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啟功先生學書法

啟功,字元白,也作元伯,號苑北居士,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孫,北京市滿人,當代著名書畫家、教育家、古典文獻學家。據他自己談及,曾經由於字寫得差,別人在向他求畫時,居然讓他不要題款,由此他發奮刻苦練習,成為當代著名書法家,他的書法極具個性特點,成為現代學書者的楷模。

向這樣的大師學習,可以少走彎路,可以說啟功先生是用他一生的經歷,得來的寶貴經驗。

向啟功先生學書法

或問學書宜學何體,對以有法而無體。所謂無體,非謂不存在某家風格,乃謂無某體之嚴格界限也。以顏書論,多寶不同麻姑,顏廟不同郭廟。至於爭坐、祭侄,行書草稿,又與碑版有別。然則顏體竟何在乎?欲宗顏體,又以何為準乎?顏體如斯,他家同例也

向啟功先生學書法

碑版法帖,俱出刊刻。即使絕精之刻技,碑如《溫泉銘》,帖如《大觀帖》,幾如白粉寫黑紙,殆無餘憾矣。而筆之乾溼濃淡,仍不可見。學書如不知7/毫之別,夜半深池,其途可念也

向啟功先生學書法

主鋒長,副毫勻。管要輕,不在紋。所謂長鋒,非指毫身。金杖系井繩,難用徒嚇人。《筆箴》一首贈筆工友人

向啟功先生學書法

趙松雪雲,“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竊謂其不然。試從法帖中剪某字,如“八”字、“人”字、“二”宇、“三”宇等,復分剪其點畫。信手擲幹案上,觀之寧覆成字?又取薄紙覆於帖上,以鉛筆劃出某字某筆中心一線,仍能不失宇勢,其理詎不昭昭然哉?

向啟功先生學書法

學書所以宜臨古碑帖,而不宜但學時人者,以碑帖距我遠。古代之紙筆,及其運用之法,俱有不同。學之不能及,乃各有自家設法了事處,於此遂成另一面目。名家之書,皆古人妙處與自家病處相結合之產物耳

向啟功先生學書法

古人席地而坐,左執紙卷,右操筆管,肘與腕俱無著處。故筆在空中,可作六面行動。即前後左右,以及提按也。逮宋世既有高桌椅,肘腕貼案,不復空靈,乃有懸肘懸腕之說。肘腕平懸,則肩臂俱僵矣。如知此理,縱自貼案,而指腕不死,亦足得佳書。

向啟功先生學書法

寫字不同於練雜技,並非非有幼工不可者,甚且相反。幼年於字且不多識,何論解其筆趣乎?幼年又非不須習字,習字可助識字,手眼熟則記憶真也。

向啟功先生學書法

或問學書宜讀古人何種論書著作,答以有錢可買帖,有暇可看帖,有紙筆可臨帖。欲撰文時,再看論書著作,文稿中始不憂貧乏耳

向啟功先生學書法

行書宜當楷書寫,其位置聚散始不失度。楷書宜當行書寫,其點劃顧盼始不呆板

TAG: 顏體某字啟功問學書無體