思想。

文點的本意是含蓄,講究文人情趣,在表現手法上犯了一些錯誤,導致作品整體顯得有些亂。這就說明,哪怕很成熟的畫家,如果沒有處理好內容與技法之間的關係,也會犯錯誤。畫山水,有的時候會出現一步錯,步步錯,最終只能硬著頭皮往下畫。文點的《棄船遊山》就屬於這種情況,題材很好,想法很好,落實在創作的時候,出現了問題。

濫用點苔法,導致主次不分,文點繪《棄船遊山》

文點 棄船遊山 區域性

當然了,如果站在善意的角度,也可以說這就是文點的風格。只不過這樣的風格,接受起來有點困難。欣賞一幅畫,不應該只說好話,不提意見。看出畫中的不足,更有利於提高欣賞水平。

同時,也不能因為文點畫了這幅《棄船遊山》就貶低他的藝術成就。這只是他一幅作品,只能代表他一次失敗的創作經歷。

濫用點苔法,導致主次不分,文點繪《棄船遊山》

文點 棄船遊山 區域性

畫山水是個相當複雜的過程,看到這樣略顯不足的作品,也要耐心分析,好在哪裡,不足在哪裡。久而久之,就會擁有一雙慧眼,對各種風格的作品都能有自己的見解。

TAG: 文點棄船遊山作品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